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E联合RFA治疗肝细胞癌对肝功能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8-19 浏览次数:368次
作者:蔡 炜, 袁洪新, 赵 辉, 赵苏鸣, 黄 健, 成建萍, 谢阳桂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介入放射科, 南通 226001
【摘要】 目的:探讨TAE联合RFA治疗HCC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4例HCC病例,其中单纯TAE治疗组43例, RFA联合TAE治疗组21例,比较2种治疗方法对肝功能的影响。结果:RFA联合TAE治疗组与单纯TAE治疗组对肝功能观测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的影响中,RFA联合TAE治疗组对肝功能影响似稍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E联合RFA治疗HCC与单纯TAE治疗相比并未见明显加重肝功能的损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肝细胞肝癌;射频消融(RFA);肝动脉栓塞(TAE)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经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均是肝细胞肝癌(HCC)微创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年来,采用RFA联合TAE治疗HCC国内外研究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1~3],本文对在我院接受微创治疗的部分HCC病例肝功能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HCC病例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48.3±6.1岁,均取自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E治疗组43例,其中Child A级31例,Child B级12例; TAE联合RFA治疗组21例,其中Child A级17例,Child B级4例。入选标准:经病理细胞学诊断为HCC,或符合2001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修订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4],预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Child分级A~B,卡氏评分≥70。排除标准:全身情况差;合并患有心、脑、肺、肾等系统器质性疾病;1月内接受过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微波、超声刀或经动脉介入栓塞(TAE)等治疗。
1.2 治疗方法 (1) TAE: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在DSA下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血供情况后,将4F或5F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肿瘤的供血动脉,依次注入氟尿嘧啶1000 mg、顺铂40~60 mg、吡柔吡星50~60 mg或羟基喜树碱40~50 mg,后两药部分加碘化油10~20 ml行化学栓塞,酌情予明胶海绵条1~2根行近端血管栓塞;(2) RFA:通常在TAE治疗后1~2周行射频消融治疗。使用我院引进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第3代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仪(Cool-tip RF System),功率200 W,频率480 kHz,采用冷循环射频脉冲发送方式。在彩超扫描引导定位下选择穿刺点和进针方向,当消融电极穿刺针穿到肿瘤组织的针尖外露肿瘤组织0.5 cm时,在计算机直接控制下开始消融治疗,根据肿瘤的大小、数目及彩超显示瘤体有无血供的情况,调整消融电极针的位置,可行多次多靶点消融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 min,整个消融治疗的范围应超过病变区延伸至正常组织1~2 cm。
1.3 监测指标 选择对急性肝细胞损害非常敏感且检测方便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作为观测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2周,分别检测空腹ALT、TBIL作动态观察。参照WHO不良反应事件分级标准,对肝功能损害进行分级(转氨酶或总胆红素 :0度 0~1.25 N;Ⅰ度 1.26~2.5 N;Ⅱ度 2.6~5 N;Ⅲ度5.1~10 N;Ⅳ度>10 N ;N为正常值)。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3天出现Ⅱ度以上的肝功能损害,其中ALT均高于正常值2.6~10倍,而TBIL正常或高于正常值1.26~5倍。术后2周复查肝功能,部分病例转氨酶或胆红素明显下降,部分仍存在Ⅱ度以上肝功能损害,Child B级的患者肝功能恢复缓慢,见表1。4种情况中,接受TAE联合RFA治疗组,术后2周Ⅰ~Ⅱ度以上肝功能损害病例均较单纯TAE治疗组多,反映TAE联合RFA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慢。但各组数据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 论
