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CT表现与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型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656次
胸腺瘤起源于胸腺上皮,病理上根据其占优势的细胞可分为上皮细胞性、淋巴细胞性和上皮淋巴细胞混合性。目前采用的是2004年WHO对胸腺瘤的组织学分型:A型、AB型、B型,B型胸腺瘤被分为3个亚型:B1型、B2型和B3型。胸腺瘤临床上以术中肿瘤大体标本的观察为依据进行临床分期: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CT影像根据肿瘤的形态、边缘、密度、周围脏器脂肪间隙、强化程度、有无邻近脏器受侵及远处播散、转移等征像来进行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的区分[1-2]。笔者旨在探讨CT表现与临床相结合对胸腺瘤的诊断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全年经病理证实的胸腺瘤55例。①全部病例均行平扫及增强扫描,采用多平面重组(MPR)技术,行横断面、冠状面、矢状面重建;②均对所有病例术中所见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外侵及远处转移进行记录及统计;③均对所有病例术后病理分型进行统计。1.2 方法:根据术中所见包膜是否完整,是否有外侵及远处转移将其分为侵袭性胸腺瘤和非侵袭性胸腺瘤两组,对每组的影像特点进行归纳、统计、总结;再根据术后病理分型,对不同组织学类型胸腺瘤的CT表现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进行统计。
2 结果
2.1 不同CT表现的胸腺瘤与组织学分型:55例胸腺瘤病例中,男27例,女28例,年龄22~83岁,平均54.5岁;以术中观察为依据,统计出侵袭性胸腺瘤27例,非侵袭性胸腺瘤28例;不同CT表现的胸腺瘤之间年龄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CT表现的胸腺瘤与组织学分型之间的关系,见表1,A型和AB型多为非侵袭性胸腺瘤,B3型多表现为侵袭性胸腺瘤。结果表明,侵袭性胸腺瘤27例,非侵袭性胸腺瘤28例,结合CT影像对基本征像进行统计,其中肿块的形态、边缘、周围脏器脂肪间隙对胸腺瘤侵袭性与非侵袭性的鉴别具有意义。非侵袭性胸腺瘤形态规则,呈卵圆形或椭圆形,其边缘光滑、清晰,包膜完整,与周围脏器脂肪间隙清晰,与邻近组织器官分界清楚。肿瘤的大小、密度、强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肿大对侵袭性胸腺瘤与非侵袭性胸腺瘤无鉴别意义。根据统计所有临床Ⅰ期胸腺瘤影像学上都符合非侵袭性胸腺瘤,临床Ⅱ期以上部分在CT影像上表现为非侵袭性胸腺瘤,但术中所见有的侵及包膜,有的侵及纵隔胸膜,有的与周围组织致密粘连,因此临床Ⅱ期胸腺瘤部分在影像学上不能做出准确诊断。2.2 55例胸腺瘤按WHO(2004)组织学分型与Masaoka分期之间的关系:A型均包膜完整,无外侵;AB型大部包膜完整,仅少数局部侵及包膜;B3型大部侵及包膜、纵隔脂肪、邻近器官及心包播散。组织学分型(A型→B3型)与临床分期(Ⅰ期 →Ⅳ期)相一致。详见表2。
3 讨论
胸腺瘤在生物学行为上可表现为膨胀性生长和侵袭性生长两种方式。非侵袭性胸腺瘤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膨胀性生长,CT上表现为:肿块形态规则、边缘光滑、清晰,与周围脏器脂肪间隙清晰,密度大都均匀。在临床上均属于Ⅰ期,组织学上多为A型、AB型;肿瘤完整切除后不易复发。侵袭性胸腺瘤在生物学行为上表现为侵袭性生长,根据肿瘤的侵袭性程度不同,可表现为:局部侵及包膜、纵隔胸膜时表现为肿块形态欠规则,边缘欠清晰,与周围脏器脂肪间隙模糊;侵及肺组织和心包时表现为与临近组织分界不清;肺内及胸膜远处转移时表现为肺内及胸膜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其侵袭性程度不同,CT表现不同,仅侵及包膜或纵隔胸膜时部分并不能与非侵袭性胸腺瘤鉴别,如为Ⅲ期以上均可做出准确诊断。在组织学上以B3型发生率最高,在临床上均为Ⅱ期以上。可见胸腺瘤的组织学类型与临床侵袭性密切相关,A<AB<B1<B2<B3,B3型侵袭性程度最高。组织学分型能较好地反映胸腺瘤的生物学行为、临床分期及评价患者的预后[3-5]。胸腺瘤的不同CT表现,反映了胸腺瘤生物学行为及程度的不同。其侵袭性生长的程度越高,其手术切除效果越差、预后越差。
4 参考文献
[1] 陈云新,王新允.王爱香,等.胸腺瘤组织学分型与重症肌无力及临床分期关系[J].中国癌症杂志,2005,15(1):55.
[2] 孟宇宏,张建中.肺、胸膜、胸腺及心脏肿瘤病理学及遗传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67-234.
[3] 李 英,于铁链,李 东,等.胸腺上皮肿瘤MSCT影像与WHO组织学分型的对照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3):431.
[4] 叶兆祥,张晓瑞,张云亭,等.胸腺上皮肿瘤WHO组织学分型与CT征象相关性分析[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9,28(4):484.
[5] 谭 晔,陈 涓,杜 俊,等.胸腺上皮型肿瘤世界卫生组织组织学分型与CT影像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1,45(12):1139.
[收稿日期:2013-11-04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