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临床检验诊断学》

骨髓涂片配合血小板参数对血液疾病检验的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4-10-17  浏览次数:1185次

随着检验技术的进步,实验室检查已经成为血液病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然而除个别疾病外,采用单一的实验室检查往往会产生一定的误差,影响疾病的准确诊断[1]。因此,结合多种实验室指标的联合指示,对快速确诊和后续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选取了自2010年6月~2013年9月在我院接受诊疗的42例血液病患者,对其两项检查结果进行联合,评价诊断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3年9月接受诊疗的血液病患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42.51±15.22)岁,患者中确诊为急性白血病患者2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将患者罹患血液病类型进行分层抽样后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另选取40例健康无血液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入两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分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进一步对照研究。研究采用双盲试验方法,入组人员及家属均已签署患者知情协议书。

1.2 样本采集和观察:行骨髓穿刺术采集患者骨髓样本,穿刺点均选用髂后上嵴,患者取俯卧位,皮肤消毒,局部浸润麻醉后,进针1.5cm左右阻力消失后即进入骨髓腔,抽取0.2ml骨髓,迅速制作涂片并送检;血液样本采集时,要求患者空腹,静脉取血,装入抗凝管,混匀30min后送检。骨髓涂片采用医学显微图像应用系统,液标本采用全血分析仪进行观察和分析。其中,观察组患者两种检验方法联合使用,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全血分析。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检验指标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对两种检验方法在不同血液病中的检测结果进行总结。

1.4 统计学方法:实验采集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检测方法的诊断效果:观察组患者诊断结果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种方法的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不同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参数及骨髓涂片结果:不同的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压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涂片结果显示,AL患者骨髓增生极为活跃,巨核细胞主要是颗粒型和幼稚型,视野内数目0~39个,血小板偶见;AA患者骨髓增生较为活跃,巨核细胞为幼稚型,数目7~125个,血小板偶见;ITP患者骨髓增生降低,巨核细胞数目极少,在0~1个左右,为幼稚型,血小板偶见。

3 讨论

随着临床检验技术的进步,其检测结果对临床血液病诊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临床常用的血液病检查方法较多,如全血细胞检查、骨髓涂片、骨髓活检、基因学检查等。不同方法各有优劣,单独采用一种方法往往不能提供明确诊断依据。  骨髓增生程度对血液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判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骨髓涂片对骨髓中的细胞数目和性质进行分析,不仅可以得出多种血液病的病变情况,而且能够对血液疾病的性质进行一定的鉴别诊断。血小板是由骨髓中的巨核细胞生成,通过对其各项参数分析也能够间接反映出机体骨髓状态,对血液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2]。本研究显示,两种检验方法联合后诊断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提高,特别是对血液病不同类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显著提高(P<0.05)。  综上所述,将骨髓涂片及血小板各参数分析相结合的检验方法,显著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对于患者及时确认及后期治疗效果的判断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备一定的临床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吴光启,刘 红,陈素梅,等.骨髓穿刺涂片联合活检病理切片在全血细胞减少性血液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吉林医学,2012,33(21):4628.

[2] 朱 蕾,卢兴国,赵小英,等.骨髓涂片和切片中的巨核细胞多形性改变在慢性骨髓增殖性疾病中的诊断意义[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0,33(2):143.

[收稿日期:2013-12-30 编校:陈伟/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