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脾脏原发性肿瘤32例诊治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15  浏览次数:435次

  作者:刘博  作者单位:辽宁省鞍山市中心医院 外一科

  【关键词】 脾脏原发性肿瘤,诊断,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2年9月—2005年11月收治脾脏原发性肿瘤患者32例,其中男14 例,女18例;年龄22~77岁,平均年龄49.5岁。良性肿瘤22 例,其中脾囊肿11例,脾血管瘤9例,淋巴管瘤2例;恶性肿瘤10例,其中脾恶性淋巴瘤8例,脾血管内皮肉瘤2例。病程5 d~4年,平均病程7个月。18例以左上腹疼痛不适为首发症状,其中伴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12例,消瘦6例,发热3例;14例患者无症状,均为良性肿瘤,系因其他疾病检查或正常体检发现。25例患者查体可扪及脾大,8例患者血常规检查有血细胞减少。全部患者均行B超检查,发现脾大27例,提示占位29例,该29例又行CT 检查,均发现脾大并提示有占位病变。

  1.2 方法 22例良性肿瘤均行全脾切除;10例脾原发性恶性肿瘤中3例行单纯脾切除,5例加行脾门淋巴结清扫,2例加行侵犯脏器联合切除。

  2 结果

  24例患者获随访, 随访率为75%,随访时间1~8年。良性肿瘤患者随访14例,均健康存活。恶性肿瘤患者随访10例,其中8例脾恶性淋巴瘤患者中1例生存近1年死亡,3例生存3年死亡,2例生存5年死亡,2例生存1~2年死亡;2例脾血管内皮肉瘤患者于术后6个月死亡。

  3 讨论

  脾脏肿瘤少见,因其组织成分多样、临床表现复杂、缺乏特异性表现、良恶性质很难判别并常与其他疾病并存,所以,不易得到及时诊治。虽然脾脏原发性肿瘤发病率低,但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近年来脾脏原发性肿瘤的检出率有所提高。

  3.1 病理组织学类型与发病率 脾脏原发性肿瘤病理组织学类型复杂,Morgenstern 等[1]提出按组织成分来源将其分为4 类。1)肿瘤病变:包括非寄生虫性囊肿、错构瘤等;2)血管源性肿瘤:良性包括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血管外皮细胞瘤,恶性包括血管肉瘤、淋巴肉瘤和血管内皮肉瘤;3)淋巴源性肿瘤:包括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浆细胞瘤滤泡假性淋巴瘤、局部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和炎性假瘤; 4)非淋巴肿瘤:包括脂肪瘤、血管脂肪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脾脏原发性肿瘤发病率低。据尸检统计,脾脏良性肿瘤的发生率约为0.14% ,脾脏恶性肿瘤不超过全身恶性肿瘤的0.64%[2]。脾脏原发性肿瘤中以良性居多,其中脾血管瘤、淋巴管瘤常见。恶性肿瘤中以脾恶性淋巴瘤最多,脾血管肉瘤次之,脾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等均罕见[3]。脾血管肉瘤恶性程度较高,生长迅速,可广泛播散到肝脏、淋巴结、骨髓和肺。

  3.2 原发性脾脏肿瘤的临床表现 原发性脾肿瘤早期多无症状,不易发现。良性肿瘤常在体检时发现。恶性肿瘤往往有发热、贫血、消瘦的表现。本病主要表现为左上腹不适、疼痛,左上腹肿块及其压迫症状,如腹胀、恶心等。伴随着肿瘤增大,部分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少数有自发性脾破裂发生,表现为急腹症。

  3.3 诊断 脾脏原发性肿瘤症状无特异性[4]。早期或小范围良性病变患者可无明显症状和阳性体征。脾脏原发性肿瘤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脾大,相应地引起左上腹不适、疼痛或压痛等,如病变广泛还能引起血细胞减少等脾功能亢进表现。恶性肿瘤患者除脾大外还常伴有发热、胸腔积液、恶病质等。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但常常不能有效地判断肿瘤的性质和来源。针吸细胞学检查尽管诊断价值较高,由于担心脾脏损伤出血和肿瘤播散,目前临床应用较少。因此手术探查仍然是最重要和可靠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手段。

  3.3.1 超声检查 超声可作为首选检查,能够了解有无肿瘤及肿瘤的大小、范围和性质。脾脏血管瘤呈界限清晰、边缘不规则的高回声结节。边缘有裂缝征,周围有小血管通入瘤体内,当瘤体内部分血管扩张时,则出现圆点状及短棒状无回声区,彩色多普勒可见其中的血流回声,压迫肿瘤时血流信号消失。脾脏血管瘤无包膜,侧方不出现声影,回声同肝脏血管瘤,超声易诊断;真性囊肿多无回声且境界清晰;海绵状淋巴管瘤表现为脾大,形态饱满,病变处脾实质正常回声消失,代之以强弱不等的杂乱回声。囊状淋巴管瘤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蜂窝状囊性无回声,也可表现为境界清晰的圆形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脾脏恶性淋巴瘤超声表现为弥漫性、局限性低回声或蜂窝状低回声,瘤体大小一致,弥漫分布于整个脾脏,边界清晰,回声均匀,部分结节可探及低速血流信号。脾血管肉瘤表现为病灶弥漫性分布,呈强回声结节,中心可见坏死液化的无回声或弱回声区,内部血流较丰富[5]。本组32例超声定位诊断29例,对脾囊肿的定位诊断较好(55%,6/11),对部分脾血管瘤作出定性诊断(11%,1/9),但对恶性肿瘤和其他良性肿瘤鉴别能力较差。

