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发表时间:2014-09-04 浏览次数:861次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起病急骤,病死率高[1]。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静脉溶栓治疗已成为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主流方法之一[2]。而静脉溶栓治疗的成功率及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又与合理科学的护理措施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护理过程中掌握规律,行正确有效的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治疗中是至关重要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8月~2012年1月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所有患者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且符合以下要求:①持续胸痛胸闷≥30min,且经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症状不能缓解;②心电图≥2个相邻导联ST段抬高0.2mV;③起病时间在6h内;④无使用溶栓药物的禁忌证。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两组患者均行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按心肌梗死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与心肌梗死部位等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采用硝酸酯类及中医药活血化瘀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静脉溶栓治疗。采用尿激酶100~150万U于30min内静脉滴注完成,再于12h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5000U,每12小时注射1次,连续注射3~7d。
1.3护理措施:对照组按心肌梗死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应用常规方法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干预:由于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骤,病情严重,患者多具有恐惧不安等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鼓励患者宣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②健康宣教:向患者简单介绍病情,解释疾病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与并发症,讲解让患者坚持用药的重要性,指导患者掌握心肌梗死应急处理措施。告知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必要性,消除患者顾虑。③康复训练:患者行静脉溶栓1周后可由专业的护理人员指导进行被动翻身、四肢活动等训练,第3~4周后协助患者进行下床或室内缓慢走动等训练。注意运动量的控制,确保患者安全。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对比。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判定指标对比:干预组下床时间为(5.83± 1.83)d,住院时间为(11.68±2.37) d,与对照组相比,恢复时间大大缩短。同时,干预组再通率为79.31%,与对照组再通率74.14%相比,再通率虽有略微升高,但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而干预组病死2例,病死率3.45%,与对照组相比,死亡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并发症比较:干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良好。
3护理体会
3.1溶栓前准备
3.1.1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表现为剧烈胸痛、心悸等,患者易出现恐惧感,精神紧张,焦虑不安,担心预后不良。医护人员应语言得体,语气亲切,体贴患者,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溶栓的目的与必要性,帮助其消除顾虑,缓解紧张不安的负面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3.1.2建立2条静脉通道:一般选择在前臂较粗的血管处建立2条静脉通路;一条静脉通路为溶栓之用,另一条通路通过三通接头连接两条静脉通路,为抢救用药时争取时间,另一侧则用于测定血压。
3.2溶栓中观察
3.2.1严密监视心电图与血压:密切关注用药后患者心电图变化,注意有无室性及缓慢性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若有单纯血压下降,可给予升压药治疗。抽查患者心肌酶与肌红蛋白,掌握酶峰时间。溶栓后,若胸痛得不到缓解,心电图ST段降低低于50%,或酶峰值延迟至发病后14h以后,则可在行溶栓或冠状动脉扩张成形术,以缓解冠状动脉狭窄,心肌缺氧症状。
3.2.3观察不良反应:溶栓期间应观察是否有出血倾向,密切关注有无腹痛,黏膜出血、呕血、头痛、淤斑等并发症。若有出血时,应及时服用止血药,大出血时停止溶栓。
3.3溶栓后护理
3.3.1饮食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需禁食至胸痛症状消失,最初可进食流质食物,后可改为软食。饮食以清淡为原则,进食低钠低脂食物,多补充富含纤维素与优质蛋白的饮食。戒烟、戒酒,不宜饮用浓茶, 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
3.3.2活动量护理: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24h内应绝对卧床静养,不可猛然翻身或坐起等大幅度活动。至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包括被动翻身,活动肢体,离床站立及室内走动等,运动量以不引起心脏负荷或气短为原则。若活动过程中,心率超过90次/min,或出现心绞痛,胸闷气短,心肌眩晕等症状,则应终止训练或降低活动强度。
4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作为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在发达国家的致死率已居心血管疾病之首[3]。由于冠状动脉中血栓的形成,导致动脉阻塞,心输出量降低,出现心肌缺血、缺氧症状。而静脉溶栓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之一,通过溶栓药物治疗,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重新灌注心肌细胞,重塑梗死后心肌,缩小心肌梗死范围,有效缓解心肌缺血、缺氧,灌注不足的现象[4]。由于心肌梗死患者易产生较大心理压力,出现消极压抑的不良情绪,对溶栓后疗效产生负面影响。同时,在溶栓过程中严密的监测与对病情的把握及对并发症的防治也是影响溶栓成功重要因素[5]。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溶栓治疗是进行合理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将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极为有利。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强调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静脉溶栓法发挥最大疗效的时机是胸痛发生后6h内,因此,争取抢救时间是治疗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优质合理的护理干预是溶栓成功的重要措施,对于改善心肌功能,降低病死率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5参考文献
[1]姚康宝,徐义枢,陈在嘉,等.急性心肌梗死的静脉溶栓治疗[J].中国循环杂志,2009,3(5):43.
[2]高润霖.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7(12):58.
[3]TaherT,FuY,WagnerGS,etal.AbortedmyocardialinfarctioninpatientswithST-segmentelevation:insightsfromtheAssessmentoftheSafetyandEfficacyofaNewThrombolyticRegimen-3TrialElectrocardiographicSubstudy[J].JAmCollCardiol,2009,44(1):38.
[4]EvertJ.P.LamfersMDTonE.H.HooghoudtMDAstridUppelschotenBScPieterW.J.StolwijkMDandFreekW.A.VerheugtMD.Effectofprehospitalthrombolysisonaborting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J].AmericanJournalofCardiology,2009,84(8):928.
[5]何林生,徐洪武,高安.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现状分析[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9,3(5):21.
[收稿日期:2014-01-10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