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段光学相干扫描仪测白内障手术前后前房深度
发表时间:2010-05-11 浏览次数:523次
作者:夏园玲 作者单位:贵阳医学院附院 眼科, 贵州 贵阳 550004
【关键词】 晶体植入,眼内; 前房; 眼前段光学相干扫描仪; 前房深度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当今白内障复明手术的主流术式。随着科技的进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白内障手术已从复明性手术发展为屈光性手术,手术者面临的压力也因此日趋严峻。如何最大程度的改善白内障术后患者的视觉质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其中人工晶状体度数的预测成为重中之重,因此精确测量前房深度具有重要意义。2006年3~10月运用眼前段光学相干扫描仪(OCT)观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前房深度(ACD)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6年3~10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门诊检查的89例晶状体核硬度为2~5级(LOCS Ⅲ 分类标准[1])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89只眼),其中男39例,女50例,平均年龄(71.46±8.72)岁 (43~90 岁)。排除标准包括:高度近视、角膜病变、中央角膜内皮细胞≤1 800/mm2、青光眼、糖尿病眼底病变、色素膜炎、既往眼外伤或眼手术史、术中发生手术并发症的患者。
1.2 检查
对参选的病例进行登记,并签定知情同意书,进行标准的术前检查,包括:最佳矫正视力、晶状体核硬度、晶状体厚度、眼内压、眼底、人工晶体生物测量、前房深度。测量晶状体厚度及前房深度时,患者注视黑色背景中的辐轮形固视目标,由同一检查者采用德国蔡斯公司生产的眼前段OCT通过角膜顶点进行水平测量,每位患者检查5次,平均值为最终结果。术后检查指标包括术后第1天眼内压、术后第1天及1个月前房深度。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由同一手术者经颞侧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术。用眼科手术粘弹剂(欣可聆)形成前房并保护角膜内皮,用自制破囊针进行5.5~6.0 mm的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水分层后,进行核旋转、劈核,逐步将核乳化,并吸除残余的皮质,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SA60AT(Acrosoft, Alcon),抽吸前房及囊袋内的粘弹剂,前房内注约0.2 ml的0.4%的万古霉素。
2 结果
眼前段OCT测量晶状体平均厚度为(4.74±0.45)mm;术前ACD平均值为(2.59±0.41)mm。术前ACD小于2.0 mm的6例患者晶状体厚度均大于5.20 mm,而术前ACD大于2.0 mm的83例患者,除4例高度近视眼外,晶状体厚度均小于5.20 mm。术后1 d、1个月后ACD分别为(3.95±0.35)mm和(3.92±0.29)mm,术前ACD与术后ACD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ACD与晶状体厚度呈负相关(r=-0.703,P<0.01),与术后ACD呈正相关(r=0.647,P<0.01)。
3 讨论
现在用于ACD测量的方法主要有超声测量和光学测量两大类。超声测量包括常规眼科A超测量,可在测量眼轴的同时给出ACD的数据,但传统A超分辨率低、定位不准确,测得的ACD存在较大的误差[2];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可在显示眼前节图像的基础上,测量出ACD,但需与角膜接触,易引起患者不适感。光学测量包括传统的裂隙灯前房深度计、Pentacam系统及眼前段OCT。传统的裂隙灯前房深度计操作较复杂,且无法进行数字化储存;Pentacam系统具有不接触眼球、定位准确、测量结果精确及数字化储存图像并可进行治疗前后的随访对比等优点,但当屈光间质混浊时,其测量结果则会出现误差[3]。2001年,波长1 310 nm的眼前段OCT应用于临床,除了具有Pentacam系统的优点,它还能通过混浊的屈光间质对眼前段进行观察,是目前观察术前、术后眼前段改变最理想的方法之一[4,5]。
研究结果显示,术前ACD小于2.0 mm(1.53~1.99 mm)的6例患者晶状体厚度均大于5.20 mm为(5.58±0.35)mm;而术前ACD大于2.0 mm的83例患者晶状体平均厚度为(4.68±0.40)mm,其中仅4例高度近视患者的晶状体厚度大于5.20 mm,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以认为晶状体越厚,ACD越小。这一发现有利于术前对患眼的病情评估:(1)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解剖基础为前房浅、房角狭窄、晶状体位置相对靠前,如果术前ACD较浅,而晶状体厚度较大,说明可能为晶体源性浅前房,反之如果术前ACD较浅,而晶状体并不厚,则应高度警惕是否伴有原发性青光眼浅前房的可能性;(2)因屈光度越高,其前房深度值越大,所以在ACD与晶状体厚度值均较大的患者可能伴有高度近视[6]。
研究发现与术前相比,术后所有患者的ACD均加深,与术前有统计学差异。这是因为4 mm左右的晶状体由1 mm厚度的人工晶状体取代,导致虹膜的后移,从而使前房加深。术前ACD小于2.0 mm的6例患者术后第1天ACD为3.39~3.98 mm,提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术后前房深度加深,有利于解除闭角型青光眼发病机制中晶状体因素导致的瞳孔阻滞。由于晶状体增厚引起前房进一步变浅是闭角型青光眼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对伴有青光眼素质的白内障患者,建议尽早施行白内障手术,以避免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参考文献】
[1]Chylack LT Jr, Wolfe JK, Singer DM, et al. The lens opacities classification system Ⅲ[J]. Arch Ophthalmol,1993(111):831-836.
[2]林松,徐凤,郭玉峰,等.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图像分析系统与UBM测量前房深度的比较[J].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3): 203-204.
[3]Nemeth G, Vajas A, Tsorbatzoglou A, et al. Assessment and reproducibility of anterior chamber depth measurement with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compared with immersion ultrasonography[J].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7(3): 443-447.
[4]Calladine D, Packard R. Clear corneal incision architecture in the immediate postoperative period evaluated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J Cataract Refract Surg, 2007(33):1429-1435.
[5]Behrens A, Stark WJ, Pratzer KA, et al. Dynamics of small-incision clear cornea wounds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surgery using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in the early postoperative period[J].J Refract Surg,2008(24):46-49.
[6]吴超琼,程旭康,王晋英. Orbscan Ⅱ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眼前房深度分析[J].临床眼科杂志,2005(6):506-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