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有效防范措施
发表时间:2014-09-18 浏览次数:952次
临床护理实习是护生将专业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并从实践中学会处理真实情景中的各种矛盾,是护生由知识向能力转变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校教育的继续深化。为此,如何改善护理实习生的带教质量,提高护理水平是当前临床护理带教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对在带教实践过程中极易影响护理带教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以望对后期的护理带教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15名护理实习生和15名带教老师的交流笔录,其中内科5份、妇产科5份以及外科5份。首先对所选取的30份交流笔录,并探讨教师对实习生的相关评价;其次由教师对带教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此总结分析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
2影响因素
2.1社会环境因素: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重医疗及轻护理的传统观念,直接影响实习护生的思想。尤其护生在面对社会及舆论的压力时,对于自身专业的选择及社会现实发生了冲突,严重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及主动性,进而导致部分实习生处于摇摆不定的局面中,甚至还有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久而久之,将情绪带到临床实习中,就出现懒散及消极态度。另一方面,我国的护理大多是中西医分开护理,并没有将两种有效结合起来,使得在护理实践中往往偏重某一方,而不能够达到中西医护理的最终目的。
2.2带教教师因素:首先,临床中采用的带教方式仍是单一的教学方式。实习生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不能够灵活多样的采用启发式教学,这样一来,实习护生的思维得不到开发,制约了学生创造能力及个性的发挥。其次,带教教师的时间及精力不足。伴随着我国各种业务技术的不断发展,患患者数逐年在增加,加上在编护理人员有限,患者对护理质量要求也在提高,这就增加了护理难度,加大了原有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使得没有多余的时间及精力放在实习护生上。最后,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2.3实习护生本身因素:首先,缺乏实习主动性及积极性。当前很多护生属于独身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相对较强,家长娇生惯养,在家一般每做什么活,动手能力极差,这就导致了在实习中往往缺乏主动性及积极性。其次,缺乏护理操作技术。由于患者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较高,很少让实护生在临床中实践,加上缺乏相应的操作技术,使得越来越多的患者不信任实习生,失去了较多的动手机会。最后,较差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尽管很多实习护生的理论知识能力较强,但是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的能力往往较差。
3防范措施
3.1实施整体护理教育:首先,可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习护生掌握的基础中西医护理知识不同,对此,可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对其进行分层次教学,可按照实习早期、中期及晚期三个阶段,完成本科生的教学内容(如中西医整体护理病历、主讲内、外科教学等),可让实习护生各自完成一份毕业论文,并跟随护士长学习临床护理管理。其次,做好实习评价。对实习生的临床护理理论及定向操作进行严格考核,由带教教师在实习护理手册上进行评论;在实习中期或末期进行中西医护理相关操作的考核,进而巩固实习生的操作技能。最后,坚持操作培训。每两周进行一次培训,由护理部统一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中西医基础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由中西医专科护士进行讲课,对科室的每一项操作进行培训,特备是具有科室特色的中西医操作项目,实现每一位实习生能够正确掌握的目的。
3.2加强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严格规范带教教师的资格准入。担任带教教师必须具备4年以上的护龄,且思想开放,具有较强的责任心,表达能力及业务能力都较强,能过熟练掌握自己科室的护理操作,将其传授给实习生。另一方面,加强全院护士的规范化培训,分批培养具有特色的中西医专科护士,建立中西医知识的培训手册,并按照要求完成中西医学的护理项目,并鼓励护理人员在带教过程中继续学习,在实践中总结护理经验;也可派遣护理人员除外进修或参加专科培训,对护理专业知识进行巩固及更新,对新的护理动态能够及时了解及掌握,最终为临床护理带教创造良好的师资条件。
3.3健全护理带教体系:可采取科教行政部与护理业务部双管理的模式,由护理部派遣护士长主持整体护理工作,并将护理任务落到各个科室。设立多个护理教学小组,并从中选取组长,由组长对每一小组的实习生进行管理,形成思想、业务及生活统一管理的模式。各组的组成每一年进行一次评选,竞聘上岗,最终由上岗人员对实习生工作进行指导及管理。
中西医护理是将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相结合的整体护理,是多种学科的综合渗透,是临床护理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西医临床护理带教作为临床实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综合的护理人才具有促进作用,为此,应积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水平。
4参考文献
[1]王凤.护生问卷调查浅析护理带教质量[J].四川医学,2011,32(12):2043.
[2]闻秀玲.临床护理带教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安徽医药,2011,15(12):124.
[收稿日期:2014-03-17编校:王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