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脑膜瘤的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发表时间:2011-04-06  浏览次数:367次

  作者:袁伟 作者单位:东海县人民医院,江苏 东海 222300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脑膜瘤的MR影像表现,提高脑膜瘤的MR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脑膜瘤48例,其中男18例,女30例,48例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肿瘤位于大脑凸面20例,蝶骨翼4例,小脑幕及桥小脑角区8例,矢状窦旁6例,鞍旁及鞍上6例,侧脑室4例。结论:脑膜瘤行平扫和增强扫描后,常见部位的定性诊断不难,特殊部位并有特殊表现的脑膜瘤需和其他肿瘤鉴别。

  【关键词】 脑膜瘤 MRI表现 诊断 鉴别诊断

  脑膜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占颅内肿瘤的10%~15%,多见于中年女性,多发生于额、顶、枕部大脑凸面,蝶骨翼, 前颅窝底, 鞍旁, 小脑幕和桥小脑角区, 少见部位为脑室内,本文对经过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45例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5例脑膜瘤,男18例,女30例,年龄16岁~77岁,好发年龄段为40岁~60岁。临床表现多为头痛、头晕,其中17例伴不同程度的肢体症状,8例伴有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6例伴癫痫发作,2例有听力异常,1例有记忆力下降,只有1例因为外伤检查偶然发现。

  1.2 MR检查 48例患者均行MR平扫和增强扫描,使用GE signa 1.5T cvi 和SIMENS impact 1.0T 磁共振扫描仪;使用Gd-DTPA造影剂,0.1 mmol/kg~0.2 mmol/kg,静脉注射后行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T1WI扫描。采用常规SE序列,轴位T1WI、T2WI,冠状位T2Flair及DWI,部分加做MRA、MRV成像,有1例还做了DSA造影。

  2 结果

  2.1 病变部位 肿瘤位于大脑凸面20例,蝶骨翼4例,小脑幕及桥小脑角区8例,矢状窦旁6例,鞍旁及鞍上6例,侧脑室4例。

  2.2 病变影像学表现 病变多表现为类圆形肿块影,部分为扁平状生长,边界较清,边缘多较光整。平扫时,T1WI表现为与灰质呈等、或略低信号改变;T2WI表现为与灰质呈等或稍高信号改变;DWI多为等信号改变,亦可表现为稍高或低信号改变。本组血管瘤型脑膜瘤在T1WI上均表现为略低信号影,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影,在DWI多呈稍高信号改变。增强扫描,肿瘤多均匀强化明显,极少数病例瘤内可见坏死区,坏死区强化不明显。本组病例22例显示“脑膜尾”征;27例可见瘤周水肿,瘤周水肿与肿瘤大小关系不大,与肿瘤是否侵犯静脉窦引起静脉回流障碍有关;邻近颅板改变只见4例,这可能与MR对骨质信号改变不敏感有关。鞍旁和矢状窦旁的肿瘤均加做MRA和MRV成像,均显示有动脉或静脉受压,1例小脑天幕的肿瘤术前做了DSA造影,可见由大脑后动脉供血的肿瘤染色显著,经栓塞后,肿瘤染色消失,术中出血明显减少。

  3 讨论

  脑膜瘤主要起源于蛛网膜的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特别是形成蛛网膜绒毛的细胞,是起源于脑膜的中胚层肿瘤,是最常见的颅内、脑外肿瘤。而脑室内的脑膜瘤则位于脑室腔内,源自脑室壁,起源于脉络丛基质的蛛网膜或成纤维细胞团,以侧脑室三角区最为好发。脑膜瘤的组织学分型为典型(90%~95%),非典型(3%~5%)和明显恶性(1%)。WHO现将脑膜瘤分为15型:有纤维型、脑膜上皮型、血管瘤型、过渡型、乳头型、透明细胞型、化生型、混合型、砂砾体型、合体细胞型、脊索型、分泌型、富含淋巴浆细胞型、微囊型、恶性脑膜瘤等。本组病例,纤维型 16例,脑膜上皮型14例,血管瘤型7例,混合型 7 例,脊索型 2例,分泌型 1例。脊索型为低度恶性(Ⅱ级)[1]。

