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不同预后尖锐湿疣组织中IFNγ和IL4蛋白的表达

发表时间:2012-06-05  浏览次数:733次

  作者:马勇,刘彤  作者单位:1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上海 201900, 2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研究CA组织中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4(IL4)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尖锐湿疣复发和消退的关系. 方法:以12周内皮损有无复发作为标准分为复发组(22例)和未复发组(14例),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CA患者皮损中IFNγ和IL4蛋白的表达. 并比较两组IFNγ和IL4蛋白的表达情况. 结果:复发组中IL4蛋白阳性率(81.2%)高于未复发组中IL4蛋白的表达(50%)(P<0.05);未复发组中IFNγ蛋白的阳性率(50.0%)高于复发组中IFNγ蛋白的阳性率(31.8%)(P<0.01). 复发组IL4蛋白表达程度积分(2.32±1.13)虽高于未复发组(1.57±1.45),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未复发组中IFNγ蛋白表达程度积分(2.86±1.10)高于复发组中的表达(0.96±1.05)(P<0.01). 结论:CA皮损局部不同IL4蛋白表达差异对其预后无明显影响,IFNγ表达增高可能有利于CA的消退.

  【关键词】 尖锐湿疣 ; 干扰素γ; 白介素4

  0引言

  尖锐湿疣(CA)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20~24岁人群中年发病率达1.2%[1-2],治疗后复发率较高,而临床上也能将看到部分患者皮损可自行消退[3],提示机体不同的免疫状态对CA的发生和复发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CA的复发和消退机制对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有关HPV的免疫学研究发现,细胞免疫对于病毒的清除起主要作用. 国内外多项研究也发现CA患者外周血中Th2细胞因子表达明显升高,Th1型细胞因子表达下降[4-5],而对CA皮损局部免疫状态研究较少. 我们用SP免疫组化法研究IFNγ和IL4蛋白在不同预后CA患者皮损局部的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与CA复发和消退的关系.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选择200301/03在我科首次就诊的CA患者36(男21,女15)例:年龄21~41(28.2±4.5)岁.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前用手术刀切取CA患者的皮损保存,根据其治疗后随访12 wk内是否出现新发皮损分为未复发组(n=14)和复发组(n=22). 两组在年龄、性别和病变程度等方面均具有可比性. 以泌尿外科切除的15例正常包皮组织作为对照.

  1.2方法治疗前手术刀切取CA患者的皮损后立即放入40 g/L福尔马林溶液中固定,经透明、浸蜡、包埋,然后连续5 μm厚切片,贴附于经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载玻片上备用. 免疫组化SP试剂盒购自迈新生物技术公司;小鼠抗人IFNγ, IL4单克隆抗体购自SANTA CRUZ公司. 病理切片常规脱蜡至水,滴1滴30 mL/L过氧化氢溶液,室温下阻断10 min,蒸馏水冲洗2 min×3次,微波炉内92~98℃保持10 min进行抗原修复,PBS冲洗5 min×3次,非免疫动物血清室温下封闭15 min,滴加IFNγ或IL4单克隆抗体,室温孵育60 min或4℃过夜,PBS冲洗5 min×3次,加生物素标记的二抗,室温下孵育40~60 min,PBS冲洗5 min×3次,加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溶液,室温下孵育30~60 min, PBS冲洗5 min×3次, DAB显色液显色. 阴性对照以双蒸水代替一抗作为质控标准.

  1.3结果判定标准根据Shimizu法改良而成,DAB染色阳性细胞染成棕黄色. 着色范围以百分率记分:≤1%为0,2%~20%为1,21%~50%为2,≥51%为3;着色强度依据深浅记分:无着色为0,浅着为1,深着色为2. 上述两项相加为着色程度积分:≤1.9为阴性(-),2~2.9为弱阳性(+),3~3.9为阳性(). ≥4为强阳性().

