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乳腺原发性纤维肉瘤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0-11-15  浏览次数:368次

  作者:吴若实,黄炳臣,卢运龙,黄永秩,曲德英,唐奇燎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广西 百色 533000

  【关键词】 乳腺;纤维肉瘤/ 病理学

  目前认为纤维肉瘤是罕见的[1]。纤维肉瘤分成两种主要类型,成人型和婴幼儿型,这两种类型都不常见,婴幼儿型多于成人型,成人型纤维肉瘤经常发生于30~60岁,平均发病年龄约为45岁,表现为深部瘤性肿块,男性居多,而大腿和躯干是好发部位,预后取决于组织学分级和手术的彻底程度。我院收治1例,现主要从病理学角度总结诊治经验。

  1 病例简介

  1.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3岁。因右乳肿物反复发作5年余于2007年3月15日入院,体检:右乳肿大畸形,右乳外上象限下缘可见一直径约8cm的圆形肿物突起,表面欠光滑,肿物边界尚清,无压痛,腋窝淋巴结无肿大,乳头无溢液,无桔皮征。彩超示:左侧乳腺组织最厚约14cm,右侧乳腺组织最厚约16cm,于右乳腺上象限内探及两个低回声团,形态欠规则,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增强,余双侧乳腺组织回声尚均匀,团块周边及内部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余腺组织血流分布未见异常,双侧腋窝未探及囊、实性肿块声像。病人5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右乳外侧一花生仁大小的肿物。当时曾到当地妇幼医院行右乳肿物切除术。后2003年4月肿物再发,到百色市人民医院住院,切除肿物,送检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纤维瘤”。但肿物仍反复生长,期间曾在其他医院行过两次肿物切除术,半年前肿物再发,当时到当地县人民医院住院,但未行手术,并用草药敷患处,后肿物迅速增大,长为拳头大小,且表面破溃易出血,现为进一步诊治来诊,门诊以“右乳肿物”收入院。

  1.2 病理检查

  送检带皮带乳头乳腺标本约20cm×16cm×9cm,距乳头皮下1cm处可见一圆形肿物突起,直径约8cm, 切面可见肿物位于乳腺当中,肿物大小约为8cm×7cm×6cm,肿物切面灰白,实性,质韧,部分区域呈编织状,与乳腺组织黄白色境界尚清(见图1)。镜下观察:肿瘤主要由梭形瘤细胞构成,细胞呈束状纵横交错排列,可见“人字型”排列,瘤细胞多呈胖梭形,两端尖锐,核钝圆,胞浆较少、淡红,可见病理性核分裂像,5个核分裂像/10hpf,细胞形态较一致,无出血坏死灶(见图2)。

  1.3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波形蛋白(vimentin)弥漫阳性, S-100、结蛋白(desmin)、肌动蛋白(actin)、角蛋白(keratin)、上皮膜抗原(EMA)、原发肿瘤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ER、PR、C-erbB-2、ki67 均为阴性。病理诊断:(右)乳腺纤维肉瘤。

  2 讨论

  2.1 纤维肉瘤的临床症状、病理形态

  本例发生于乳腺,患者为中老年女性,并不多见。该瘤绝大多数位于浅筋膜深层,临床表现为单一的球形肿块,有时呈分叶状。通常生长较快,某些属于先天类型的肿瘤在出生时其形体即已相当大。质地较硬,边缘相当清楚。在晚期,可能与骨骼粘连,也可使皮肤溃烂向外呈蘑菇状生长,绝大多数病例几乎或完全无疼痛症状。病理形态:肿瘤皆由相对单一的梭形细胞构成,细胞胞浆淡染,界限不清,细胞核梭形,两端尖锐,排列成典型的青鱼骨样束状结构或者常常互相纠结和定向地呈“人字型”。核分裂像多少不一,而细胞形态较一致。低分化者,细胞形态不一致,异型明显,核分裂像多见,瘤内血管丰富,主要发生血行转移。恶性程度高的纤维肉瘤预后比较差,病死率也比较高。

  2.2 鉴别诊断及治疗

  在诊断前应与以下几种疾病相鉴别:①恶性神经鞘瘤;②纤维组织细胞瘤;③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④肌腱纤维瘤病;⑤平滑肌肉瘤;⑥胚胎性横纹肌肉瘤;⑦单相纤维型滑膜肉瘤。

  对纤维肉瘤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对成年病例,肿瘤切除应彻底,而对儿童病例要求则不如成人者高,切除边缘应广泛。纤维肉瘤的预后取决于其组织学的分级和年龄。经讨论认为本例属于低密恶性成人型纤维肉瘤,主要依据是≤5个核分裂像/10hpf,病人一般状态尚好,病灶内无明显出血和坏死,未见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参考文献】

  [1]Christopher D. 肿瘤组织病理诊断[M].周庚寅,刘洪琪,张庆慧,主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15-91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