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放化疗用于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10-26 浏览次数:387次
作者:韦嵩 作者单位:(广西河池市人民医院,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河池医院肿瘤科,广西河池547000)
【摘要】 目的 初步探讨放疗同期行化疗对中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初治中晚期鼻咽癌患者69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8例采用放疗同步DDP加5-FU化疗进行治疗(放化组),另31例单纯采取常规根治性放疗(单放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 放疗结束时和治疗3个月后,放化组鼻咽肿瘤和颈部肿瘤残留率均明显低于单放组(P<0.01或P<0.05);放化组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对原发性及转移性病灶可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同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有所增加,值得临床医师重视。
【关键词】 鼻咽肿瘤;放射疗法;药物疗法,联合
鼻咽癌是临床常见的肿瘤类型,以低分化鳞癌多见,其癌细胞生长活跃,加上鼻咽特殊的解剖结构,极易向周围邻近组织浸润及转移,因此很多患者确诊时已属于中晚期。对于早期鼻咽癌采取单纯放疗可取得较好疗效,生存时间较长,但对中晚期患者效果往往不理想。近几年来,放化疗联合综合治疗逐渐成为中晚期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手段。笔者将2003年3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行同步放化疗的初治中晚期鼻咽癌患者38例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时期单纯行放疗患者31例结果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9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男47例,女22例,年龄19~75岁,中位年龄45.5岁。均经活检病理确诊,其中低分化鳞癌61例(占88.41%),未分化鳞癌6例(占8.70%),泡状核细胞癌2例(占2.90%)。临床分期按1992年福州分期标准,其中Ⅲ期41例(占59.42%),Ⅳ期28例(占40.58%)。所有病例均经鼻咽及颈部CT或MRI、胸部X线片、腹部B超和ECT骨扫描等检查,明确病变范围,无远处转移,卡氏评分≥70,并排除伴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其中放化组38例,单放组31例,两组病患在性别、年龄、分期、病理类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1.2.1 放疗方法
采用头部固定面罩和整体档铅技术,先设面颈联合野和下颈切线野,原发灶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外照射,面颈联合野照射达36~38Gy后避开脊髓,改耳前野、前颈切线野加颈后电子线野照射。鼻咽加量至总剂量68~80Gy,颈部预防量50Gy,治疗量60~68Gy,颅底有破坏或咽后间隙侵犯明显者则加颅底野或耳后野8~10Gy。颈部采用电子线(9~12MeV)补量照射,如局部淋巴结有残留则局部加量至70~78Gy。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分割方法照射进行根治性放射治疗,2Gy/次,5次/周。
1.2.2 化疗方法
放化组均采用DDP加5-FU,剂量为DDP 30mg/m2,第1~3天;5-FU 500mg/m2;第1~3天,3周为1个周期,分别于放疗前、放疗中及放疗后各给予化疗1个周期。化疗期间常规给予止吐、水化及利尿处理。
1.2.3 疗效及毒副作用评定标准
根据WHO的实体瘤评价标准,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局部缓解(PR)。毒副作用:化疗按WHO抗癌药物急性和亚急性毒副反应及分度标准评定;放疗采用RTOG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定,分为0~Ⅳ级。所有患者均在治疗结束时及结束后3个月进行评价。
1.2.4 统计学处理
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放疗结束时,放疗组鼻咽肿瘤残留率明显低于单放组(χ2=7.86,P<0.01),颈部肿瘤残留率明显低于单放组(χ2=8.94,P<0.01);放疗结束后3个月,放化组鼻咽肿瘤及颈部肿瘤残留率低于单放组(χ2=4.02、4.73,P均<0.05),见表1。表1 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略)
2.2 毒副作用
两组患者均未见有心、肝、肾等器官功能损害,常见毒副作用包括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骨髓抑制等,放化组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方面与单放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5.26、4.81,P均<0.05),放化组明显增高,见表2。表2 两组毒副作用情况(略)
3 讨论
