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门诊小儿药疹115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7-16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柯远碧,符 文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霞湖医院,广东湛江 524000)

  【摘要】 目的 总结门诊小儿药疹的临床特点,探讨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门诊115例小儿药疹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95例(82.6%),女20例(17.4%);5岁以下者73例(63.5%);原发病以呼吸系统疾病多见,占62.6%;药疹以荨麻疹样型最多见占38.3%,麻疹样型次之占27.8%;致敏药物以抗生素(59.1%)最多见,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26.1%)。抗生素主要引起荨麻疹样型和麻疹样型药疹,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感冒药主要引起荨麻疹样型、麻疹样型、多形红斑型和固定性药疹;伴发热者62例,血象异常48例,肾脏损害26例。所有患儿确诊后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并系统治疗,经7~14d治疗全部治愈。结论 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是小儿药疹较常见的致敏药物,门诊合理应用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是防止小儿药疹的关键。

  【关键词】 药物性皮炎;儿童;门诊; 致敏药物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口服、注射、吸入和栓剂使用、灌肠、外用药吸收等途径进入机体后,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性皮疹,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随着人们应用药物的机会及种类越来越多,药疹的发生率也在不断增加。我院门诊调查资料结果表明,药疹的发生率在1%~3%之间。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于我院门诊就诊并确诊为小儿药疹的115例患儿的临床资料。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5年6月至2008年12月门诊确诊为药疹的小儿病例共115例,药疹的诊断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药疹分型参考《现代皮肤性病学》[1]提出的分型标准。致敏药物的确定根据病史记载,致敏药物参照《新编临床药物手册》[2]进行分类。

  1.2 结果

  115例患儿中男95例(82.6%),女20例(17.4%)。年龄3个月至13岁,其中0~1岁者36例(31.3%),1~5岁者37例(32.2%),5~10岁者35例(30.4%),10~13岁者7例(6.1%)。原发疾病:上呼吸道感染 50例(43.5%),支气管炎 15例(13.0%),肺炎7例 (6.1%),腹泻及肠炎12例(10.4%),皮肤感染及外伤 11例(9.6%),五官科疾病10例(8.7%),神经系统疾病7例(6.1%),接种疫苗及预防用药3例(2.6%)。潜伏期 ≤1d为58例(50.4%),1~5d为38例(33.0%),5~10d为14例(12.2%),>10d为5例(4.4%)。

  1.2.1 药疹分类 荨麻疹样型药疹44例(38.3%),麻疹样型药疹32例(27.8%),多形红斑型药疹11例(9.6%),猩红热样型药疹9例(7.8%),固定性药疹7例(6.1%),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6例(5.2%),剥脱性皮炎型药疹4例(3.5%),紫癜型药疹2例(1.7%),详见图1。

  图1 115例患儿药疹类型百分比图

  1.2.2 致敏药物 所有患儿发疹前均有用药史。抗微生物药物68例(59.1%),其中以抗生素居多,有56例;解热镇痛抗炎药30例(26.1%),包括抗感冒药的复方制剂:康泰克、百服宁、感冒灵、小儿酚氨咖敏颗粒、感冒通、速效伤风胶囊、小儿布洛芬栓等);抗癫痫药7例(6.1%);中药5例(4.4%);疫苗3例(2.6%);其他药物2例(1.7%),详见图2。

  图2 115例患儿致敏药物类型百分比图

  1.2.3 致敏药物与药疹类型的关系 抗微生物药物主要引起荨麻疹样型和麻疹样型药疹,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感冒药主要引起荨麻疹样型、麻疹样型、多形红斑型和固定性药疹,抗癫痫药主要引起多形红斑型药疹,中药主要引起荨麻疹样型药疹。疫苗主要引起荨麻疹样型药疹(见图3)。

