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化护理对强迫症患者实施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6-09 浏览次数:713次
人性化护理内涵包括对人信念的支持,尊重患者的个性化要求,真正了解临床情景,做到与患者同在,而在护理内容实质上采取具体护理行动。患者满意度是人性化护理优劣的衡量标准,是护理质量高低的评价标准,本文就人性化护理在强迫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作用做一研究。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抽取2008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强迫症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术者60例,均符合CCMD-3中强迫症的诊断标准,其中对照组30例,平均年龄(37.4±3.87)岁,实验组30例,平均年龄(39.2±4.32)岁,两组病人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方法1.2.1 对照组按常规护理方法,术前一日对患者及家属告之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目的、方法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头痛、恶心、呕吐),以及患者需要配合的大致内容,观察女性是否月经期内,患者有无发热、感冒、剧烈咳嗽等症状,严重者暂缓进行。详细记录MECT治疗前、中、后患者的反应。1.2.2 实验组除了常规护理方法外,予以实施全程人性化护理。由于精神病患者及家属对MECT治疗不了解,担心疗效不佳,害怕治疗后出现后遗症等不愿接受治疗。医护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思想状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与之接触,耐心介绍此项治疗的目的、过程、效果、疗程及优越性,以解除或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紧张恐惧,争取主动配合治疗。由于性别、文化程度、社会角色、病情的不同,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也不同。因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问题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抓住其主要心理特征进行护理。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意识及对麻醉药肌松剂的反应并详细记录,及时向治疗医生汇报。治疗结束、患者自主呼吸恢复后,护士推患者到复苏区,取侧卧位。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患者意识尚未清醒、兴奋不安,宜陪伴患者并拉上床栏,直至患者完全清醒。待患者意识完全恢复、无明显不适感后送患者回病房,继续观察病情变化。禁食2小时。午餐需进食流食或半流食,晚餐根据患者情况可进半流食或普食;进餐时要加强看护,以防发生意外。治疗后心理护理 与患者加强交流,让患者表达对治疗的感觉,观察其情感状态,了解精神症状的缓解。对有记忆障碍的患者,可给予提醒,并告知记忆力是可以恢复的。1.3 资料收集方法:耶鲁-布朗调查量表由本文第一作者发放,向病人解释测定的内容、方法、注意事项等,请病人根据指导语答卷;由病人亲自填写,不加任何暗示;病人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同一时间进行量表测定,以上两组病人均知情同意参加本研究。1.4 统计学方法:应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一般性描述方法、独立样本t检验。2 结果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量表分值的比较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量表分值比较2.2 两组患者头疼及记忆力减退发生率的比较表2 两组患者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3 讨论无抽搐电休克[1]是用短暂适量的电流刺激大脑,引起病人意识丧失,皮层广泛发电和全身性抽搐,以达到控制精神症状的一种治疗方法[2]。通过研究结果可看出两种护理措施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明显不同。研究结果显示,在两组患者行无抽搐电休克前耶鲁-布朗强迫症状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实验组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后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做好充分的心理护理工作,明显降低了患者的顾虑情绪,改善了患者对治疗的配合程度,有近90%的患者能积极配合,与国内报道基本一致[3],通过人性化护理干预后,病人的焦虑情绪明显减轻,血压、心率也更趋稳定,这说明无论是心理性焦虑还是生理性焦虑都得到了一定的缓解。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MECT治疗的疗效,减少了治疗的副反应,研究结果提示行无抽搐电休克后两组病人均出现了头疼、记忆力减退等不良反应,但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张丽英等[4]研究一致提示人性化护理对强迫症患者治疗的效果的提高及副反应的减少均起到积极的效果。【参考文献】[1] 曹新妹。实用精神科护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41-142.[2] 江开达。精神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3-294.[3] 刘俊英。电休克治疗前的心理治疗及护理[J].中原精神医学学刊,1999,5(2):113-11.[4] 张丽英,马黎君。心理干预在行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病人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5):10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