  统计学处理:组间表达阳性率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Fishers Exact Test)进行检验;表达程度积分值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健康对照皮肤中IFNγ和IL4蛋白呈阴性表达;CA患者皮损可见IFNγ和IL4蛋白表达,主要表达于真皮浅层淋巴样细胞周围. 复发组中有18/22(81.2%)例表达IL4蛋白, 未复发组中有7/14(50.0%)例表达IL4蛋白,复发组IL4蛋白表达率高于未复发组(P<0.05,图1);复发组IL4蛋白表达程度积分(2.32±1.13)也高于未复发组(1.57±1.45),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中有7/22(31.8%)例表达IFNγ蛋白,未复发组中有7/14(50.0%)例表达IFNγ蛋白,未复发组IFNγ蛋白的表达率高于复发组(P<0.01,图2),未复发组IFNγ蛋白表达程度积分(2.86±1.10)也高于复发组(0.96±1.05)(P<0.01).

  3讨论

  研究发现,CA在治疗后3 mo有25%到67%可能复发[1],多数有安慰剂对照的研究表明,有少量的CA却在发病后数月即使未经治疗也可自行消退[3],两种现象形成鲜明的对照提示不同患者免疫状态的个体差异可能影响了CA的预后. 目前对CA患者全身性免疫功能的研究较多,发现CA患者外周血的IL2, IL12, IFNα, IFNγ水平下降,而IL4, IL10则升高[4-6],并初步认定CA患者在HPV感染后出现了全身性免疫受抑制现象,即Th1细胞免疫功能下降,而对其皮损局部免疫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 CA常发生于肛门生殖器,而且经治疗后复发也基本局限在原发的部位的皮肤粘膜. 故可以推测,除患者全身免疫功能外,CA患者皮损处皮肤粘膜的局部免疫状态,尤其是局部的细胞免疫功能状态对其预后起着更直接的影响.

  Alfred等[6]研究发现,自行消退的CA患者皮损局部IFNγmRNA表达增高;Mark等[7]发现部分宫颈处HPV感染者其可在数月后自动消退,采用RTPCR对其宫颈局部黏膜处的细胞因子mRNA进行检测证实,所有自动消退的患者消退前宫颈局部显示有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表达,而缺乏Th2型细胞因子IL4的表达.

  我们研究发现,CA患者皮损中有IFNγ和IL4蛋白的表达增高,主要与炎症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在皮损处的活化和大量浸润,使局部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增加有关. 但在不同预后的CA患者中这两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却有不同,未复发组IFNγ蛋白表达程度积分高于复发组,复发组IL4蛋白表达程度积分虽高于未复发组,但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这和Arany等[8]的研究结果相符. 以上结果提示CA皮损局部不同IL4蛋白表达差异对其预后无明显影响;而IFNγ蛋白表达程度增高却有利于CA的消退,IFNγ由Th1亚群产生,即皮损局部为Th1型免疫反应增强时有利于形成对局部HPV的有效的免疫.

  【参考文献】

  [1] Lacey CJ. Therapy for genital human papillomavirusrelated disease[J]. J Clin Virol, 2005,32(1):S82-90.

  [2] Ahmed AM, Madkan V, Tyring SK. Human papillomaviruses and genital disease[J]. Dermatol Clin, 2006, 24(2): 157-165.

  [3] Krogh G, Lacey CJ, Gross G, et al. European course on HPV associated pathology: Guidelines for primary care physicians for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nogenital warts[J]. Sex Transm Infect, 2000,76(3): 162-168.

  [4] 黄蓉,张谊芝,张敏,等. 尖锐湿疣患者血清IL8、ILl 2、TNFα和IFNγ水平的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学杂志, 2005, 21(3): 196-197.

  [5] 刘厚君,林能兴,涂亚庭,等. 尖锐湿疣患者PBLC Fas、Bcl2的表达与血清IFNγ、IL4的相关性研究[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英德文版),2004, 24(1): 90-91.

  [6] Alfred G, Ingrid RH, Bernhard W. Spontaneous or interferonγinduced Tcell infiltration, HLADR and ICAM1 expression in genitoanal warts are associated with TH1 or mixed TH1/TH2 cytokine mRNA expression profiles[J]. Arch Dermatol Res, 1997, 289: 243-250.

  [7] Mark S, Daniel PS, Anna BM, et al. Th1 cytokine patterns in cervical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J]. Diag Lab Immunol, 1999, 6(5): 751-755.

  [8] Arany I, Tyring SK. Status of local cellular immunity in interferonresponsive and 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