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影响新生儿皮肤完整性的因素及对策

发表时间:2010-02-24  浏览次数:644次

影响新生儿皮肤完整性的因素及对策作者:邵志芳     【关键词】  新生儿皮肤    为了提高新生儿科的护理质量,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降低新生儿的感染率,减少医疗纠纷,通过2轮(一年一轮)的管理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现状分析    2003年我科收治新生儿176例,发生皮肤损伤38例,占22%,其中穿刺伤9例,占5%,粘贴伤12例,占7%,摩擦伤7例,占4%,尿布疹10例,占6%。新生儿皮肤损伤现象通过医患沟通,绝大部分患儿家属表示理解,但个别医患矛盾突出,做了不少的工作才予以平息。针对新生儿皮肤损伤造成个别医患矛盾突出的现象,我们提出了防止新生儿皮肤损伤,提高护理质量的工作重点。2分析影响皮肤完整性的因素    21静脉穿刺伤有剃刀伤和注射局部发白、小瘢痕和发黑,主要是经验不足或观察不勤引起。    22粘贴伤主要是纸胶布粘贴时间长,特别是蓝光箱、暖箱,辐射床内的患儿,加热后胶布的粘性增加,撕下胶布时动作粗暴等引起。    23摩擦伤有暴露于蓝光箱及于暖箱保暖的患儿,主要是蓝光箱床平面过硬,暖箱装置的金属螺丝帽,患儿哭吵、活动过多引起。    24尿布疹主要是大便后未及时更换尿裤,或尿裤质量不过关引起。3防范措施    经过分析,质控组一致认为皮肤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绝大多数通过努力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31静脉穿刺伤具体措施有:(1)改用静脉留置针,注射时先选择手和足静脉,后选择头部静脉。(2)头部备皮时,先清洗头部血迹和胎脂,同时避开骨隆,用一次性刀片,绷紧头皮轻轻地剃去毛发。(3)加强巡视,若局部出现红肿、硬结、发白、小瘢痕、发黑时,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注射部位,刺激性强的药物选用较大的静脉血管。    32防止粘贴伤措施有:(1)先后试用多个商家生产的纸胶、电极、敷贴,最后选用3 M防过敏系列产品。(2)每班更换粘贴位置,如胃管、鼻导管、吸氧管、眼罩、体温探头、每天更换心电电极。(3)动静脉止血,用棉球隔离后粘贴,止血后尽早揭去胶布,撕去胶布时先剥离一边,分离后再轻轻揭去。    33防止摩擦伤措施有:(1)暴露于蓝箱或行暖箱治疗的患儿,剪短指甲,双手双足用棉布包裹,防止摩擦伤或抓伤。(2)保持床单元清洁平整,满足患儿的生理需要,减少哭吵,必要时给予安慰。(3)防止感染,出现皮肤损伤时,局部用5%聚维酮碘消毒,按医嘱涂上抗生素软膏,并合理包扎。    34防止尿布疹措施有:(1)勤换尿布,患儿每次大便后,洗净、棉球擦干臀部,涂一薄层紫草油。洗净臀部时,动作要轻柔,利用手浇水冲洗,避免用毛巾直接擦洗,洗后用浴巾轻轻吸干,涂药时,用棉签贴在患处轻轻转动,不可上下刷抹,以免增加疼痛或导致脱皮,保持臀部干净[1]。如出现红臀,可用红外线灯烤臀部,每次15~20 min,每次1~2次,糜烂处涂2%的硼酸水湿敷,干后再涂05%新霉素氧化锌糊剂,还可选用达克宁散覆盖皮损面,每日3~4次。(2)选用吸水性强、对皮肤刺激性小的优质尿裤等。4管理对策    管理对策有:(1)成立护士长、专业组长及有关人员参加的质控小组。(2)召开全科护士大会,开展防止皮肤损伤重要性的讨论,从思想上提高认识。(3)加强业务学习,熟悉新生儿皮肤结构的特点,认识皮肤损伤与感染及败血症的关系,提高防止新生儿皮肤损伤重要性的知识。(4)将防止皮肤损伤作为交接班和质量考核内容之一。(5)责任到人,逐渐处理,给予适当经济制裁,哪一班发生皮肤损伤由当事人查找原因,并及时对症处理,并向家属解释,处理不了者,依次由专业组长、护士长、科主任协助解决。(6)根据调查制定质控要求和考核标准,粘贴伤、静脉穿刺伤控制在04%以内,摩擦伤、指甲伤控制在015%以内,尿布疹控制在03%,皮肤损伤控制在≤1%。(7)检查内容:包括环节质量,每个环节是否按防范措施做了。终末质量,出现皮肤损伤后,是否及时处理,合理地解释结果、预后等。(8)检查方法:质控人员不仅参与措施的实施,还要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出现问题及时召开质控小组会议,讨论解决方法并拟定新的措施。5小结    通过加强管理,护士的防范意识明显提高,较好地完成了计划要求,无感染发生,未发生较多的医患矛盾。根据第一轮皮肤损伤病历的记录,再次讨论分析皮肤损伤的原因,发现早产儿皮肤损伤率占60%,体质越小、发生率越高,主要与早产儿皮肤薄嫩、水肿、皮下脂肪少及治疗次数多有关[2]。额头部位穿刺伤多,主要与额头静脉表浅、血管细小,留置针置入血管顶端或分叉处刺激局部有关。制定第一轮的防范措施,早产儿由专人管理监护,动静脉抽血后,采用人工压迫止血,减少粘贴,静脉由护理操作能手穿刺,针尖勿置入顶端或血管分叉处,减少针管对局部的刺激。经过调整第二轮的工作指标,结果静脉穿刺伤、粘贴伤均控制在015%以内,感染伤、摩擦伤零控制,指甲抓伤控制在01%,皮肤损伤控制在04%以内。[参考文献]    1郑显兰.现代儿科护理手册.重庆:重庆出版社,2001,433.    2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