  脑膜瘤多见于成年女性(有作者分析可能与性激素有关) 和NF2的患者,本组病例中男∶女约为1∶1.5。脑膜瘤可以多发,多见于NF2的患者,颅内多发脑膜瘤倾向于低度恶性,容易复发。本组有2例为多发脑膜瘤。脑膜瘤生长缓慢,早期多无症状,发现时多较大,以大脑凸面多见;而鞍旁和脑室内者可以不大。其临床表现与其发生部位密切相关,多以神经系统症状首诊,可伴有视力、听力或性格的改变。

  典型脑膜瘤诊断不难。大多数脑膜瘤在MR平扫时,T1WI 和T2WI均表现信号均匀,少数肿瘤合并钙化或坏死可以不均匀;T1WI表现为与灰质呈等或略低信号改变,T2WI为与灰质呈略低或等信号改变,DWI上表现为等、略低或略高信号,T2Flair多呈较高信号改变。瘤周可见不同程度的水肿,以蝶骨嵴处脑膜瘤伴瘤周水肿最多见。由于肿瘤血供较丰富,又无血脑屏障,所以其强化十分显著,多为均匀一致的强化。少数为不均匀强化。虽然“脑膜尾”征可提示脑膜瘤的诊断,但由于“脑膜尾”征是肿瘤侵犯邻近脑膜或邻近脑膜的继发反应,故不能作为脑膜瘤诊断的绝对标准。囊性脑膜瘤成人少见,囊的大小变化很大,囊性脑膜瘤多为广基底生长,囊壁可有或无强化[2]。本组病例未见。

  特殊部位的脑膜瘤需和其他肿瘤相鉴别。桥小脑角区的脑膜瘤主要和听神经瘤鉴别,不仅因为桥小脑角肿瘤中约80%是听神经瘤,还因为桥小脑角区的脑膜瘤和听神经瘤在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表现上很相似。通常听神经瘤常引起内听道的扩大,及常见囊变;如脑膜瘤未侵犯内听道,可作为与听神经瘤鉴别的一个重要依据,但如脑膜瘤侵犯内听道并引起内听道的扩大,则与听神经瘤鉴别困难;此时临床表现尤为重要,因为侵犯内听道的脑膜瘤患者中表现面瘫、面肌痉挛等面神经功能障碍的比例远远大于听神经瘤患者中有面神经功能障碍的比例。

  鞍旁脑膜瘤需和鞍旁海绵状血管瘤鉴别。MR平扫时,在T1WI两者信号可以相似,但T2WI海绵状血管瘤信号较高,而脑膜瘤信号多偏低或等信号;且脑膜瘤多伴瘤周脑组织水肿,MRA可以显示患侧大脑中动脉受压、移位;而海绵状血管瘤周围不会有水肿;MR增强后,海绵状血管瘤要比脑膜瘤强化显著。 鞍结节脑膜瘤要和垂体大腺瘤鉴别。鞍结节脑膜瘤和垂体大腺瘤,均可向两侧生长包绕颈内动脉及海绵窦,亦可向一侧生长,鞍结节脑膜瘤常侵犯一侧的视神经管,引起视神经症状;垂体瘤越大越容易发生坏死,亦容易发生出血(即垂体卒中),脑膜瘤则较少发生坏死和出血;脑膜瘤血供较垂体丰富,增强后,脑膜瘤早期强化显著,而正常垂体则不如脑膜瘤强化明显,籍此在冠状位、矢状位上可以发现被包埋的垂体(呈相对低信号)。

  当脑膜瘤发生在侧脑室内,则要与脉络丛乳头状瘤鉴别。脉络丛乳头状瘤多见于儿童,可较早发生梗阻性脑积水,常伴邻近脑组织水肿,脑膜瘤只引起局部脑室的扩大,无脑积水,亦少见脑水肿。 当颅内多发脑膜瘤,且脑膜瘤周围有水肿时,要与转移瘤鉴别。多个位置扫描可以发现脑膜瘤位于脑外,而转移瘤则在脑实质内,且转移瘤强化程度不如脑膜瘤显著,进一步询问有无原发肿瘤病史可以鉴别。

  综上所述,典型部位、典型表现的脑膜瘤诊断不难;特殊部位、不典型表现的脑膜瘤则需要和那个部位的最好发肿瘤仔细鉴别。笔者体会到,MR平扫和增强相结合,以及多序列、多位置扫描对于提高脑膜瘤诊断的准确性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Rosai,回允中.外科病理学[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5652572.

  [2] Wauricio Castillo,王宵英.神经放射学[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6316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