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6  浏览次数:432次

  李治平 内蒙古自治区二连浩特市医院妇产科,内蒙古 二连浩特 011100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临床对比分析

  子宫腺肌病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内膜和间质向肌层良性浸润并在其中弥漫性或呈局限性生长的一种良性子宫病变。该病临床误诊、漏诊率较高,易于子宫肌瘤混淆。回顾总结我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行子宫切除术255例,比较两种疾病的特点,以便提高术前诊断的准确率,进一步加强对该病的认识。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43例子宫腺肌病占同期子宫切除术的16.9%,其中单纯性子宫腺肌病14例,合并子宫肌瘤16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3例。164例子宫肌瘤占同期子宫切除术的64.3%,其中单纯子宫肌瘤150例,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14例。48例因其它疾病如:卵巢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功血、前置胎盘等行子宫切除术者,占18.8%。

  1.2 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及精确概率法。

  1.3 年龄及孕产次情况详(见表1)。表1 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平均年龄及孕产次比较

  1.4 两组的临床症状及诊断符合率详见表2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临床特征所占比例(见表2)。

  2.讨论

  2.1 发病率。

  文献报道的发病率是以它在子宫切除标本中所占的比率。本文子宫腺肌病的发生率为16.9%,与齐素云报道的21.3%结果相似,但与胡树红等报道的44.3%相差较大,国外报道为5%-70%不等 ,这与各地医院子宫手术病例的多少以及病理科取材是否遗漏有关。子宫腺肌病的确诊依靠子宫病理学检查,诊断标准为:子宫肌层内的内膜灶距离内膜基底层一肌层交界处一个低倍视野以上。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70.6%,二者合并存在时,占子宫腺肌病的37.2%。对2006年至2009年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构成比进行卡方检验显示:各年组之间统计学无明显差异(p>0.05)。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比率的确有逐年增长趋势,这与今年来广泛的药流及宫腔手术等有关。

  2.2 临床表现与诊断。

  子宫腺肌病和子宫肌瘤的多发年龄为40多岁的妇女,平均初潮年龄14-15岁,二者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平均孕次子宫腺肌病(3.35±1.45)高于子宫肌瘤(2.77±1.34)。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从分说明多次妊娠造成子宫内膜肌层损伤是子宫腺肌病发病的因素之一。本组统计子宫腺肌病均有孕产史,而子宫肌瘤有4例无孕产史。月经紊乱、经量多、贫血均是常见的症状体征,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痛经是子宫腺肌病最典型的症状,其比例显著高于子宫肌瘤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诊断符合率和B超符合率均低于子宫肌瘤,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1)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对无痛经症状的子宫腺肌病患者易忽略诊断。(2)二者常合并存在,而且常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肿瘤性病变异掩盖腺肌病的表现,增加诊断的难度,临床易漏诊子宫腺肌病。(3)腹部B超检查(TAS)对诊断子宫腺肌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均低于阴道B超检查(TVS),而阴道B超的应用尚未普及。(4)这两种病的影像学特征有时有所重叠,比如子宫腺肌瘤与子宫肌瘤,而B超工作人员缺乏鉴别能力。(5)缺乏进一步的检查。

  2.3 如何提高诊断符合率子宫腺肌病术前易被漏诊,而子宫肌瘤的术前诊断符合率较高。

  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以便提高子宫腺肌病的诊断符合率。(1)临床医师应仔细询问病史,对育龄妇女,有月经异常、痛经、检查子宫增大且月经前后有变化者,应考虑本病的诊断。对书写的B超等检查申请单要予以提示,以便引起B超工作人员等的注意。(2)最好常规行TVS检查,因阴道B超使用5-7MHZ相对高频的转送器,改善了空间分辨能力,尤其是肥胖或子宫后位的病人更适合TVS。对鉴别困难的子宫腺肌瘤和子宫肌瘤应行阴道彩超,冯卫报道阴道彩超CDFI显示,子宫腺肌瘤周边动脉血流多呈高速高阻型,子宫肌瘤周边动脉血流频谱多呈高速中等阻力型。(3)必要时行核磁共振(MRI)检查,MRI是比超声检查更敏感的检测子宫病变的最佳工具,因价格昂贵使其应用受到限制。(4)应开展CA125及EMAb的测定,夏薇等报道:测定血清CA125或EMAb均有助于两病的鉴别,并可成为测子宫腺肌病治疗较敏感的指标。而联合测定血清CA125及EMAb,以两者均阳性为诊断标准,则诊断子功能个腺肌病的敏感性为54.63%,特异性为100%,如检测二项指标均为阳性,则可诊断子宫腺肌病。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