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不同离心方案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4-25  浏览次数:833次

  腹腔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常由炎症感染、结核、肿瘤、心力衰竭、肝硬化等引起。实验室检测有助于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从而为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依据。本研究选取不同离心方案(1500r/min5min和3500r/min15min)并探究其对腹腔积液生化检测结果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收集腹腔积液标本33份,其中非血性腹腔积液22份,血性腹腔积液11 份,后者经离心后上清液均澄清。

1.2 仪器与试剂 采用Roche ModularP80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各指标进行检测,其中TP、ALB、LDH、K、Na、Cl试剂盒由Roche公司提供,ADA 试剂盒由烟台澳斯邦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离心机采用上海市离心机械研究所有限公司提供的TL5.0W 台式离心机。

1.3 方法

1.3.1 双份采集腹腔积液于15mL 离心管,混匀后立即检测TP、ALB、LDH、ADA、K、Na、Cl水平,取均值,为离心前的生化指标值。

1.3.2 将腹腔积液分别作1500r/min离心5min和3500r/min离心15 min 后,吸取上清液重复检测各指标水平,取均值,与离心前的均值进行比较分析。

1.3.3 所有处理、检测工作在标本采集后2h内完成;标本检测同批次各项目质控均在控。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数据以狓±狊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配对狋检验,取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腹腔积液不同离心处理前后生化指标变化情况见表1。

3 讨  论

离心处理是试样成分分离的常用手段,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医学等领域。近年来关于离心时间、温度等因素对于实验室指标影响的关注度日益提升。有文献报道不同的离心温度(4、12、21 ℃)对凝血常规指标影响不明显[1];而不同的离心时间可能会影响其检测结果[2]。因此离心过程处理是分析前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规范离心操作对获取可靠准确的实验室结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采用不同的离心方案对随机腹腔积液标本进行处理,对不同速度、时间的离心方案处理前后的生化指标变化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离心方案(1500r/min5min和3500r/min15min)处理前后,TP、LDH、ADA、Na和Cl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而腹腔积液经1500r/min5min离心后ALB、K 结果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犘<0.05),但与3500r/min离心15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犘>0.05),同样,3500r/min15min离心处理前后ALB、K 结果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犘>0.05)。关于1500r/min 离心5 min 前后ALB的差异,笔者发现,在33例腹腔积液中,仅9例(27%)标本的ALB检测结果超过10g/L,在其测量范围(10~70g/L)内;其余24例ALB结果均低于测量范围,甚至接近最低检测限2g/L。因此,尽管笔者采用双份检测取均值尽量减少随机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但由于腹腔积液本身ALB水平偏低,故尚不能排除因低于测量范围而致结果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故产生统计学差异。

关于K 在1500r/min离心5 min前后有统计学差异但在3500r/min离心15 min前后无统计学差异,笔者认为,可能是1500r/min离心5min的处理方案存在离心力欠佳进而导致离心上清液不均一而造成的。鉴于以上两点,笔者不建议采用1500r/min离心5 min的离心方案来处理腹腔积液。此外,尽管采用3500r/min离心15min前后生化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鉴于腹腔积液中尤其是渗出液常有凝块,容易导致堵针或吸样不准确等造成仪器损耗或结果偏差。因此建议对穿刺液进行离心前处理,但离心速度不宜过低,离心时间不宜过短。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作业指导书,规范检测流程,有助于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度,提高实验室间结果的可比性,这也是质量控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 LippiG,SalvagnoGL,Montagnana M,etal.Influenceofcentrifugetemperatureonroutinecoagulationtesting[J].ClinChem,2006,52(3):537538.

[2] LippiG,SalvagnoGL,Montagnana M,etal.Influenceofthecentrifugetimeofprimaryplasmatubesonroutinecoagulationtesting[J].BloodCoagulFibrinolysis,2007,18(5):52552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