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MRI、CT诊断思路研究
发表时间:2014-08-06 浏览次数:1452次
后颅窝肿瘤多发于小脑半球,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发病年龄差异较大,且病灶的类型较多,患者临床上一般表现为颅内高压、颅神经受损以及小脑共济失调[1]。患者早期症状缺乏典型性,因此在临床上诊断难度较大,这也使得误诊率以及漏诊率增加[2]。在此次临床研究中,对收治的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患者进行MRI检查以及CT检查,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3年5月40例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小脑半球肿瘤性病变的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2例,女18例,年龄8~70岁,平均44岁。临床症状主要包括了不同程度的头昏、呕吐、恶心、共济失调、眼球震颤、头痛等。病理检查显示,有13例患者为星形细胞瘤,有6例患者为髓母细胞瘤,有6例患者为脑转移瘤,有6例患者为室管膜瘤,有8例患者为血管母细胞瘤,有1例患者为脑膜瘤。
1.2 方法:所有患者在临床上均实施MRI以及CT检查,其中 MRI检查主要选择西门子公司1.5 T超导MRI扫描仪,实施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并选择头部正交线圈,常用序列为横断位平扫、矢状位、横断位。其中横断位平扫:SET1WI/FLAIR(TR/TE 500 ms/25 ms),TSE-T2WI/FLAIR(TR/TE4000ms/107ms);矢状位:SE-T1W/+C;横断位:SE-T1WI+C,层厚度控制为5~10 mm,必要情况下需要对患者实施横断为DWI检查。对所有患者实施GD-DTPA增强扫描。CT检查则选择GE Lightspeed16层螺旋 CT扫描仪,对患者实施常规轴位平扫以及增强扫描,层厚度控制为5~10 mm,增强对比剂主要选择Gd-DT-PA,剂量控制为 0.1 mmol/kg,静脉推注。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束后,将数据传送至ADW4.2型工作站进行薄层重建以及多平面重建MPR,并由具备较深资历和经验的医师进行阅片分析,对患者病灶的位置、形态、周边、强化情况等进行观察,并将MRI征象和CT征象与病理检查进行比较。
2 结果
其中星形细胞瘤13例,年龄8~30岁,平均16岁,发病群体多为儿童以及青少年。患者经过MRI扫描,结果显示形态为类圆形或者不规则性囊性占位,增强后实质存在均匀性的轻度强化, T1WI显示信号较低,T2WI显示信号高。囊变较多的情况下显示不规则性的环形强化,T1WI信号显示较低且混杂,T2WI显示信号较高且不均匀,增强后囊变没有明显的强化情况。经过CT检查,其中有9例患者为囊性,有4例患者为实性,经过平扫,结果显示大多患者表现为低密度,部分因存在出血或者钙化现象而表现为高密度,增强后,囊壁边缘没有明显强化,壁结节以及实性结节则表现为明显的均匀性强化,病灶周围可以探及轻度或者中度水肿。髓母细胞瘤有6例,年龄8~26岁,平均14岁,发病群体多为儿童。MRI扫描显示病灶形态为类圆形,病灶多以单发为主, T1WI显示等信号或者较低信号T2WI显示为等信号或者较高信号,强化后显示病灶多为单一强化,病灶周边合并有水肿。CT 扫描显示类圆形病灶,表现为等密度或者低密度,病灶强化存在均匀性。血管母细胞瘤有8例,年龄24~59岁,平均36岁。病灶表现为大囊小结节型、实质型以及单纯囊型。其中多以大囊小结节型为主。病理检查大多数表现为边界清晰的囊性灶合并血管丰富的壁结节,不存在钙化。MRI检查显示势囊性区信号为长T1以及长 T2信号,呈现均匀性。T1WI下病灶结节显示为等信号或者较低信号,T2WI下显示为等信号或者较高信号。增强后显示病灶结节明显强化,囊壁则没有明显强化现象。CT检查显示大囊内部存在附壁结节,增强后显示后壁结节显著强化,且囊壁不存在明显强化,实质性平扫显示结节为高密度,增强后显示均匀性强化,病灶周围存在轻度水肿。脑转移瘤有6例,年龄34~70岁,平均48岁。病灶均位于小脑半球皮髓质交界区,病灶的体积较小。MRI扫描显示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增强后显示病灶为不均匀性强化。CT 平扫显示病灶为低密度、等密度以及较高的混合密度。病灶内部存在坏死囊变区,不存在钙化,增强扫描后显示存在结室管膜瘤,呈现不均匀环状或者不规则性。病灶周围存在轻度水肿或者无水肿。室管膜瘤有6例,年龄14~22岁,平均18岁。病灶近小脑半球表面,形态缺乏规则性,边界模糊,存在明显水肿。MRI检查显示病灶信号不均匀,T1WI为低信号,T2WI则为等信号或者高混杂信号,增强后实质区域出现明显强化。CT扫描显示病灶病原不平整,存在斑点样钙化以及小囊变坏死。增强后病灶实质区域为均匀强化。脑膜瘤患者1例,年龄43岁,MRI检查显示T1WI以及T2WI 为等信号,存在显著的强化,CT检查显示病灶为高密度肿块,密度均值,边界清晰,不存在明显水肿,增强后显示均质强化。
3 讨论
综上所述,对小脑半球肿瘤患者实施CT检查以及MRI检查,有利于不同类型病灶的鉴别,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且不同类型的病灶的强化方式各不一样,强化程度存在差异性。因此采用CT以及MRI检查对小脑半球肿瘤的术前定位以及定性诊断具有显著价值,对病灶的位置、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病灶大小密度以及是否转移等都存在较高敏感度[3-5]。
4 参考文献
[1] 傅晓琴,梁付奎,赵兰云,等.小脑病变的CT、MRI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3(22):123.
[2] 丛 蕾,王新胜,林 超.髓母细胞瘤的CT、MRI影像表现与病理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0,3(5):200.
[3] 何晓鹏,欧光乾,韩福刚,等.中枢神经细胞瘤的CT及MR诊断与鉴别诊断[J].重庆医学,2011,3(13):223.
[4] 陈广礼,王东林.大脑胶质瘤病的MRI、MRS的临床诊断价值 [J].中国CT和MRI杂志,2010,3(3):243.
[5] 郭 韬,李文玲,武 江,等.脑磁图描记联合术中唤醒用于显微镜下切除功能区胚胎发育不良性神经上皮瘤[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1,3(2):259.
[收稿日期:2014-05-16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