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咪唑斯汀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 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1-03-11  浏览次数:572次

  作者:杨新利 高成业 翟菊敏 王佳玲 王志国 贾庆岭 作者单位:056002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咪唑斯汀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90例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30例,A组为口服咪唑斯汀组,B组为穴位埋线组,C组为穴位埋线+口服咪唑斯汀组。3组于疗程结束7 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A、B、C 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3%、64.29%、89.66%,C组临床疗效优于A、B组(P<0.05)。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联合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安全、可靠,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羊肠线;穴位埋线;咪唑斯汀;慢性荨麻疹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皮肤病,由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十分复杂,致使临床治疗十分棘手。我院于2005年9月至2007年5月采用口服咪唑斯汀联合穴位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30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90例患者均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1]:出现发生及消退迅速的风团,消退后不留痕迹;明显瘙痒;每天发作并持续6周以上,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依就诊顺序将病例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3组性别比、年龄、病程及症状体征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3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入选要求 接受治疗前1个月内未服用长效糖皮质激素;4 d内未服用任何抗组胺类药物;无严重心、肝、肾、胃等器官及系统性疾病。

  1.3 排除标准 正在接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真菌药,糖皮质激素治疗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人工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和皮肤划痕症。

  1.4 治疗方法 A组口服咪唑斯汀,B组穴位埋线,C组穴位埋线+口服咪唑斯汀。A、C组中咪唑斯汀缓释片(商品名皿治林,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10 mg,每日1次,共60 d。B、C组中穴位埋线均选取曲池、膻中、血海、足三里、膈俞等穴位,两侧共10个埋线点,经常规消毒局麻后,将针芯抽出2 cm,羊肠线塞入套管针的前端,以不露出为度,膻中穴选斜刺法,选进针点在穴位上0.5 cm,绷紧皮肤将针呈30度。斜刺入皮肤达肌层,其余穴直刺,将针芯推至针管前端,以纱布按压针眼处缓慢拔出穿刺针,消毒针孔处,用创可贴粘贴。20 d埋线1次,3次为1疗程,3组总疗程均为60 d。

  1.5 注意事项 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埋线后生活要规律,注意保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下次治疗时应稍偏离前次治疗的部位。

  1.6 观察项目 症状体征严重程度按4级评分法[2],见表2。表2 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观察项目及评分标准

  1.7 观察方法与疗效判定标准 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自觉症状及皮损消退情况。于疗程结束7 d后进行疗效评定,按照文献[3]进行疗效判定,痊愈:皮损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皮损消退70%~90%,自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皮损消退30%~69%,自觉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皮损消退≤30%,自觉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1.8 安全性 记录发生的任何不良反应。

  1.9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C组有效率明显高于A、B 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3组治疗方案疗效比较注:与A、B组比较,*P<0.05

  2.2 远期疗效 停药3个月门诊或电话随访3组痊愈患者,C组18例痊愈者复发4例,复发率为22.22%;A组6例痊愈者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50%;B组7例痊愈者中复发3例,复发率为42.86%,C组复发率较A、B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不良反应 在整个观察过程中均未见到严重的不良反应,其中A组嗜睡8例,全身乏力6例,头晕2例,C组口干、困倦3例,全身乏力1例,头晕1例,均可耐受。3~5 d后逐渐耐受,最终完成治疗。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给患者身心健康带来极大痛苦。因此,慢性荨麻疹的治疗及预防复发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目前绝大多数对慢性荨麻疹的治疗仍是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目标是迅速、持久缓解症状。许多药物和非药物的干预是有价值的,但并未达到理想效果,我们采用此联合疗法,取得了满意疗效。咪唑斯汀缓释片是一种新型抗组胺药物,既可选择性抑制H1受体,又能降低5脂氧合酶活性,因本药物很难通过血脑脊液屏障,故几乎无嗜睡等不良反应,它不仅起效快,作用时间长,还具有抗炎效应。穴位埋线疗法是在针灸理论指导下,把穴位封闭、针刺效应、刺血效应、组织疗法等多种刺激方式融为一体,同时发挥作用,形成一种复杂而柔和的非特异性刺激冲动。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来调整脏腑机能状态,促进机体新陈代谢,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曲池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具散风清热止痒、调和营卫作用;血海属足太阴脾经之穴,具统血之功,为治疗血分疾病常用穴;膈俞穴为血之会穴,有养血补虚之功;足三里补益脾胃,增强机体免疫能力。诸穴合用,标本兼顾,收效显著。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即能够发挥咪唑斯汀快速起效,又能够发挥穴位埋线的调节作用,此观察中,C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痊愈率、有效率均优于A、B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A、B组,且减少了长期服药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医生选用。

  【参考文献】

  1 Richard B Odom,Willan D Tames,Timothy G Berger主编.安德鲁斯临床皮肤病学.第9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156157.

  2 刘玲玲,朱学俊,姜薇,等. 咪唑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随机双盲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306309.

  3 顾文涛,穆华. 咪唑斯汀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慢性荨麻疹.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2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