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比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1227次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采用药物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症状,5-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类抗抑郁药物。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 SSRIs,其相对选择性在同类药物中最高,能有效抑制5-HT的再摄取,对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作用很小。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的一种异构体(s异构体),其对5-羟色胺的重吸收抑制能力较西酞普兰更强,并且代谢途径单一[1] 。笔者以西酞普兰为对照,比较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观察的抑郁患者是我院2009年6月~2011年 6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患者,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的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版本(HAMD)≥17分,年龄18~60岁,性别不限,排除严重肝、肾、心血管疾病及酒,药滥用者,妊娠或哺乳妇女,入组共80例。按照入组先后将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平均年龄(37.23±4.88)岁;平均病程(9.25±6.81)个月;阳性家族史者6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平均年龄(38.23±5.14)岁;平均病程(8.25±7.70)个月;阳性家族史者5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入组前服药者,停药1周。艾司西酞普兰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片,初始剂量10 mg/d,早餐后服用,1次/d,根据病情及耐受情况1周内加致治疗剂量10~20 mg/d。西酞普兰组:口服西酞普兰片,初始剂量10 mg/d,早餐后服用,1次/d,根据病情及耐受情况1周内加致治疗剂量20~30 mg/d。试验期间禁止使用抗精神疾病药物、其他抗抑郁药、心境稳定剂、系统的心理治疗、电休克或改良电休克治疗等治疗,初期(2周内)可低剂量苯二氮卓类药物改善睡眠,治疗疗程为6周。在治疗开始和第8周末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CGI)和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

1.3 疗效标准:痊愈:患者症状完全或基本消失,HAMD评分 ≤7分;有效:HAMD减分率≥30%,症状有肯定进步或部分症状消失;无效:症状没有减轻或恶化,HAMD减分率<30%。减分率=(基线分-终点分)/基线分×100%。评定工具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疗效总评定量表(CGI)和Asberg 氏抗抑郁剂不良反应量表(SERS),评定者为两位接受统一培训的精神科主治医师。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艾司西酞普兰的总有效率为92.5%,西酞普兰的总有效率为75.0%,艾司西酞普兰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评分、CGI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艾司西酞普兰组HAMD 评分、CGI评分均明显低于西酞普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司西酞普兰组疗效优于西酞普兰组;治疗过程中,艾司西酞普兰组患者恶心、食欲下降3例,头晕2例,口干1例,疲劳1例,西酞普兰组恶心4例,头晕3例,口干2例,便秘2例,出汗1例,艾司西酞普兰的Asberg不良反应评分显著低于西酞普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司西酞普兰组安全性好于西酞普兰组。详见表23 讨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抑郁症患者典型症状表现为思维缓慢,多有自责,严重的会出现自杀观念,女性抑郁症患者有着明显的被动攻击型的人格特征[2] 。抑郁症患者是自杀的高危人群,此外,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后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均明显下降,并有轻度痴呆倾向,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3] 。目前,国内外对抑郁症的研究倾向于患者需要较长期的治疗,所以选择高效,安全的抗抑郁药物对患者的长期治疗是很有裨益的。研究表明,抑郁症与体内 5-HT的水平存在密切相关,目前,选择性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西汀、帕罗西汀、西酞普兰等药物以良好的疗效及安全性,逐渐取代了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成为抗抑郁治疗的主流[4] 。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的右旋体,它对5-HT的相对选择性在同类药物中最高,对肾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摄取作用微弱,有研究报道10 mg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与40 mg西酞普兰相当。有研究表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总有效率为85.7%,与氟西汀治疗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轻[5] ;对于老年患者,艾司西酞普兰显效快,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帕罗西汀显著降低,可作为老年抑郁症的首选药物[6]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与西酞普兰的疗效相当,耐受性好,起效可能更快[7] 。本研究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和西酞普兰均有良好的抗抑郁效果,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更具优势,本结果显示,艾司西酞普兰的HAMD评分、CGI评分降低幅度优于西酞普兰,总有效率为92.5%,常见的不良反应为恶心、口干、头晕等,Asberg不良反应评分显著低于西酞普兰,有文献建议出现不良反应时可试行停药观察,以排除与药物无关的不良反应或者体验[8-10]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临床有效性高,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抑郁药,推荐作为临床首选用药,总结艾司西酞普兰相关临床研究,推荐使用疗程多为6~8周,初始剂量为10 mg/d,根据病情可调整剂量为10~20 mg/d[11-12] 。

4 参考文献

[1] 司天梅,舒 良.关于性抗抑郁药艾司西酞普兰[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7,17(1):65.

[2] 张景明,周利娜.51例女性抑郁症MMPI测定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0,34(9):139.

[3] 孙毅明,丁美琳,何 文,等.综合医院老年抑郁症患者发病5年后生活质量及认知功能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0,16(22):2716.

[4] 张文学,唐超智.5-羟色胺及其与抑郁症和肠易激综合征的关系 [J].生物学教学,2011,3(7):9.

[5] 鲁 宇.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1,20(4):263.

[6] 安彦敏,赵惠芳,刘亚丽,等.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河北医药,2011,33(5):711.

[7] 陈海莹,李华芳,况伟宏,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5):300.

[8] 李建华,陈海支,林 敏,等.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医药导报,2009,28(10):1277.

[9] 陈海莹,李华芳,况伟宏,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J].上海精神医学,2010,22(5):300.

[10] 司远萍,罗小年.艾司西酞普兰引起不良反应2例报告[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8,34(5):265.

[11] 梁洪波,麻爱华.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治疗对产后抑郁症疗效的分析[J].精神医学杂志,2009,22(6):449. [12] 李建华,陈海支,林 敏,等.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医药导报,2009,28(10):1277. [收稿日期:2013-05-26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