  3.3.2 CT检查 CT检查是目前诊断脾肿瘤最有价值的影像技术,不但能准确发现脾占位及较小病灶,且能同时了解肿瘤浸润程度以及腹腔其他病灶和淋巴结转移情况。脾囊肿平扫为均匀的低密度影,边界清晰,无增强效应。血管瘤为边界较清晰的低密度肿瘤,密度较均匀,极少钙化,增强后进入血管瘤内的造影剂密度很高,并逐渐变淡向周围弥散,延迟期扫描病变逐渐变为等密度。淋巴管瘤的特征性表现为脾内多个散在和未增强的低密度区,薄壁伴有钙化则提示分隔。恶性肿瘤多表现为境界不清的不均匀低密度影,常侵犯周围组织。血管肉瘤则为肿瘤内含有不均匀的低密度区,增强可见肿瘤周围的轻度强化。动态增强CT扫描对鉴别脾血管瘤与其他实质性肿瘤有很大帮助。我院CT对脾囊肿和脾血管瘤的定性诊断率较高(分别为82%和67%,即9/11和6/9),但对恶性肿瘤的鉴别能力较差。

  3.3.3 MRI检查 MRI发现病变较CT敏感,在了解肿瘤血液供应方面有优越性。脾血管瘤血流丰富,MRI有特殊表现,T1加权为低信号,T2加权为高信号,呈“灯泡”征[6]。囊状扩张的脾淋巴管瘤由于其内的液体流速很慢,T1加权图像为较均匀的低信号,边缘清楚T2加权图像上明显的高信号。一般认为MRI也无法单独对脾脏原发性肿瘤性质进行有效鉴别,并不优于CT。

  3.3.4 血管造影 血管造影对确定脾肿瘤性质有重要价值,并可显示其外周主要血管,脾囊肿无血管,边界清楚,脾包膜下动脉分支移位、分开,实质期可见充盈缺损;脾恶性淋巴瘤在实质期表现为动脉充盈缺损;血管肉瘤为血管肿瘤,表现为肿瘤染色,但血管造影为有创检查,目前已很少应用。

  3.4 治疗及预后 脾脏原发性肿瘤治疗首选手术治疗。类型不同治疗上也有所不同。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鉴别困难,且少数病例可发生恶变,故主张一经发现均行脾切除。手术切除后可获痊愈,为鉴别肿瘤性质,必要时将标本作病理组织学检查以便作相应的术式处理。对于病变较小的良性肿瘤,可行节段性脾切除或切脾后将健康脾组织自体移植。腹腔镜脾切除术和脾部分切除术已成熟,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良性脾肿瘤中的应用值得推广。对于确诊的脾囊肿,尤其对巨大、壁薄且有压迫症状的囊肿,一经确诊应尽早应用腹腔镜或开腹行囊肿开窗引流治疗。对于较小的无症状先天性囊肿可不手术,但要定期复查[7]。原发性脾恶性肿瘤的治疗首选脾切除、淋巴结清除加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对于有其他脏器侵犯者,争取做联合切除。其中部分患者有较长的生存期。预后主要与病理分期、组织学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如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Ahmann 等[8]报道49 例脾恶性淋巴瘤,5年生存率为31 %。脾血管肉瘤由于生长迅速、容易血行转移,预后极差。

  总之,原发性脾肿瘤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由于其病变类型的多样性,预后相差很大。提高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决定预后的关键因素,凡是不能明确脾脏占位性质,宜尽早手术探查。

  【参考文献】

  [1] Morgenstern L, Rosenberg J, Geller SA, et al. Tumors of the spleen[J]. World J Surg, 1985,9 (3):468-476.

  [2] Klein B, Stein M, Kuten A, et al. Splenomegaly and solitary  spleen metastasis in solid tumors[J]. Cancer, 1987,60 (1):100.

  [3] 曹金铎.脾脏外科[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150-152.

  [4] 周畅,谢汉波,平祖衡,等.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超声诊断[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06,8(5):282-284.

  [5] 何小东,康维明,郑朝红,等.脾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0,15(11):669-670.

  [6] 李波,周平,罗艳丽,等.脾脏占位性病变(附38 例报告)[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1998,5(4):244.

  [7] 陈永亮,黄志强,冯玉泉,等. 脾脏肿瘤31 例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2001,23 (6):510.

  [8] Ahmann DL, Kiely JM, Harrison EG. Malignant lymphoma of the spleen. A review of 49 cases in which t he diagnosis was made at splenectomy[J]. Cancer, 1966,19 (4):46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