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激光联合γ-干扰素注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115例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0-07-08  浏览次数:477次

  作者:沈 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性病防治所,南通226006)

  【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的激光联合γ-干扰素注射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方法: A组61例先将用2%利多卡因溶解后的γ-干扰素,对损害部位基底及皮下作注射, 5~7天后皮损用激光去除; B组54例先将皮损用激光去除, 2~3天后原皮损部位局部注射γ-干扰素。 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 结果: A组治愈率(88.52%)高于B组(74.07%),A组复发率(11.48%)低于B组(25.93%)(P<0.05)。结论: 激光术前用γ-干扰素局部浸润注射的尖锐湿疣患者疗效优于激光术后用γ-干扰素局部注射者。

  【关键词】 尖锐湿疣; 激光治疗; γ-干扰素

  尖锐湿疣(CA)是由人乳头状病毒(HPV)所致的发生在肛门生殖器部位的性传播疾病,在所有性传播疾病中构成比仅次于淋病,占第二位。目前针对尖锐湿疣的治疗,普遍采用外科疗法(如激光、电灼、手术切除)后局部注射干扰素,外涂干扰素软膏等治疗方法,虽然此法比单一采用外科疗法复发率降低许多,但3~6个月内复发者相当多见[1]。我所采用激光联合γ-干扰素局部注射治疗尖锐湿疣115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5例去疣患者为2005年10月~2008年5月本所性病门诊患者,病程10天~6个月,年龄18~64岁,平均28.3岁。其中男49例,皮损分布以冠状沟、包皮内板、阴茎和尿道口为主;女66例,皮损分布以大小阴唇、阴道口、阴道、阴蒂及肛周为主。皮损形态以乳头型、菜花型、鸡冠型和蕈样型为主。

  1.2 诊断标准 有典型的皮损形态,用5%冰醋酸溶液涂抹于皮损之处3~5 min后观察,局部皮肤或黏膜变白,且有配偶感染史或非婚性接触史或间接接触史。排除标准:(1)用过或正在接受免疫调节治疗者;(2)有严重心脏病或其他严重疾病不能耐受者;(3)孕妇及哺乳期者。

  1.3 治疗方法 将115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A组:先将γ-干扰素200万U(上海克隆生物高技术有限公司)先将用2%利多卡因溶解后的γ-干扰素对损害部位基底及皮下作注射, 5~7天后皮损用激光去除; B组54例先将皮损用激光去除, 2~3天后原皮损部位局部注射γ-干扰素。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开始3个月每周复查1次,此后3个月每月复查1次,共随访6个月),详细记录两组治愈及复发情况。

  1.4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术后皮损均脱落,治疗后6个月内未复发。复发:治疗后6个月内在原处或者在原手术部位以外的部位出现新的皮损,并且醋酸白试验阳性。

  1.5 结果 A组治愈54例(88.52%),复发7例(11.48%);B组治愈40例(74.07%),B组复发14例(25.92%),A组的疗效优于B组(χ2=4.01, P<0.05)。不良反应:1例男患者局部注射干扰素后龟头胀痛,未经处理,后疼痛自行缓解,个别病例出现轻度类似感冒症状。

  2 讨 论

  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的原因在于:(1)DNA杂交技术显示在距离疣病变2 cm处的正常皮肤中可检测到HPV-DNA,常有亚临床感染,但不易发现;可隐性感染即临床组织检查均正常的皮肤,但可检测到HPV-DNA[1]。一方面造成性伴侣间的HPV传播,另一方面又可通过自身感染,引起尖锐湿疣复发;(2)大功率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时,其光压易使突出部分较疏松的疣体组织向四周飞溅;再者由于激光使疣组织气化时形成微型爆炸,当其发生在突出的疣体侧缘时,易使上端较疏松的疣组织向四周扩散。HPV是一种明显具有宿主和组织特异性的DNA病毒,它具有严格嗜上皮细胞的特点,侵入机体后该病毒主要限定于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在激光治疗后的碳化物和烟雾中含有传染性的HPV粒子(病毒)或完整的HPV-DNA[4-5],提示含HPV的烟雾可成为HPV并引起尖锐湿疣的传染途径;(3)近年研究表明,尖锐湿疣的复发与机体的局部免疫功能改变密切相关。有学者报道尖锐湿疣患者外周血周T细胞亚群失衡,白细胞介素产生能力和在细胞中活性显著低于正常,全身细胞免疫功能抑制[2-3]。

  γ-干扰素是一类生物活性糖蛋白,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功能,能增强抗原递呈细胞功能,加快免疫复合物的清除和提高吞噬异物功能,对淋巴细胞具有双向调节功能,提高抗体依赖的细胞毒反应,能有效预防尖锐湿疣的复发。我们发现在激光术前使用γ-干扰素的疗效优于激光后使用γ-干扰素,我们推测此结果可能是由于激光术前局部注射γ-干扰素有利于术前在皮损周围的免疫细胞内产生一定量的抗病毒蛋白,从而及时抑制了激光术中扩散病毒的复制;而术后用γ-干扰素局部注射,待机体产生抗病毒蛋白时,扩散的病毒已经侵入到皮肤和黏膜上皮细胞中,药效得不到有效的发挥。至于该结果的产生是否确实如上推测所致,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庆忠,刘增艳.尖锐湿疣治疗及复发因素(附419例临床报告) [J].右江医学,2002,30(4):320-320.

  [2] 吕蓉.尖锐湿疣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3,9(3):187-188.

  [3] 王善堂,高靖.干扰素在预防尖锐湿疣复发中的作用[J].山西临床医药,2002,11(2):142-142.

  [4] 李红霞,夏明玉,朱文元.体外经微波和激光处理后的尖锐湿疣皮损中HPV-DNA研究[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5,28(1):25-26.

  [5] 吴原,戴利成,宋颖劼,等.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CO2激光治疗尖锐湿疣烟雾中的HPV-DNA[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8,31(3):182-182.

  [6] 赵敏,彭振辉,师小瑛,等.尖锐湿疣经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碳化物中HPV-DNA的PCR检测[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15(3):188-189.

  [7] 胡萍,成于珈. γ-干扰素局部注射预防尖锐湿疣复发的临床研究[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4,20(4):389-389.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