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性别、年龄的差异:单中心结果
发表时间:2014-08-20 浏览次数:933次
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男性与女性在电生理特性、各类心律失常的发生以及心律失常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上都存在着差异,并且这些差异随年龄变化又有相应的不同L1J。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作为最常见的快速性室上性心律失常,包括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和房室折返心动过速(AVRT)。现有的关于AVNRT和AVRT性别、年龄差异的研究不一致,笔者就此两类型PSVT发病情况及与性别、年龄的关系做一报道。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993-2011年因心动过速时自觉心悸、在本院经电生理检查诊断的PSVT病例共1578例,男810例,女768例;年龄38士巧(1一80)岁。排除标准:①无心悸症状;②首次出现心悸症状时间不清;③电生理检查未诱发心动过速发生;④电生理检查示多种心律失常并存病例。 1.2资料收集收集性别、疾病类型(电生理检查结果)、发病年龄、手术年龄等临床资料。其中,疾病类型以消融术中诊断为准,包括AVNRT,AVRT,而AVRT按显性/隐匿性旁道分为显性与隐匿性旁道介导的AVRT.或者按旁道位置分为左侧与右侧旁道介导的AVRT两种。再对以上资料进行性别、年龄方面的对比分析。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分析软件,计量资料以、士、表示。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以P<0.OS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总体发病情况人组患者AVNRT652例,AVRT926例,其中经隐匿性旁道介导的AVRT469例,显性旁道介导的AVRT457例。就总体发病率而言,AVRT更多见(AVRTvsAVNRT.58.7%vs41.3%),其中左侧旁道介导的AVRT显著多于右侧旁道折返者(672例vs254例),这一差异在经隐匿性旁道折返的心动过速中更明显(387例vs82例)。但显性与隐匿性旁道折返性心动过速(457例vs469例)发病例数无明显差别。 男性AVRT的发病约是女性的1.5倍,显性旁道介导的AVRT也具有这一特点,而隐匿性旁道介导的AVRT男性发病例数是女性的1.3倍。与此相反的是在AVNRT中,女性发病较多,约是男性的1.5倍。但AVNRT与AVRT发病年龄、发病到射频消融治疗时间以及射频消融年龄,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别。女性AVRT患者更容易合并多条旁道3.45%(13/377)vs2.37%(13/549),P<0.O5],而男性AVRT患者伴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几率更大[2.37%(13/549)vs1。32%(5/377),P<0.O5〕,而且伴发房颤的患者全部为显性旁道介导者(表1). 几乎所有的伴发房颤/存在多旁道的患者发病年龄均)20岁,只有2例显性多旁道患者发病年龄较小,分别是11和16岁2.2不同类型PSVT平均发病年龄对比不同类型PSVT平均发病年龄各不相同,并且不同性别间也存在差异。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患者,AVNRT发病年龄都比AVRT发病年龄大(男43.2士16.0岁vs36.3士15.3岁;女41.4士15.2岁vs35.1士16.0岁,P均<0.05)o隐匿性旁道介导的AVRT发病年龄较显性旁道介导者更大(男37.5士14.8岁vs34.5士15.6岁;女37.7士16.9岁vs32.1士14.5岁,P均<0.05)此外,左侧显性旁道介导的AVRT女性发病明显早于男性(P=0.007);而右侧显性旁道、隐匿性旁道(左侧/右侧)介导的PSVT无发病年龄的性别差异(表2)。2.3不同类型PSVT的性别、年龄差异652例AVNRT患者中女性发病明显占优势,这一优势在任何年龄阶段都可以见到。绝大多数AVNRT在60岁之前发病(男性85.7%;女性90%)。发病年龄小于44岁时,AVNRT的发生随年龄的增长缓慢增加,男女无明显差异。在44一52岁间发病的AVN-RT例数存在一定的波动,女性出现明显的发病小高峰,相比之下,男性发病在44一48岁反而降低,在48-52岁发病例数再次上升,而后,不论男性还是女性发病例数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 与AVNRT恰好相反,男性更容易出现AVRT,同样男性这一优势在各个年龄段均存在。60岁之前发病的患者也占大多数(男性95%;女性93%)0虽然男性/女性AVRT发病例数随年龄增长变化并不显著,但是性别之间的差异还是存在的。女性在12一16岁出现了第一个AVRT发病小高峰,而后32一44岁间发病例数基本持平,形成其发病的第二个小高峰,44岁后发病例数出现明显的逐年递减趋势。与女性发病特征不同的是,男性直到16一20岁左右形成发病高峰后,基本保持每个年龄阶段相似的发病例数,直至56岁后才开始出现发病例数明显减少。 2.4不同类型AVRT发病年龄、性别对比与AVRT总体发病例数类似,不论是显性旁道介导的,还是隐匿性旁道介导的AVRT,男性发病例数均占优势,这一特点在每个年龄段基本都存在。