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泪囊炎89例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11-03-11 浏览次数:489次
作者:尹春红 赵玉彪 司晓华 作者单位:073000 河北省定州市,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眼科(尹春红、赵玉彪);北京京煤总医院眼科(司晓华)
【关键词】 泪囊炎;新生儿;治疗
新生儿泪囊炎在新生儿眼病中属常见病,常导致患儿结膜炎反复发作,长期溢泪导致眼睑湿疹、皮肤皲裂等,有的患儿出现泪囊炎急性发作,并形成脓肿,多种致病菌有可能对患儿的眼球构成潜在的威胁[1]。新生儿泪囊炎治疗的时机和方式的选择对患儿的预后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科2005年10月至2006年12月治疗新生儿泪囊炎89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新生儿泪囊炎89例98眼,男女比例相当;年龄10 d~1岁;其中10 d~3个月40例46眼,4~6个月42例46眼,7个月~2岁7例8眼。全部病例均在门诊治疗。
1.2 诊断方法 患儿出生后开始溢泪,眼部有分泌物,点用抗生素眼药无效,挤压泪囊区有分泌物自泪点溢出;或冲洗泪道无吞咽动作,同时有脓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外溢,即可确诊。
1.3 治疗方法 小于3个月患儿首诊均采用按摩法,常规先按压泪囊部,挤出分泌物或脓液,用托百士眼液(妥布霉素滴眼液)点眼后,用拇指沿泪道按摩泪囊,并向鼻腔方向加压,每日数次,按摩后再次点眼药, 3个月时无好转的患儿,冲洗泪道。用氧氟沙星眼液加生理盐水稀释后,冲洗泪道,每周1次。冲洗2次无效及大于6个月的患儿采用泪道探通,先用泪道冲洗法冲洗出脓液,在表麻下用自制5号长针头作成的探针,自上泪点进入行探通术,术后3 d再冲洗1次,点眼药水至眼部症状消失。
1.4 疗效评定标准 溢泪及眼部分泌物消失,冲洗泪道有吞咽动作或鼻腔有液体溢出为治愈,反之为无效。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89例98眼中,治愈96眼,占97.96%。其中按摩治愈9眼,占9.18%;冲洗治愈9眼,占9.18%;泪道探通78眼,占79.60%。其中1次探通者60眼,2次探通者10眼,3次探通者8眼。按年龄分组比较: 10 d~3个月40例46眼,按摩治愈9眼,占19.56%;4~6个月42例46眼,冲洗后治愈9眼,占19.56%;6个月后行探通术,72眼均探通成功,6个月~1岁7例8眼,冲洗不通2次后行探通术,治愈6眼,其中2次探通后成功2例,家长放弃治疗2例。全部病例均在门诊治疗。
2.2 手术并发症 局部红肿,假道形成,鼻腔少量出血及因冲洗过猛造成患儿呛咳。术中助手固定好患儿头部、四肢,操作要熟练、准确、轻巧,从上泪点进针方便简洁,不易撕伤泪小点,且极少形成假道,可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3 讨论
新生儿泪囊炎是由先天性泪道发育障碍所致,常见者为鼻泪管的下端被先天性残膜所封闭,或管腔被上皮细胞残屑阻塞及少部分因鼻部畸形、鼻泪管骨性管腔狭窄所致[2]。因泪液和泪囊分泌物无法排出,微生物得以在泪道中蓄积和繁殖,遂形成泪囊炎[3]。该病虽然病情缓慢、症状较轻,但多种病原菌的存在有可能对患儿的眼球构成潜在的威胁。长期以来,对其治疗方法和治疗年龄存在争议,通过临床治疗观察,笔者发现按摩滴药,对初诊小于3个月的患儿效果相对较好,只要患儿鼻泪管的残膜较薄,通过适度的按摩有一定效果。药物冲洗对6个月以内患儿有效,此期治疗部分可通过冲洗法冲破残膜,使泪道通畅。从近几年来的发病情况看,采用按摩和泪道冲洗治愈的病例相对较少,70%~85%需要行泪道探通方可治愈[4],笔者的体会是3月内的患儿采用点药和按摩联合保守治疗,不适合泪道冲洗,此期患儿吞咽动作与呼吸运动不完全协调,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3个月后的患儿泪道冲洗2次不通,再行冲洗无效,只能增加患儿的痛苦,此期探通尚早,待患儿6月后各个器官发育相对完善后再行泪道探通术安全有效。但超过1岁的患儿探通术后容易反复粘连,效果较差,因此,患儿认为6个月~1岁是泪道探通成功的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1 住生刚,苏鸣,陈璐,等.新生儿泪囊炎治疗体会.河北医药,2002,24:274276.
2 住生刚,苏鸣,滑会兰,等.新生儿泪囊炎44例分泌物细胞培养及药敏试验.河北医药,2002,24:211.
3 刘家琦主编.实用眼科学.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30.
4 吕国芳,王旭. 泪道探通术治疗新生儿泪囊炎的体会.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5,27: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