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方法的比较探讨
发表时间:2014-07-21 浏览次数:1249次
进行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是当今医学上分析患者的肠胃道出血情况的主要方法,对于肠胃疾病的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经过多年来的发展,对于大便隐血常规测定的精度控制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最近发展起来的单克隆抗体法,具有非常高的测定精度与特异性,在测定前不受饮食的影响[1]。在对肠胃疾病患者进行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时,综合单克隆抗体法以及改良的匹拉米洞法的特点,将两种测定方法结合使用,较为准确地诊断出了患者的病情,现将具体的测定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100例正常人的粪便作为常规粪便标本,并在进行大便隐血常规测定的患者中选择2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粪便标本以及25例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粪便标本。并用离子水稀释3种人和动物的血红蛋白,得到不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溶液标本。
1.2 方法 1.2.1 不同动物的血红蛋白测定:分别用单克隆抗体法以及改良的匹拉米洞法进行血红蛋白液的敏感测量,观察不同测量方法中,与不同动物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的情况[2]。 1.2.2 人体大便隐血常规测定:将100例正常人的常规粪便标本、25例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粪便标本以及25例的下消化道肿瘤患者标本每一例都取出完全相同的两份,分别用单克隆抗体法以及改良的匹拉米洞法进行测定,观察两种方法的隐血检出率,并对检出率进行差别比较。为了比较方便,将单克隆抗体法命名为方法甲,将改良的匹拉米洞法命名为方法乙。
1.3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5.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动物的血红蛋白反应情况:本研究选择了人、猪、鸡三种动物的血红蛋白,用单克隆抗体法以及改良的匹拉米洞法进行分别的监测,发现用单克隆抗体法进行反应检测时,只会与人体血红蛋白发生反应,检测的敏感下限为2 mg/L;而用改良的匹拉米洞法进行反应监测,要与所有动物的血红蛋白发生反应,检测的敏感下限为20 mg/L。
2.2 人体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情况:用单克隆抗体法进行大便隐血常规测定,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检出率为92%,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检出率为88%,正常人的大便隐血检出率为9%;用改良的匹拉米洞法进行大便隐血常规测定,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检出率为92%,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检出率为72%,正常人的大便隐血检出率为13%。对于下消化道肿瘤患者,单克隆抗体法的检出率与改良的匹拉米洞法的检出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4例采用改良的匹拉米洞法进行测定未发现大便隐血的下消化道肿瘤患者标本改用单克隆抗体法测定,均发现了大便隐血情况,单克隆抗体法具有更加准确的病情诊断能力。对 4例采用单克隆抗体法测定未发现大便隐血的正常人标本改用改良的匹拉米洞法测定,均发现了大便隐血情况。经调查,4例患者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其在进行测定前食用过肉类、胡萝卜、西红柿、菠菜等食品,证明了单克隆抗体法具有更高的特异性。详见表1。
3 讨论
大便隐血可能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一般在临床上,出现大便隐血的原因最有可能是胃肠道发生了出血的情况。而产生胃肠道出血也可能是很多因素造成的,比如贫血、直肠癌、结肠癌等,都会造成胃肠道出血。这些病症有些并不会对患者造成直接的生命危险,而有些却会对患者造成非常大的危害,如果没有及时发现病症的话,非常容易出现患者致死的情况。每年因为肠胃道癌症而去世的人非常多,大多数的患者是因为没有及时诊断出疾病类型去世的[3]。如果在患者感到不适的第一时间诊断出了具体的疾病类型,那么有很大一部分的癌症患者都可以被挽救回来。因此,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大便隐血的常规测定,在医学诊断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临床上所采用的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方法,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发现患者的大便隐血情况,但阳性检出率并不是非常高,在许多时候会出现对患者的误检情况。并且传统的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方法,受到患者的饮食影响非常严重,需要患者在检测前3天不要食用肉类以及含过氧化物的蔬菜,才可以得出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否则将会出现大面积的误检,将正常人也诊断为存在着肠胃道出血症状,从而得出错误的诊断结果[4]。经过近年来在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方法上的不断改进与创新探索,将单克隆抗体法逐渐应用到测定过程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测定效果[5]。本研究中,经过对相同标本的两种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方法比较就可以发现,单克隆抗体法能够非常准确地检测出人体的血红蛋白,大便隐血的检出率非常高。并且采用单克隆抗体法进行大便隐血的常规测定,不会受到大便中所含的其他动物的血红蛋白的影响,具有非常高的特异性,在进行检测之前不必再要求患者在标本取样前3天的饮食情况,检测的进行变得更加方便。而采用改良的匹拉米洞法进行大便隐血的常规测定,最主要的不足是对下消化道肿瘤患者的出血症状不能非常准确地检测出来,大便隐血的检出率相对来说要低许多。并且采用改良的匹拉米洞法,需要规范好患者在标本取样前3天的饮食,避免饮食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总体来说,单克隆抗体法要优于改良的匹拉米洞法,能够让大便隐血的常规测定变得更加方便,检测精度也更高。但受限于现有的设备条件以及对患者的更加详细的检测需求,目前改良的匹拉米洞法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2种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方法具有各自鲜明的特点,可在具体检测的执行过程中将2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达到提高检测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的目的,使检测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提高检测水平。作为当今诊断胃肠道出血症状及相关疾病的主要手段,大便隐血的常规测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大便隐血常规测定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以让胃肠道出血情况的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更能够提升疾病诊断的整体水平,为该领域的其他类型的检测提供一条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思路。因此,本研究具有非常深刻的医学意义,通过本研究,可清楚单克隆抗体法在当今大便隐血常规测定中的应用情况,为该方法在其他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4 参考文献
[1] 袁乐永,李 艳,徐万洲,等.临床三种常规大便隐血检测方法的评价及其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12,27(2):73. [ 2 ] 黄彦钦, 张梦文, 沈永洲, 等. 大便隐血定量检测仪和胶体金试纸用于人群结直肠癌筛查的比较[ J ]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8):747.
[ 3 ] 黄善忠. 两种大便隐血检测方法的比较[ J ] . 中国美容医学,2011,20(1):185.
[ 4 ] 黄忠芸. 消化道出血患者大便隐血检测[ J ] . 中外医疗,2012,31(28):175.
[5] 王玉霞.大便隐血试验在消化系统肿瘤普查中的临床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7):135.
[收稿日期:2014-03-17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