对于女性AVRT发病存在两个发病高峰的特点,不论是在显性旁道,还是隐匿性旁道介导的AVRT也都是存在的,但女性12一16岁的发病高峰在显性旁道介导者更加明显,而且显性旁道介导者发病第二高峰年龄段出现在24一36岁,36岁开始即出现了发病随年龄递减的趋势。 两种类型AVRT中,男性的发病高峰段出现了后移现象:显性旁道折返的AVRT发病高峰段从20岁之后开始出现,直至56岁结束,56岁后发病例数急剧减少;而隐匿性旁道介导的AVRT发病例数随年龄的增长经历了一个很长时间段的缓慢递增期以及平台期,直到28岁之后才开始急剧增加,在28-52岁形成发病的高峰年龄段,随后随年龄增长发病例数逐年减少。 3讨论 3.1不同类型PSVT发病率国外多个研究显示AVNRT的女性发病例数是男性的2倍,而AVRT刚好相反,男性发病例数是女性的2倍〔2,3〕。但国内的研究结果差别稍大,有报道两者发病并无性别差异,也有报道称AVNRT发病女性占优势,而AVRT发病男性占优势。更进一步的AVRT不同类型对比分析显示国人男性显性和左侧旁道介导的AVRT更多,但多旁道介导的AVRT较少。 本研究中发病优势人群与国外相关研究类似,但比例稍有不同。这一不同可能与人选病例有关,但也不能排除种族因素不同在PSVT发病上的作用。本研究还发现多旁道病例多发生在)20岁者,而且多旁道的AVRT多发生在女性,男性发生显性旁道介导的PSVT伴房颤比例更大。这与Brembilla等的研究相仿,他们也认为男性PSVT更容易伴发房颤。 3.2PSVT的发病与生理激素水平可能存在联系房室结双径路和房室旁道的存在多被认为是先天存在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两者的发病受到年龄和性别影响。Bernal等〔7〕总结了以往的研究,提出性别影响心律失常发生的两个主要机制:激素、自主神经的不同调节作用,这两者各自或联合发挥作用导致了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而人体内生理激素的水平、自主神经状态都因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Waki等报道:房室结和交界区在1-20岁间都存在着结构和解剖位置的改变,这就意味着与该区域相关的心律失常也存在着年龄相关的差异。结果亦支持PSVT的发病受年龄和性别的影响。 女性存在两个体内激素水平波动的阶段:青春期和围绝经期,14一16岁时女性青春期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最大的时期,这个时间段刚好与本研究中AVRT发病的第一个高峰时间相吻合。而45一55岁是中国女性围绝经期,此期女性体内卵巢产生的激素开始减少,从本研究推测AVRT的发生,尤其是显性旁道介导的AVRT的发生可能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有关,可能存在着负性关系。因此,AVRT的发生可能并不仅仅是遗传因素所决定的,其发病还与性别、年龄存在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T. Deneke MD,P. Müller,T. Lawo,B. Lemke,M. Horlitz,B. Calcum,L.-I. B?sche,A. Mügge,P. H. Grewe. Gender differences in onset of symptoms in AV nodal re-entrant and accessory pathway-mediated re-entrant tachycardia[J]. Herzschrittmachertherapie + Elektrophysiologie . 2009 (1)[2] B. Brembilla-Perrot,O. Yangni N’Da,O. Huttin,F. Chometon,L. Groben,C. Christophe,N. Benzaghou,J.D. Luporsi,C. Tatar,J. Bertrand,S. Ammar,G. Cedano,N. Zhang,D. Beurrier. 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in the elderly: clinical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findings[J]. Archiv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 2008 (1)[3] Michael J. Yarnoz,Anne B. Curtis. More Reasons Why Men and Women Are Not the Same (Gender Differences in Electrophysiology and Arrhythmias)[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 . 2008 (9)[4] KENJIWAKI,JUNG‐SUNKTM,ANTON E.BECKER. Morphology of the Human Atrioventricular Node is Age Dependent: A Feature of Potential Clinical Significance[J].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Electrophysiology . 2007 (10)[5] Oscar Bernal,Concepción Moro. Cardiac Arrhythmias in Women[J]. Revista Espa?ola de Cardiología (English Edition) . 2006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