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成效
发表时间:2014-06-06 浏览次数:1181次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性生理成熟提前,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更多的青年人进高校深造9婚育年龄推迟,导致“性待业期”的延长;同时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中西方文化的接轨与交融,性意识的开放、性观念的多元化,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有低龄化和发生率上升的趋势,并且因对相关知识与技能的缺乏而导致的未加保护的不安全性行为,使大学生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性病和艾滋病的威胁;另一方面,国家《婚姻法》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修改,解除了在校大学生的结婚禁令,在体现法律人性化和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也给高校学生如何理性抉择学业和婚育提出了挑战。因此,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紧迫性和深远意义。
1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难
1.1师资不足
目前高校性健康教育师资数量少,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且由于性健康教育涵盖的知识面广,学科的交叉性和融合度高,要求教师要有较宽广的知识面和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此外,在我国性又一直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只有具有正确的认识、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性教育观和坦荡教态的教师才能胜任。因此高校性健康教育师资面临着“量”与“质”的双重挑战。
1.2教材缺乏
要持续有效的开展性健康教育,教材缺乏是挑战之一。到目前为止,我国尚未构建有关性健康教育教学的理论体系、尚未颁布有关的教育教学大纲,现有的教材因教育观念不统一,教学目标不清晰、教育内容不够全面[l],存在教材种类杂、内容散、质量参差不齐或教育内容的“度”把持不科学等问题。
1.3教法陈旧
传统说教式教学方法采用大班式的或讲座的形式,不受大学生欢迎,教学效果差。这种以教师、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主体、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缺乏平等、民主、自由和公平,往往把说教者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强加给学生,不尊重学生的感受、需要和人格,无法实施师生互动、交流和达成共识的效果。
1.4服务缺失
高校性健康教育缺乏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个性化需求的服务。大学生处在社会转型期和人生特殊转折期,这个群体中婚莳眭行为、意外怀孕、人工流产等呈上升趋势已成不争的事实,高校因缺乏集预防性、发展眭、补救性的专业化服务,部分太学生又因怕隐私暴露、害羞,对欲求教或求助的私密问题,感到无处可求可助、无所适从,因而可能造成对身体的再次伤害。
1.5机制待建不能持续有效的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没有有效机制保障。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高校普遍存在缺师资、缺课时、缺场地、缺经费等困难。因此,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要落到实处,必须要有有效的机制做保障。
2太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2.1组织专题调研制定实施方案
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工作,2009年初我校进行了在校大学生性知识认知、性心理及性行为等的调查,了解大学生性知识、性行为、性心理发展现状及对开展性健康教育的建议。学校召开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研讨会,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本着“让每位学生青春阳光、人生健康”的理念,根据我校女生占学生数⒇%以上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提出了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
2.2加强组织领导搭建三级机构
学校十分重视太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成立了领导小组,由分管学生工作的院党委副书记担任组长,学工部部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项目负责人担任副组长,搭建了“学校—分院一班级”三级工作机构及运行机制:学校性健康教育项目组面向全院学生进行顶层设计,开展宣传倡导、教育培训、活动组织、咨询服务等工作;分院建立项目小组,根据各自学生特点组织开展活动;班级同伴教育志愿者通过主持主题班会,实施班级性健康教育教学活动。
2.3创新教育方式提高教育实效
2.3.1在解决师资问题上,教师与学生并重,着力在“同伴教育”上下功夫为突破开展性健康教育师资缺乏的瓶颈,学院精心培育由师生共同组成的性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一是整合资源组建教师队伍,选拔具有医学或是心理学专业背景的5名教师组成师资队伍。经过3年努力,这5名教师均获得了国家或市级的“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证书,成为学校性健康教育的主干力量;二是选拔培养组建“同伴教育”志愿者队伍,每年从新生各班选拔2名优秀学生,对他们进行教学方法、生活技能及性与生殖健康知识等培训,经考核合格,颁发证书。3年共培养240余名“同伴教育”志愿者,成为学校性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同伴教育”志愿者深人各班主题班会,开展性健康教育的教学活动,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生活技能灵活地传播到身边的同学中去,有效的进行同伴交流、同伴互动、同伴影响和同伴解惑,充分发挥大学生在性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2.3.2在解决教材问题上,知识与技能并重,着力在“行为能力”上下功夫如何通过教育提高大学生规避“青春伤害”的积极、有效的行为能力和生活技能,是性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给生活技能定义为:是个体采取适宜和积极的行为,有效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3]。我们查阅国内外资料,借鉴先进经验,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需求,编制了知识与技能并重的校本教材一一《大学生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手册》。内容主要包括人际交往、性行为与决定、预防性传播疾病、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生殖与避孕、优生优育知识及认识毒品、拒绝毒晶等知识。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的性生殖健康知识的同时,我们更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实践证明以技能为基础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效果明显优于以知识为基础的传统教育。如《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通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让学生在了解预防艾
2.3.3在解决教学方法问题上,教师引导与学生参与并重,着力在“参与性”上下功夫据调查,高等学校中大约有一半课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满意[3]。为使性健康教育达到“兴趣唤起情感,情感导航态度,态度最终影响行为”的效果,我们摒弃传统教学方式,采用参与式的教学与实践(PLA)教学法。它以平等参与、民主开放、和谐互动、共同分享为特点,采用以问题、情景为主线的教学方法,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情景剧表演和游戏等一系列趣味活动,搭建鼓励、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平台,改变了传统教学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角色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坦诚亮出自己的观点,共同分享同伴的思想,达成正确的共识,成为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思考、批判、创新的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活动中愉悦地接受教育,感悟升华。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推进者和辅导者,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
