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36例
发表时间:2011-04-01 浏览次数:1143次
作者:肖其萍 作者单位:涟源市人民医院,湖南 涟源 417100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患者,均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对视力,各种并发症进行临床观察,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患者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
【关键词】 超声乳化 葡萄膜炎 白内障
由于超声乳化技术的不断完善与成熟,已成为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能使患者术后视力均有提高,现将我院从2002年至2007年间对36例葡萄膜炎并发的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治疗,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采集2002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集我院的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患者36例,年龄30岁~62岁,平均年龄46岁,其中男15例,女21例,葡萄膜炎病史4 a~21 a,平均病史12 a~15 a,术后视力光感0.3,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虹膜后粘连,瞳孔区机化膜形成,白内障核硬度I~IV。
1.2 术前准备 视力检查:光感,光定位,色觉、眼压、裂隙灯、间接眼底镜、角膜曲率眼部B超,人工晶体曲光度的计算,泪道冲洗。对于眼压增高者,尽量控制眼压在正常范围,术前局部滴曲必殊,6次/d,连续3 d,口服消炎痛25 mg,3次/d,连续2 d,术前0.5 h,用托吡卡胺眼药水滴眼,每15 min滴一次,共4次。
1.3 手术方法 采用常规phaco手术,前房注入粘弹剂后,用粘弹剂注射针伸入虹膜后,注入粘弹剂及分离虹膜后粘连,对瞳孔闭锁2 mm患者,行瞳孔虹膜环切,连续环形摸囊,充分水分离,水分层,囊袋内行超声乳化吸出,植入人工晶体,常规球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 mg,庆大霉素注1万U。
1.4 术后处理 因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而行眼内手术,所以我院术后常规全身给予地塞米松15 mg,静滴,每2 d减5 mg,口服消炎痛25 mg,3次/d,或扑炎痛1.0 g,3次/d,局部滴碘必殊滴眼液6次/日,连续使用3周~4周,术后色素层反应明显的患者,给予地塞米松2 mg,球注,1次/d,次数视病情而定,0.5%托吡卡胺滴眼,早晚各滴眼1次。
2 结果
2.1 视力 出院时最佳视力≥0.3者20例占55.6%,术后1个月矫正视力≥0.3者29例,占85.5%,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0.3者31例占86%,术后半年矫正视力≥0.3者32例占88.9%。
2.2 术后并发症 术后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房水混浊,角膜水肿,经治疗3 d ~7 d消退,术中前房积血少许5例,5 d后全部吸收,术后前房出血1例,采用常规治疗,第7天吸收干净,术后视力在3个月内恢复明显,随访3 a,均无葡萄膜炎复发患者。
3 讨论
由于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造成房水和性状的改变,造成晶体环境的改变。同时,用于治疗目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葡萄膜炎导致的青光眼,玻璃体病等并发症,都是使晶状体混浊导致白内障的根本原因[1],有些学者认为[2]在葡萄膜炎静止3个月以上进行手术治疗比较安全,因为此时血-房水屏障修复,各种炎性因子吸收,房水的成分和性状恢复正常,眼内环境稳定,但我院36例患者中,有6例在急性炎症发作控制稳定后即行手术。术后给予上述处理,恢复良好。反复发作的葡萄膜炎,所造成晶体产生自身免疫应答,而反过来加重葡萄膜炎的,待炎症稳定即行手术,排除抗原,避免了晶状体源性葡萄膜炎。另外,在手术过程中,应尽量做到操作细心、熟练,尽量减少角膜、虹膜损伤,保持在囊袋内靠近中央完成操作,这样,能减少或减轻术后并发症。超声乳化手术的优点在于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对血-房水屏障破坏轻。术后反应轻,所以说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是治疗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一种有效方法。本组随访半年,无葡萄膜炎复发,视力均有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培增,李绍珍.葡萄膜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
[2] 谢立信,李绍伟,童晓光, 等. 葡萄膜炎并发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探讨[J].中华眼底杂志,1998,3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