  图3 115例患儿药疹类型与致敏药物的关系

  1.2.4 伴发症状 115例患儿中伴发热者62例;血象异常48例,其中白细胞数增多(>10×109/L)32例,白细胞数减少( <4×109/L)9例,血小板减少(<100×109/L)7例;肾脏损害26例,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心脏损害12 例,主要表现为心电图异常;肝脏损害17例,表现为肝功能异常,主要为ALT、AST升高。重症药疹如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型药疹常有多系统损害,表现为高热,血中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数增高,肾功能异常升高,尿蛋白阳性、肝功能异常、2例继发肺感染。

  1.2.5 治疗及转归 轻型药疹立即停用可疑药物,应用抗组胺药、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等,必要时口服泼尼松。重型药疹收住院治疗早期、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泼尼松1.5~2.5 mg/(kg·d)或地塞米松静脉注射,必要时予丙种球蛋白0.4~1 g/(kg·d),静滴。有感染征象者应选用较少引发过敏反应的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合并真菌感染时应加用抗真菌药物,同时注意保护心、肝、肾功能。给予高蛋白饮食,纠正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所有患儿经7~14 d治疗全部治愈

  2 讨论

  小儿药疹的发生与年龄有一定关系 ,多发生在 5岁以下的儿童。本组115例中5岁以下者73例(63.5%),这可能与 5岁以下儿童易患病常需服药有关。小儿药疹常为Ⅰ型或多型变态反应所致,也可能涉及非免疫性机制,病情发展迅速;皮疹范围较广,对称分布、色泽鲜艳、形态多样、伴有明显瘙痒;全身可伴有发热、头痛、乏力,严重者出现明显的系统性损害。国外有研究表明小儿药疹发生率为2.0%~11.1%[3-4]。而国内学者报道小儿药疹占同期小儿皮肤病住院总数的27.6%~33.0%[56]。本院患儿的致敏药物以抗生素最多见(59.1%),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和抗感冒药(26.1%),详见图2,这与国内外的报道是一致的[47]。Ibia等[4]观察到在应用普通口服抗生素治疗的儿童中,药疹发生率为7.3%,其中头孢克洛、青霉素类、磺胺类和其他头孢菌素所致的药疹发生率分别为12.3%、7.4%、8.5%、2.6%[4]。本组患儿以荨麻疹样型、麻疹样型和多形红斑型药疹最多见,共占75.7%(见图1),这与陈谨萍等[5]的报道一致而与张德春等[6]的报道不同。后者在150例小儿药疹中,发现以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型和多形红斑型药疹最多见。笔者还观察到抗生素主要引起荨麻疹样型和麻疹样型药疹,解热镇痛抗炎药与抗癫痫药主要引起多形红斑型药疹等现象(见图3)。因为小儿药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成人,且易引起系统受累[7],所以预防小儿药疹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在用药前仔细询问患儿家属其有否药物过敏及其过敏史,用药要有的放矢,尽可能减少用药的品种,在用某些药如青霉素等时,应在使用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进行皮试,亦可有效预防止小儿药疹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184207.

  [2] 张静华,王宏图.新编临床药物手册[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5141.

  [3] Segal A R, Doherty K M, Leggott J,et al.Cutaneous Reactions to Drugs in Children[J].Pediatrics, 2007,120(4): 10821096.

  [4] Ibia E O, Schwartz R H, Wiedermann B L.Antibiotic rashes in children: a survey in a private practice setting [J].Arch Dermatol, 2000, 136 (7): 849854.

  [5] 陈谨萍,李海翩,李军.小儿药疹129例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6):355356.

  [6] 张德春,张丽萍,巴图,等.小儿药疹及其预防[J].中国妇幼保健,1996,11(1):54.

  [7] 马晓鹂,陈嵘,樊翌明.小儿药疹的临床特点及其致敏药物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5,23(2):200201.

  [8] Bigby M.Rates of cutaneous reactions to drugs [J].Arch Dermatol, 2001, 137(6): 76577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