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干预在择期冠脉介入手术患者心理护理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4-09-17 浏览次数:867次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是目前国内外冠心病诊断和治疗重要而有效的手段,但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是一种有创治疗方法,由于病情和治疗方法的特殊性,患者缺乏相应的知识,加之手术费用高,易引起强烈的心理、生理反应,影响治疗和术后生活质量,且长期的负性情绪会增加患者的死亡率[1]。良好的心理状态,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战斗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对择期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00例患者进行了多媒体干预,在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择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00例,均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SF-36)生活质量表进行评定,对符合要求的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赋号进入对照组和多媒体组。多媒体组100例,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34~80岁。对照组100例,其中男51例,女49例,年龄39~7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和年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按照心内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对照组由主管护士采用常规口头交谈方式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入住监护病房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多媒体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护理:多途径引导和教育。①通过讲授、多媒体健康教育宣传片、发放宣传资料、个别指导等形式,给患者关于疾病的正确认识,患者能够对目前疾病有所了解,知道疾病的相关知识,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让患者主动地参与护理、治疗工作中。②加强与患者沟通,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合理引导患者,告知紧张、焦虑对病情不利,指导患者自我调节情绪,使其保持情绪稳定,为手术治疗奠定基础。③告知手术前准备的注意事项、手术室的概况及手术的过程,解释床上大小便的必要性,常规完善各项检查,建立静脉滴注通道。④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与家属沟通并签字后护送患者入导管室。
1.2.2术中护理:①护士主动向患者介绍心导管室环境,调节室温,指导患者取舒适体位。②在患者进行介入治疗过程中,护士不时主动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穿刺时告知其放松技巧,嘱其做深呼吸或咳嗽;告知患者造影剂注入后,有发热感觉,嘱患者勿担心。多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③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电图、心律、心率、血压的改变,及时按医嘱给药。④备好除颤仪等各种抢救仪器,建立术中护理记录单,及时进行手术记录,及时向患者家属通报手术情况。
1.2.3术后护理:①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送至CCU继续治疗。②术后充分肯定患者的有效配合,给予鼓励。部分患者仍会有胸闷、胸痛等不适感,压迫的桡动脉或股动脉穿刺处也会出现不适,此时患者往往会出现紧张情绪,告知不适发生的原因,消除其恐惧和心理,减轻心理负担。③引入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术后的相关注意事项。④做好患者的饮食指导、排便指导、术后康复指导及用药指导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1.3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均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和早期生活质量(SF-36)变化进行评估。SAS和SDS量表标准评分≥50分为阳性,得分越高表示焦虑和抑郁程度越严重,(SF-36)健康状况调查表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况比较(x±s,分)
组别例数SA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SDS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多媒体组10056.43±8.7943.18±4.8558.58±10.3449.32±8.21对照组10056.87±8.8151.62±4.7857.45±10.5156.90±8.83t值0.3512.390.766.28P值>0.05<0.01>0.05<0.01
2.2两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比较:多媒体组的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手术配合手术不配合护理满意度
(配合)护理满意度
(不配合)多媒体组98(96.0)2(4.0)99(98.0)1(2.0)对照组88(76)12(24.0)92(84.0)8(16.0)χ2值4.214.188P值<0.01<0.05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比较:比较显示,多媒体组在干预后1个月生存质量各领域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比较(x±s,分)
维度干预前多媒体组对照组P值干预后1个月多媒体组对照组P值生理机能63.13±13.3862.98±12.080.93376.78±12.7765.02±12.010.000躯体疾病14.12±8.2112.28±9.560.14590.98±13.6883.56±13.460.000健康状况39.98±15.2436.27±12.340.06045.38±14.8637.35±13.760.000社会功能51.42±13.8449.46±15.280.34259.26±14.3651.36±14.280.000精神健康35.38±14.7332.14±15.630.13340.92±14.1433.15±14.460.000情感智能64.63±18.6359.62±17.680.05268.75±19.2359.65±20.360.000
3讨论
心血管疾病目前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其中冠心病是导致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创伤小、成功率高,疗效显著,是冠心病诊断和治疗手段[3]。目前已经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PCI作为一种有创性治疗,不可避免会发生各种类型的并发症,往往会对冠心病患者产生重大的心理应激反应,可导致心肌缺血的加重和心律失常的发生,同时心理障碍和躯体症状的相互作用,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及术后的康复,所以关注患者心理变化并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4]。
随着护理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已经逐渐淡出机械操作,临床护理在注重疗效提高的同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重视。西方国家对于患者择期行冠脉介入术护理早已形成了较为规范的体系,多媒体宣教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常规内容,从患者入院、手术到患者出院都有相关的人员进行各种指导,并配有完善的多媒体中心。在我国,对行PCI患者普遍存在重视治疗手段而忽视患者心理状态的现象[5],针对择期行PCI患者的心理特点和疾病特征,本研究采用多媒体干预,患者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多媒体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改善负性情绪,患者能够积极面对手术,主动配合医护治疗,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比较高,同时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择期行PCI的患者,运用多媒体贯穿于PCI患者从入院到出院以及今后生活的全过程,让患者主动参与心理、药物、饮食、运动、生活指导,以及症状的管理,通过自己的行为,主动改变生活方式,在获得良好的医患关系的基础上,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依从性,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6],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降低医疗费用,从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多媒体技术是健康教育的新趋势[7],值得在临床推广。
4参考文献
[1]俞晨亚,胡华丽,徐赛珠.综合康复治疗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心脑血管病防治,2012,12(1):68.
[2]张桂华,张玲,赵冬,等.冠心病介入治疗经桡动脉途径的护理[J].吉林医学,2012,33(8):4860.
[3]佟翠娟,魏民,朱艳辉,等.护理干预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前抑郁症状的影响[J].西部医学,2012,24(10):2024.
[4]何爱敏,郝兰婕,朱书芳,等.冠心病介入患者的心理特点和护理对策.山西医药护理杂志,2013,42(7):832.
[5]刘丹,刘文杰,贺春梅.人文关怀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6):44.
[6]潘正群,范秀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的感知不适及其对应对方式和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1,26(1):21.
[7]苏带兰,李慧敏,韦晓静,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采用多媒体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8):8.
[收稿日期:2014-01-06编校:侯小玲/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