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6-06 浏览次数:680次
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粘膜炎性变化,粘液分泌增多,临床出现咳嗽、咳痰和气急等症状。疾病进展又可并发肺气肿、肺动脉高压及右心肥大严重影响劳动力和健康。慢性支气管炎是老年人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递增,50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15%或更多[1];本病是严重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时,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咳嗽反应迟钝、咳嗽无力及肺功能低下等因素使痰液阻塞气道,影响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治疗。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收治的68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采取了积极的治疗护理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为我院2007年1月~12月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68例,男41例,女27例;年龄51岁~86岁,平均年龄68.5岁。病程4~25年。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发作期入院治疗,均有程度不同的咳嗽、咳痰、气喘、胸闷、肺部干湿啰音、口唇及指端发绀等。1.2 治疗方法对于急性发作期和慢性迁延期患者,以控制感染及对症治疗(给予抗生素、祛痰、镇咳、平喘)为主,临床缓解期,以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诱发因素,预防复发为主。同时配合医生采取积极护理措施。结果68例病情均显著好转出院,取得较好的效果。2 护理措施2.1 基础护理鼓励病人多饮水,根据机体每日需要量、体温、痰液黏稠度,估计每日水分补充量,使痰液稀释,易于排出。观察病人咳嗽、咳痰发作情况,观察体温、呼吸、脉搏变化,如体温超过39℃应给予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2.2 饮食指导合适的饮食对配合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根据各人的基础代谢和营养状态补充营养。食物构成以蛋白质和糖食品为主,并注意足够的热量。蛋白质的供给量每日按1.5~2.0 g/kg计算,同时供给足够的维生素和适量矿物质。多食新鲜食物,忌食腌制食品,避免过硬、过烫、油炸、烟熏类食物。坚持按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2.3 心理护理由于本病具有反复发作,较难治愈的特点,患者心理易产生多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抑郁心理。同时患者为老年人,基础疾病多,心理承受能力亦较低,对病情的估计比较悲观,常处在焦虑和恐惧之中,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关心体帖和了解病情,帮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和消极情绪,避免情绪激动、紧张、恐惧,保持乐观的心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2]。通过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给予精神安慰,解除了思想顾虑,患者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2.4 帮助有效戒烟向患者讲解吸烟的害处,烟雾刺激会引起呼吸道慢性炎症,使局部的免疫防御和痰液清除减低,痰液潴留不易咳出,从而反复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使疾病进行性恶化。尤其老年人吸烟是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和加速慢性支气管炎进展的重要因素。患者知道其中利害后,才会自觉戒烟,这一过程最好让亲属监督,促使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2.5 用药护理遵医嘱使用抗炎、祛痰、镇咳药,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①对痰液较多的老年患者以抗炎、祛痰为主,避免使用中枢镇咳药,如可待因,以免抑制咳嗽中枢,加重呼吸道阻塞,导致病情恶化。②可待因有麻醉性中枢镇咳作用,适用于剧烈干咳者,有恶心、呕吐、便秘等不良反应,应用不当可能成瘾。③喷托维林是非麻醉性中枢镇咳药,用于轻咳或少量痰液者,无成瘾性,有口干、恶心、腹胀、头痛等不良反应。④溴己新能使痰液中黏多糖纤维断裂,痰液黏度降低,偶见恶心、转氨酶升高,胃溃疡者慎用。2.6 呼吸道护理解除呼吸道阻塞,改善肺泡通气 及时清除痰液,神志清醒患者应鼓励咳嗽,痰稠不易咯出时,给予雾化吸入或雾化泵药物喷入,减少局部瘀血水肿,以利痰液排出。护士要指导患者进行有效咳嗽,告知患者要用力咳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家人叩拍患者背部,手法以手指屈曲,四指并拢,用空掌心叩击,由下向上,由周围向肺门拍打,以利细支气管周围液向中心移动,通过震动痰液使之易于排出[3]。对神志不清者,可进行机械吸痰,需注意无菌操作,抽吸压力要适当,动作轻柔,每次抽吸时间不超过15秒,以免加重缺氧。2.7 合理氧疗根据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程度不同,合理用氧,一般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如病情需要提高氧浓度,应辅以呼吸兴奋剂刺激通气或使用呼吸机改善通气,吸氧后如呼吸困难缓解、呼吸频率减慢、节律正常、血压上升、心率减慢、心律正常、发绀减轻、皮肤转暖、神志转清、尿量增加等,表示氧疗有效。若呼吸过缓,意识障碍加深,需考虑二氧化碳潴留加重,必要时采取增加通气量措施。【参考文献】[1] 上海医科大学.实用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830.[2] 贺庆军,邓立梅,左渝陵.心理治疗对哮喘患者疗效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1):44-45.[3] 梁淑慧,张丽娜.48例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护理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4,25(9):1056-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