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青少年痤疮发病流行病学调查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686次
作者:闵莉,李灿东,蔡东华作者单位:福建中医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少年寻常痤疮发病规律。方法 应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研究1484名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性别青少年学生的痤疮发病率。结果 高中组患病率显著高于大学组(P<0.01);青少年男性痤疮患病率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 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关键词】 痤疮;青少年;流行病学研究
寻常痤疮(Acne Vulgaris)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多发于青年期男女[1]。为了研究本病的发病规律,我们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探讨其发病年龄、性别与脏腑病因病机的相关性,更好地为痤疮的诊断治疗提供理论方面的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福建省闽南和福州地区1484名青年学生,年龄在15~23岁之间,调查方法是高中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中随机抽取部分班级学生共1484人,分为两组,其中高中组840人,男492人,女348人,平均年龄(17.38±0.345)岁;大学组644人,男344人,女300人,平均年龄(19.52±1.821)岁,采用问卷调查,由统一培训的专业人员和皮肤科医生发放并回收问卷。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痤疮(粉刺)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痤疮”的诊断标准: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黑头粉刺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对上述结果进行分析处理,用χ2检验。
2结果
依据诊断标准,高中组患病率86.9 %;大学组患病率40.8 %,两组不同年龄观察对象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在所有观察对象中,女性患病率为63.6 %,男性患病率为69.5 %,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表2。表1 不同年龄组发病率比较 表2不同性别发病率比较注:与男性组比较*P<0.05
3 讨论
3.1 寻常痤疮多发于青春期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观察对象痤疮的患病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有调查结果显示[3]从12岁青春期开始痤疮患病率逐年增长,20岁左右达高峰,以后患病率逐年下降。马丽颖等[4]对包头市大学生进行痤疮流行病学调查,痤疮患病率为8.51 %,20岁前男、女生患病率均较高,20岁以上男女生患病率无显著差异,与本次调查结果基本一致。我国最近所作的痤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44.5 %的青少年患有痤疮[5]。据1991年统计[6],近年来痤疮的患病率有所增高,美国有600多万痤疮患者去医院诊治,痤疮的自然病程表现为进入青春期逐渐开始,青春期结束后又逐渐消退。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高中和大学年龄段的学生,两组对象平均年龄相差3岁左右,患病率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其患病率差异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年龄对痤疮患病率的影响。痤疮好发于青少年,有时痤疮的发生是进入青春期的标志,而青春期过后,其患病率又逐渐下降,其在青春期的高发病率与此期肾上腺功能活跃、雄激素分泌增多有关。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青春期的年龄界定为10~19岁。本次所调查的高中组为痤疮高发人群,其患者平均年龄为(17.38±0.845)岁;而大学组的平均年龄为(19.52±1.821)岁,其患病率与高中组相比有了很大程度的下降,可见寻常痤疮的发病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2)环境对痤疮患病率的影响。痤疮的发病受多种因素影响,这可能与种族、地区环境、气候、饮食习惯等的差异有关。女性患者常在其月经期间或月经前后病情发生变化,而男性通常在饮酒或食用刺激性食物后病情加重。在校学生常在重要的考试前夕出现痤疮的加重。本次高中组调查对象为闽南地区高一至高三学生,而大学组调查对象为福建中医学院大一至大三年级的学生。闽南地区在福建的南方,依山傍水,温热多雨。《素问·五常政大论》曰:“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当地居民体质多湿多热,发病亦多以湿热为患,故闽南地区寻常痤疮患病人数本身较其他地区要多。另外,由于现代社会竞争激烈,高中尤其是高三的学生面临高考的压力很大,日久很容易造成体内的阴阳平衡失调,或肝郁化火,阴虚阳亢,热毒上攻,发于面部,即成痤疮,而在校大学生的精神压力相对高中学生来说要小一些,亦有可能是其患病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3.2 寻常痤疮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本调查结果显示男、女之间的患病率差异有统计意义,但不同年龄组表现的差异不一致。高中组女性患病率为81.9 %,男性患病率为90.4 %,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大学组女性患病率为42.3 %,男性患病率为39.5 %,男女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而总的男性患病率69.5 %,女性患病率63.6 %,男女比较有统计意义,这与国内大部分报道结果一致。张爱华等[7]调查青年学生1510人,痤疮患病率为29.86 %,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8.24 %,女性患病率为23.06 %,男女间患病率有高度统计意义。王德进[8]对5972名中学生面部痤疮调查结果显示,总发病率为42.23 %,男性发病率45.66 %,女性发病率38.50 %,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两性间患病率有统计意义。以上调查结果的差异可能与调查对象范围不同有关,但大多数报道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即认为痤疮的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这与男女的生理病理特点有关。研究认为痤疮的发病与雄激素分泌的多少有关,雄激素(主要是睾酮)主要由睾丸的间质细胞分泌,正常男子的睾丸每日分泌睾酮4~9 mg,而卵巢和肾上腺皮质只能分泌少量的睾酮,而睾酮控制着皮肤皮脂分泌,这可能是男性患者发病率高、皮损程度重的原因。由此可知,痤疮好发于青春期男女,其高中阶段发病率显著高于大学阶段,男性发病多于女性。
【参考文献】[1]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833.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第3辑.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
[3]周跃平,刘延芳,闫翼,等.南昌市大中学生寻常痤疮调查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7,18(1):135.
[4]马丽颖,白承续,雍立真,等.大学生痤疮患病情况及患者心理状况调查[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2,18(1):18-19.
[5]刘肇瑞,黄悦勤,张华明.北京高二学生痤疮知识态度行为的现况调查[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3,36:519-520.
[6]叶冬青.皮肤病流行病学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63.
[7]张爱华,郭清娟,任万法,等.青年人痤疮发病率调查分析[J].河北医学,1996,2(1):78-79.
[8]王德进.5972名中学生面部痤疮调查[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7(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