2.3.4在解决服务问题上,校内与校外并重,着力在“预防”上下功夫为帮助解决部分大学生的情感、性与生殖健康等方面的个性化问题,学校推出了“知心导师”阳光服务。该团队由4位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质的教师组成,推出面对面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知心导师”博客等3个服务项目。并设立了免费“取套箱”。考虑到有的服务必须具各专业的医疗条件才能进行,学校依托社区资源和所在辖区的综合性医院、计划生育指导站、疾病控制中心等建立了联系,作为“知心导师”阳光服务的后援。通过校内的宣传教育、咨询服务和校外的医疗保障,牢固建立青年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三道防线”:①拒绝婚前性行为(延迟首次J跬行为);②性行为前掌握必要的避孕知识和自我保护技能;③发生非意愿妊娠等情况时,有正确的求医行为,避免造成第二次伤害。“知心导师”阳光服务启动以来,已为校内外20余人次青少年提供了有效服务。其中近50%的来电、来访是由于遭受情感挫折、生殖系统疑问、早孕或是性方面的困惑。
2.4建立工作机制保障“项目”运作
2.4.1成立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项目组学校整合优势资源、发挥个人专长、形成团队合力,成立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项目组,作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的实体。此项目组归属学工部管理,受学校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领导小组领导,建立了一个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个小组落实的工作机制。
2.4.2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项目纳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学校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项目作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子项目,纳人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实行“课堂化”设计,“学分化”管理。使大学生性健康教育从学生的课外活动进入了课堂教学,从面向部分学生到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受教育率100%。
2.4.3学校注重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项目建设从人、财、物全方位提供项目所需“资源”配各专职性健康教师1名,兼职教师4名;每年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已建成150m2的培训场所96间青春阳光社工作室(各多台电脑、打印机、专路咨询热线电话等),保障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有效进行。
3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成效与影响
3.1学生受益面广我校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性健康教育,学生受教育率100%。学生性健康教育评估问卷调查显示:对学校的性健康教育表示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学生,由培训前的9.6%上升到培训后的80.3%。广大学生规避青春伤害的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有效防止了未婚先孕、非意愿妊娠终止手术、性病和艾滋病等对大学生造成伤害事件的发生;有效防范了因情感挫折、性伤害等造成的出走、自杀、失踪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对推进学校平安校园的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3.2社会认可度高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展的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工作,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2010年笔者作为项目负责人由宁波市计生协推荐获全国计生协先进个人荣誉称号,12月7日笔者参加了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先进表彰会,当选为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七届理事,并作为宁波市的先进代表受到了李克强副`总理的接见。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前秘书长李月秋、中国计划生育协会国际合作部部长洪苹、由中国计生协官员廖群及医学心理学博士甄宏丽组成的“生育关怀一青春健康”专家评估组都曾莅临我院调研性健康教育工作,对我校性健康教育项目实施成效予以充分肯定。2010年,学校被鄞州区艾滋病综合防治委员会、鄞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评为宁波市鄞州区高校“青春健康”教育项目先进单位。2011年,我校组队参加鄞州区高校艾滋病防治知识电视大奖赛荣获第一;同伴教育志愿者获团市委颁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成果奖和优秀团队光荣称号;项目组成员吴瑕老师获团市委颁发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笔者被评为宁波市优秀青春健康项目师资,获首批省级青春健康教育师资资质。2012年,《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保驾护航一“青春健康”教育的实践与探索》荣获校十大优秀学生工作案例;2012年我校《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项目被浙江省推荐参评“全国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
3.3品牌效应显著
目前我校已成为宁波市“国家青春健康教育”试点单位,宁波市首批“青春健康”项目基地的学校之一,《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项目被确定为首批校级校园文化品牌,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亮点。媒体也对我校的性健康教育高度关注,《宁波日报》、《现代金报》、《杭州日报》、《钱江晚报》等都进行了多次报道。笔者还担任宁波市计生协常务理事、宁波“青春健康”项目指导小组副组长,参与、指导全市“青春健康”项目的开展,并受邀为宁波市有关部门和高校培“青春健康”教育师资60余人;被聘为宁波市大学生安全教育讲师团成员,受诺丁汉大学、浙江万里学院、浙大宁波理工学院等9所高校邀请,开设了大学生性健康教育讲座姗余场次,受益大学生达20000余人。受商界、企业、公安部门收容所、中学、职高等邀请,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15次,受益青年学生达50O0余人;多次受邀在省市级“青春健康”师资培训班上展示公开观摩课,社会有关部门单位、兄弟院校等都纷纷前来观摩、学习,品牌效应显著。
3.4研究成果丰硕
笔者编著了《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手册》,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为性健康教育者提供教学参考,为10岁未婚青少年性健康教育提供了教本;项目组根据大学生实际需求编写了校本教材《大学生青春健康生活技能培训手册》;发表论文多篇,其中《大学生性心理及性行为的调查与对策分析》在2009年浙江省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研讨会上交流,并在《中国健康教育》杂志2010年第6期发表;《宁波市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生“青春健康”认知现状调查》在《中国健康月刊》2011年第11期发表;《宁波市城市、农村、流动人口子弟学校初中学生“青春健康”认知现状的比较分析》在《中国性科学》2012年第10期发表;《大学生性健康教育》项目被确定为首批校级校园文化品牌;教案《珍爱生命远离艾滋病》获省级教案评选三等奖;《开展大学生青春健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获宁波市20I0年教学成果三等奖、学校第二届教学成果工等奖。
参考文献;
[1]王菊芳.当前我国性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6,(03):96-98.
[2]马迎华.生活技能教育让学校控烟更有效[N].中国教育报,2011.
[3]王义遒.教学方法改革:改什么,怎样改[J].中国高等教育,2009,(0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