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腹部胃肠道间质瘤误诊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2-06-15  浏览次数:632次

李荣生(新疆昌吉市人民医院放射科,新疆 昌吉 831100)

[关键词] 腹部胃肠道间质瘤;误诊

胃肠道间质瘤是胃肠道少见的一种肿瘤,影像诊断方面常常误诊,笔者误诊1例,结合文献分析报告如下。

1 病历摘要

患者女,80岁以“反复右上腹部疼痛5年余发现左上腹部肿块三天”入院,患者本人自诉于5年前毎于进食油腻食物后出现右上腹部胀痛不适,呈间断性发作,偶有口苦,无明显发热、寒战、腹泻、黑便、黄疸、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当时患者未在意,也未行进一步诊治,自行改善饮食后症状能缓解,此后症状反复发作,患者均未在意,患者本人自诉于10年前曾行左上腹神经纤维瘤切除术,近3 d来患者无意间扪及左上腹部有一肿块,质韧,边界清楚,可适当活动,在我院门诊就诊行B超检查,B超示:轻度脂肪肝,胆囊大,左上腹腔内实性占位灶。至今日为求进一步诊治故来我院收住,病程中患者神志清,精神良好,饮食及睡眠良好,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CT示:左上腹可见一8.6 cm×7.7 cm×8.0 cm的软组织块影,CT值约30~40 Hu,三期扫描病变呈不均匀明显强化,病变周围境界尚清。钡剂灌肠示:结肠脾区受压框圈扩大饱满。结合临床病史并综合以上影像学检查拟诊为:神经纤维瘤。手术记录:探查腹腔见肝脏大小正常,胆囊体积略大,无明显水肿,腹腔横结肠及降结肠交界处的大网膜覆盖一约10 cm×10 cm的肿块,未见其他占位,与周围有粘连,底部位于后腹膜近胰腺处,有完整包膜,表面血管迂曲明显,质韧,游离肿块周围粘连着网膜,边切边离断至肿块底部,向上方推瘤体,见肿块后方与后腹膜粘连明显但边界清晰。病理:(胆囊)慢性腺性胆囊炎,(腹腔肿物)病变符合胃肠道间质瘤(梭形细胞型)。

2 讨论

2.1 临床与病理

2.1.1 临床:胃肠间质瘤好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50~60岁年龄段多见,男性多见。早期往往无明显临床表现,多在体检时偶然发现。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胃肠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以及因隐匿失血导致的贫血;其他不适还有腹痛、腹部包块;可伴有食欲减退、发热和体重减轻。

2.1.2 病理:胃肠间质瘤是一种来源于胃肠间叶组织的交界性肿瘤。以良性为主,恶性仅占1/5。最好发于胃,其次是小肠。结肠、直肠及食道少见。偶有发生于腹腔软组织如网膜、肠系膜或腹膜后。肿瘤大小不等,直径0.8~20 cm。可单发或多发。根据肿瘤分化程度可分为:平滑肌分化肿瘤、神经或自主神经分化肿瘤、平滑肌及自主神经双向分化肿瘤、缺乏特殊分化的肿瘤。根据肿瘤生长方式可分为:①腔内型:肿瘤位于黏膜下,主要向腔内生长和形成肿块,表面常有溃疡形成,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以及因隐匿失血导致的贫血;②腔外型:肿瘤位于浆膜下,主要向腔外和发展,不突入胃肠腔内,有时可有蒂挂于胃肠壁上,此类少见;③壁间型:肿瘤发生于肌层,同时向浆膜下及黏膜下生长。形成中间有肿瘤组织相连的哑铃状肿物。恶性者瘤灶直径直径多较大,甚或达10 cm以上,常与周围器官或组织粘连,分界欠清晰,形态欠规整,可呈分叶状,易发生坏死和囊变,有的病例可见淋巴结肿大、邻近器官及远处转移征象。胃肠道间质瘤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Kit基因突变和Kit蛋白产物(CD117)的表达,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肿瘤的主质由梭形细胞和上皮样细胞组成,两种或以某一种成分为主,或两种混合存在。间质瘤治疗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该病主要与胃肠道平滑肌瘤/肉瘤、胃肠道神经鞘瘤及胃肠道自主神经瘤等鉴别。胃肠道间质瘤大多CD117和CD34弥漫性阳性表达SM不表达或局灶性表达,很少有S-100表达。胃肠道平滑肌瘤/肉瘤CD117和CD34阴性表达SM弥漫性阳性表达。胃肠道神经鞘瘤CD117和CD34阴性表达S-100弥漫性阳性表达。胃肠道自主神经瘤CD117、CD34、S-100、SM及Desmin均阴形表达,电镜下可见神经分泌颗粒[1-2]。

2.2 CT平扫及增强:CT平扫发现肿瘤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少数呈不规则形。良性肿瘤多小于5 cm,密度均匀,边缘锐利,极少侵犯邻近器官,可以有钙化表现。恶性肿瘤多大于6 cm,边界不清,与邻近器官粘连,可呈分叶状,密度不均匀,中央极易出现坏死、囊变和出血,肿瘤可出现高、低密度混杂,钙化很少见。增强CT可见均匀等密度者多呈均匀中度或明显强化,螺旋CT尤以静脉期显示明显。这种强化方式多见于低度恶性胃肠道间质肿瘤,坏死、囊变者常表现肿瘤周边强化明显。CT消化道三维重建对于肿瘤可协助诊断,协诊GIST位置、大小、局部浸润状况、转移等。

MRI表现为平扫病灶T1WI低或稍低信号,信号不甚均匀,T2WI呈混杂信号,以高或稍高信号为主。MR增强扫描肿瘤动脉期明显或中度强化,静脉期强化程度下降;肿瘤也可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静脉期中等程度强化;亦或动静脉期强化均不明显。CT、MRI等影像学方法只是评估肿瘤的大小,肿瘤的密度以及肿瘤内的血管分布,不能反应肿瘤的代谢情况,用18氟脱氧葡萄糖的PET检查可以弥补以上物理学检查的不足,它的原理是胃肠道间质肿瘤是一种高代谢的肿瘤,利用肿瘤内强烈的糖酵解反应摄取高密度的18氟脱氧葡萄糖跟踪显影,对早期转移或者复发比CT敏感,并且在评估肿瘤对化疗药物的反应时明显优于其他物理学检查方法,PET与CT联合扫描方法能同时评估肿瘤的解剖和代谢情况,对肿瘤的分期以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优于CT,也为其他实体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疗效判断提供了一个参考。

2.3 其他辅助检查:X线钡餐示边缘整齐、园形充盈缺损,中央可有“脐样”溃疡龛影,或表现为受压、移位。肠系膜上动脉DSA对于小肠胃肠道间质瘤诊断、肿瘤定位具有重要意义。

3 参考文献

[1] 李 晔,康维明.胃肠道间质瘤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5,26(17):1581.

[2] 龚洪翰,吕农华.腹部病变CT和MR对比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30(1):2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