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实施多元文化护理管理措施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4-09-04 浏览次数:926次
人类社会随着科学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寿命越来越长,人口老龄化成为社会面临的新课题。如何使老年人愉快地度过晚年,老年人患病住院后如何护理使其早日康复,为护理工作者带来新的挑战。新的护理模式-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要求护士在疾病护理的同时,注意消除来自社会、家庭、环境、文化、心理等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促进患者全面康复[1],我科在开展优质护理工作中,对2012年3月~2013年3月286例老年住院患者实施多元文化护理,取得较理想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86例患者,男167例,女119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5岁,文化程度:大专102人,高中75人,小学61人,没有上过学48人。
2 多元文化护理措施
2.1 创造温馨舒适的文化环境,使老年患者心情愉快,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老年人适应环境能力差,因此老年患者入院时,我们根据其性格特点或征求本人意见,在安排床位上尽量满足各自要求,如有的患者喜欢热闹,便安排在有年轻人的房间;有的患者喜欢安静,则尽量安排单间或人少的房间,病房每天随时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光线充足。卫生间备有扶手、坐便椅,随时随处方便行动不便的患者。科室活动室有象棋、扑克、报纸、电视等,供患者治疗以外的消闲,工作人员经常利用闲暇时间和患者娱乐,增强了工作之外的护患关系。并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座谈,征求意见,不断改进工作中的不足。温馨舒适的环境使患者忘掉忧愁,保持愉快的心情。
2.2 用睡眠文化为患者提供最佳休息状态,消除患者的“不安全”顾虑:多数老年人因环境改变、心理、疾病及其他多种因素导致出现睡眠障碍[2],护士在晚间查房时,细心了解生活需要,有无人陪床,酌情为患者加床挡,协助患者在床边备好便器,并嘱咐患者夜间若需要护士帮助时按床铃,确信患者没有 “不安全”感后,拉好窗帘,开启壁灯。老年患者多数睡眠浅,护士在夜间做治疗或查房时动作一定要轻柔,减少病区噪音,有的患者有吃安眠药睡眠习惯,护士要帮助改变不良习惯,讲解安眠药对身体的不利因素,鼓励自然入眠,如听轻音乐、默数数字等方法。
2.3 用语言行为文化增加患者亲切感信任感:患者住院期间与护士接触的时间最多,护士的言行举止对患者的情绪、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护士特别注意自身形象,平日做各种治疗时,态度和蔼、举止优雅、语言温和,多用′您′′请′等文明语言,使患者有亲切感。另外,注意加强自身业务学习和专业知识,护士一定要熟悉患者的疾病及治疗药品的作用,遇有患者询问时,要心中有数,讲解确切,避免含糊其辞,蒙混过关,使患者有信任感。
2.4 用现代文化更新传统观念,树立正确人生观:老年人因经历不同、性格差异,形成了各自的人生观和生活方式,生活比较单调,不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有报道[3]老年病的形成不仅与衰老有关,而且还是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疾病的发病率目前已占首位,因此要注意引导老年患者正确生活方式。因此,老年人应有乐观豁达的思想,正确对待人生,多与社会接触,保持饱满的精神,树立科学的生活方式愉快地安度晚年。
3 小结
多元文化护理内涵是根据患者认识和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实践中,从而满足患者身心及社会精神文化的需求[4]。当前,护理工作的重心正以疾病为中心的疾病护理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优质护理服务模式转换。在这种形式下,首先要转变服务观念,改变那种患者“求我”的心态,各方面护理制度一定要从方便护士转变为方便患者,树立患者的需要就是护理工作的目标,时时处处以患者为中心。我科通过对286例老年患者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同时加以多元文化的护理,使患者通过住院,对医院有了新的认识,有的减少了对医院的恐惧感,有的注重科学生活与饮食,有的对自身疾病有了彻底的了解,旧病复发不再 “谈虎色变”等等,提高了老年人的心理、精神素养和自我保健意识,真正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另外,我们通过多元文化护理,把工作的深度广度扩大,使护士尽情发挥其所长,工作得到认可,从中找到自己价值,工作由被动变为主动,无形中提高了整体护理队伍的建设。
4 参考文献
[1] 马晓军,谭艺真,黄 兰.试论多元文化护理的内涵、特点及原则[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1995,15(3):234.
[2] 高巧林,蒋桂霞.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睡眠障碍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吉林医学,2011,32(35):7591.
[3] 肖柳红.老年人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相关因素与社区卫生服务对策[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7(19):4.
[4] 赵红梅,李小敏.多元文化护理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3):215.
[收稿日期:2013-10-09 编校:李兵/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