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肉瘤样癌14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01 浏览次数:472次
作者:高计林,李新英,史尚义 作者单位:054000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医院
【关键词】 食管肉瘤样癌,食管肿瘤
本文总结邢台市肿瘤医院(8例)、邢台市人民医院(4例)、邢台市第三医院(2例)从1982年至2002年收治的经过手术后病理证实的14例食管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对组织发生病理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4例患者中男10例,女4例;年龄范围45~75岁,平均年龄59岁;占同期本院食管癌患者的0.47%。全组随访13例,失访1例,截止观察结束死亡9例,存活5例。
1.2 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症状为吞咽困难,偶伴有胸骨后隐痛不适。从患者出现症状到就诊时间为1~7个月,平均为3~4个月。入院时进少量普食3例,进软食3例,进半流质7例,进流质1例。14例均作食管钡餐X线造影检查,X线分型3例为蕈伞型外,其他11例均为腔内型,可见食管腔内不规则充盈缺损,粘膜破坏和病变灶食管腔梭形扩张,周边未见软组织阴影。钡餐造影示肿瘤长为1.5~6 cm,平均为4.2 cm。按UICC 1987年制订的食管分段标准,肿瘤位于上段1例,中段8例,下段5例。11例纤维胃镜检查,内镜下可见为凸入食管腔内的息肉样肿物,其表面粘膜充血、糜烂及散在的溃疡点,肿瘤多有蒂和食管壁相连。
1.3 治疗情况
13例患者由左进胸行食管胃端侧弓上吻合术,1例三切口颈部吻合,手术切除率100%,均行根治性切除,无手术死亡例数。术后乳糜胸1例,对症处理后治愈。
覆盖瘤体的黏膜或与肉瘤组织混合生长。余3例瘤体的主要成分为分化较差的鳞癌2例和腺癌1例,还有部分为肉瘤成分(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和纤维肉瘤各1例),癌与肉瘤成分呈混合生长。
2 结果
14例肉瘤样癌患者按UICC(1987年)TNM标准分期:TisN0M0 1例,T1M0 6例,T2N0M0 4例,T2N1M0 3例。肿瘤病变均局限于食管腔内,淋巴结转移3例,转移率23.1%。本组14例均作术后随访,失访1例,目前健在5例。本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2%,70.5%和42.5%,明显高于同期食管癌的1、3、5年生存率。因食管癌肉瘤对化学治疗不敏感,本组14例均未作术后化学治疗,而其对放射治疗较敏感,一般在术后1月开始放射治疗,剂量为5 Gy/5~6周。
3 讨论
3.1 肉瘤样癌最早由Virchow在1864年提出,人们对其组织学来源存在争议。多认为与癌肉瘤不是一个概念[1]。1992年Ro建议用肉瘤样癌(SC)命名[2],依据主要有:癌与肉瘤样双向成分,肉瘤样成分占优势,两者之间有明显过渡;完全单一肉瘤样成分,但肉瘤样成分上有上皮表型。
总结本组的临床、诊治、病理特点和预后,我们推测食管癌肉瘤是一种不同于食管癌和食管各种肉瘤的具有自身病理特点的恶性病变,其癌的成分和肉瘤成分组成的多样性、混合性及复杂性,提示其可能来源于食管粘膜的同一种原始多潜能干细胞,它可能是在某些致癌因素作用下,诱变转化为恶性细胞,同时以不同方式进行病理分化的结果。
3.2 食管癌肉瘤病例临床上少见,相关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0.26%~1.46%[3]。本组食管癌肉瘤占同期食管肿瘤的0.39%。本组以中老年患者为主,病程相对较长,临床症状与其他食管恶性肿瘤无差异。食管钡餐造影示肿瘤多为腔内型,好发于食管胸中、下段,本组发生于此部位13例占92.88%,与文献报道的87%相近[4]。手术切除是食管癌肉瘤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切除率高,本组为100%。食管癌肉瘤的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本组中淋巴结转移3例占23.1%,明显低于同期食管鳞癌和腺癌42.3%和51.6%的淋巴结转移率。因为SC的术前诊断比较困难,不能性手术切除的晚期SC很少得到证实,放化疗对SC的疗效缺乏大宗病例报告。
【参考文献】
1 黄志勇,乔振亚,章宜芬,等.对食管癌肉瘤与肉瘤样癌的初步探讨.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27:5051.
2 Ro JY.Sarcomatoid carcinoma of the lung. Immunohistochemaical and ultrastructural studies of 14 cases.Cancer,1992,69:376386.
3 Kura Y,Hosotani R,Aoyama H,et al.Carcinosarcoma of the esophagus.A report of two cases.Surg Today,1993,23:562566.
4 李辉,阎天生,张晓娜.食管癌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河北医药,2006,28:775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