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653次
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N)是一种细胞来源不确定的低度恶性上皮性肿瘤,是一种罕见的胰腺肿瘤,约占胰腺肿瘤的5%。其主要发生于少女和年轻女性人群中,占90%~95%,据报道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1]。患者早期并不显示症状,只有在体检时突然发现肿瘤或者通过影像学检查出。笔者旨在对SPN的诊断及外科治疗方法进行探析,以期对其诊断和治疗的提高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5年3月~2013年4月接诊的SPN患者52例,收集病历。男7例,年龄18~38岁,平均30.4岁。女45 例,年龄16~41岁,平均32.7岁。肿瘤定位于胰腺头部27例,尾部25例。
1.2 临床表现:有临床症状者41例,占78.8%。主要表现为腹痛、腹胀和恶心、呕吐。
1.3 诊断:所有患者均进行B超和CT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
1.4 外科切除:本组病例均在全身麻醉下行手术切除,27例位于胰腺头部,17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4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行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术,另外3例行部分切除+开窗引流术。25例胰尾患者,14例行脾胰体尾切除,8 例行胰体尾切除,3例局部切除。无围手术期的死亡。
2 结果
2.1 影像学检查结果:52例患者腹部B超均表现为胰腺区低回声、边界清楚的囊性或囊实性占位,35例患者包膜完整,1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肿瘤内有点状的血流信号分布,7例患者肿瘤周边有强的血流信号包绕,CT检查平扫均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囊性或囊实性、密度不均匀的占位性病变,其中6例肿物周边部分有卫星钙化灶。
2.2 实验室检查结果:肉眼所见:大而圆,边界清楚的囊实性肿瘤。大部分为单生。截面呈纤维囊,有出血且柔软的棕色瘤。镜检:肿瘤细胞间连接减少,可见大小不一的硬化和黏液样胶原蛋白。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NSE、Vimentin和AAT 这三种蛋白可以作为SPN诊断的有效标记物。52例患者免疫组化检查结果见表1。
2.3 手术结果:52例均行手术切除,术后获得随访32.5个月,其中5例术后出现肝转移,4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例行肝叶切除。所有患者预后效果都非常满意。
3 讨论
绝大部分SPN都是良性的,通过手术切除后均能获得满意的预后,即使在极少情况下发生转移,其预后总体上较好,只有很少的患者死于这种肿瘤,致死率只有约2%。SPN复发的危险因素有包括:肿瘤体积大、患者年龄小和肿瘤破裂[2-3]。5%~15%的 SPN可能发生转移,转移部位有肝脏和淋巴结等,通常在诊断时能检查出。有研究尝试使用化疗和放射疗法治疗SPN,但是均未得到有效的结果,因此目前不是推荐的治疗选择。SPN常见的临床表现为腹部疼痛、背部疼痛、饱腹感和恶心、呕吐。影像学检查显示大且边界清晰的囊实性肿瘤,肿瘤大部分定位于胰腺头部与尾部。所有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术后随访发现5例术后出现肝转移,4例行介入栓塞治疗,1例行肝叶切除。本次研究我们从中得出,SPN多发于年轻女性,NSE、Vimentin和AAT是其有效的生物诊断标记物,手术根除性切除后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Butte JM,Brennan MF,Gonen M,et al.Clinical features,surgical outcomes,and long-term survival in 45 consecutive patients from a single center[J].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2011,15(2):350.
[2] 曲思凤,李 涛,张翠娟,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与治疗 [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0,13(5):418.
[3] 周泉波,郭 宁,林笑丰,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分析[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2,18(7):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