鼻咽癌解剖部位深,以低分化癌最为多见,低分化鳞状细胞癌对反射线敏感度较高,放射治疗长期以来一直作为鼻咽癌首选治疗方法,但由于低分化癌恶性程度高,易进犯邻近组织结构,特别是颈淋巴结转移,且约有70%左右的鼻咽癌患者初诊时处于中、晚期,常规放疗难以达到满意效果,因此寻求新的综合治疗方案减少远处转移及提高局部控制率治疗初发中晚期鼻咽癌具有重要意义。大量的国外随机研究及多病例分析结果显示,放化联合治疗中晚期鼻咽癌的增益疗效是确切的,其中以同步放化疗效果最为肯定[1]。理论上化疗可以消灭隐匿在全身的微小转移灶,对原发病灶和区域淋巴转移灶均有较好的杀灭效果,同时促使肿瘤体积缩小及细胞同步化,增强放疗的敏感性,与放疗起相互协同的作用,绝大多数的化疗联合用药方案均以铂类为基础,而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化疗方案是DDP加5-FU。王希成等[2]在放疗的基础上给予全身化疗,剂量为5-FU 500mg/m2加DDP 30mg/m2(均用1~3天),患者3年总存活率由42.31%(33/78)提高到75.64%(59/78)。梅开等[3]采用化疗剂量亦为DDP 30mg/m2(第1~3天)加5-FU 500mg/m2(第1~5天),结果放疗结束时和放疗结束后3个月,同期放化疗组鼻咽部及颈部肿瘤完全消退率均明显高于单行放疗组(P<0.05)。另有Meta分析结果[4]认为局部区域晚期鼻咽癌单纯放射治疗效果差,而应用放化疗综合手段有助于患者获得较长生存时间。刘俊霞等[5]报道同步放化疗中晚期鼻咽癌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1.5%、79.6%、61.3%,原发灶1、6、12个月的完全缓解率达到88.0%、90.4%及94.0%。以往放疗后晚期鼻咽癌患者5年生存率在40%左右,经放疗结合化疗的综合疗法患者5年存活率可提高到60%~70%以上[6]。
DDP属于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与肿瘤细胞DNA形成交叉键,阻止DNA和RNA的复制,而5-FU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可阻滞胸腺苷酸的合成,干扰DNA及RNA的复制和修复,两种药物作用是协同的,加上价格便宜,适合我国当前国情。虽然同期放化疗可提高鼻咽癌的生存率和局控率,但化疗药物DDP和5-FU为主同时也存在问题,即增加毒副作用[7]。鼻咽癌放疗中急性并发症主要有口干及口腔黏膜反应(烧灼感、疼痛)等,放射后可出现口干、听力视力减退、皮下组织纤维化等副作用;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道反应及乏力、骨髓抑制等。联合放化疗的毒性反应肯定会有所增加,多数患者均可耐受,一般不会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8]。本组患者常见毒副作用为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反应、骨髓抑制等,放化组与单放组比较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与文献报道[9]相似。
同步放化疗应用于中晚期鼻咽癌疗效较为明确,但在显著提高颈部淋巴结和鼻咽部肿瘤消退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同时增加了放疗的毒副作用,并可能导致少部分患者暂停化疗。本组无治疗相关死亡病例,所有患者均能耐受完成放疗,无中途暂停者,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等.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8:451-478.
[2]王希成,韩非,杨帆,等.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放化综合治疗临床观察[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2):934-936.
[3]梅开,杜少云.同期放化疗与单纯放疗治疗Ⅲ~Ⅳa期鼻咽癌的疗效观察[J].医学临床研究,2008,25(8):1465-1466.
[4]胡超苏,许婷婷.鼻咽癌放化综合治疗进展[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9):667-671.
[5]刘俊霞,陈晓品,陈绪元,等.中晚期鼻咽癌同步放化疗临床疗效观察[J].激光杂志,2009,30(2):86-87.
[6]郎锦义,李涛,林冰.鼻咽癌综合治疗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肿瘤,2006,15(12):826-831.
[7]Kam MKM, Teo PML, Chau RMC, et al. Treatment of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ith 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the Hong Kong experience [J]. 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4,60(5):1440-1450.
[8]徐正阳,陶庆松,郭建新,等.新辅助化疗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鼻咽癌85例[J].肿瘤学杂志,2008,14(10):791-793.
[9]Chua DT, Sham JS, Au GK. A concurrent chemoirradiation with cisplatin followed by adjuvant chemotherapy with ifosfamide,5-fluorouracil,and leucovorin for stage Ⅳ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J]. Head Neck,2004,26(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