我国HCC大多发生于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后的肝硬化基础上[5,6],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能力较差。所以,我们选择治疗的方法和途径,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是否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是我们在治疗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由于TAE是肝癌化学性消融治疗的首选方法,RFA是物理性消融治疗的首选方法,两者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损伤[7~13],将两者联合起来进行序贯治疗的方法,探讨其是否会加重肝脏损害导致不良后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TAE和RFA治疗各自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但是本研究发现将两者联合治疗与单独TAE治疗相比较而言,并未明显加重肝脏损伤。我们认为其可能原因有:⑴病例选择方面多选择肝功能Child分级在A、B级的病例,和肝硬化程度较轻病例,肝功能储备情况良好;⑵选择病例肝脏肿瘤多集中在肝脏1叶,在经过TAE治疗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使肝内血流重分布,增加了健侧肝叶的血流供应,促使健侧肝叶代偿性增生,进一步改善了肝功能储备;⑶肿瘤侧支循环再建立一般在TAE治疗后4~6周[7,14],而我们TAE治疗后1~2周时肿瘤血管栓塞满意,因而此时行RFA治疗新的肿瘤血管尚未建立,肝癌的血供减少,RFA治疗过程中的热量随血流的散发减少,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RFA对肝脏的损害。
本研究还发现,在术后2周肝功能检测中,ALT在Child B级病例TAE治疗组和TAE联合RFA治疗组分别有91.7%和100%未恢复,而Child A级病例分别有41.9%和58.8%未恢复;TBIL在Child B级病例TAE治疗组和TAE联合RFA治疗组分别有41.7%和50%未恢复,而Child A级病例分别有30.8%和33.3%未恢复。从中显示不同Child级别对肝功能影响差异明显,由于数据量较小,未做进一步统计学分析。提示我们在采用TAE联合RFA治疗HCC时,应考虑到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是否合并肝硬化等情况对预后的影响,肝功能储备好以及无肝硬化的患者恢复较快,预后好。
【参考文献】
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和经肝动脉栓塞(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TAE)均是肝细胞肝癌(HCC)微创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近年来,采用RFA联合TAE治疗HCC国内外研究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1~3],本文对在我院接受微创治疗的部分HCC病例肝功能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4例HCC病例中男49例,女15例;年龄20~65岁,平均48.3±6.1岁,均取自我科2003年1月~2007年12月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纯TAE治疗组43例,其中Child A级31例,Child B级12例; TAE联合RFA治疗组21例,其中Child A级17例,Child B级4例。入选标准:经病理细胞学诊断为HCC,或符合2001年全国肝癌学术会议修订的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标准[4],预计生存时间超过3个月,Child分级A~B,卡氏评分≥70。排除标准:全身情况差;合并患有心、脑、肺、肾等系统器质性疾病;1月内接受过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微波、超声刀或经动脉介入栓塞(TAE)等治疗。
1.2 治疗方法 (1) TAE: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在DSA下行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造影,明确肿瘤的血供情况后,将4F或5F导管超选择插管至肿瘤的供血动脉,依次注入氟尿嘧啶1000 mg、顺铂40~60 mg、吡柔吡星50~60 mg或羟基喜树碱40~50 mg,后两药部分加碘化油10~20 ml行化学栓塞,酌情予明胶海绵条1~2根行近端血管栓塞;(2) RFA:通常在TAE治疗后1~2周行射频消融治疗。使用我院引进美国RADIONICS公司生产的第3代冷循环超能射频肿瘤治疗仪(Cool-tip RF System),功率200 W,频率480 kHz,采用冷循环射频脉冲发送方式。在彩超扫描引导定位下选择穿刺点和进针方向,当消融电极穿刺针穿到肿瘤组织的针尖外露肿瘤组织0.5 cm时,在计算机直接控制下开始消融治疗,根据肿瘤的大小、数目及彩超显示瘤体有无血供的情况,调整消融电极针的位置,可行多次多靶点消融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10~15 min,整个消融治疗的范围应超过病变区延伸至正常组织1~2 cm。
1.3 监测指标 选择对急性肝细胞损害非常敏感且检测方便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总胆红素(TBIL)作为观测指标。在治疗前、治疗后3天、治疗后2周,分别检测空腹ALT、TBIL作动态观察。参照WHO不良反应事件分级标准,对肝功能损害进行分级(转氨酶或总胆红素 :0度 0~1.25 N;Ⅰ度 1.26~2.5 N;Ⅱ度 2.6~5 N;Ⅲ度5.1~10 N;Ⅳ度>10 N ;N为正常值)。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病例均在治疗后3天出现Ⅱ度以上的肝功能损害,其中ALT均高于正常值2.6~10倍,而TBIL正常或高于正常值1.26~5倍。术后2周复查肝功能,部分病例转氨酶或胆红素明显下降,部分仍存在Ⅱ度以上肝功能损害,Child B级的患者肝功能恢复缓慢,见表1。4种情况中,接受TAE联合RFA治疗组,术后2周Ⅰ~Ⅱ度以上肝功能损害病例均较单纯TAE治疗组多,反映TAE联合RFA治疗组肝功能恢复较慢。但各组数据经χ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3 讨 论
我国HCC大多发生于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HCV)感染后的肝硬化基础上[5,6],往往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活动性肝炎和肝硬化,肝功能代偿能力较差。所以,我们选择治疗的方法和途径,患者是否能够耐受,是否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甚至导致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是我们在治疗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由于TAE是肝癌化学性消融治疗的首选方法,RFA是物理性消融治疗的首选方法,两者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损伤[7~13],将两者联合起来进行序贯治疗的方法,探讨其是否会加重肝脏损害导致不良后果是非常有必要的。
虽然TAE和RFA治疗各自都可能对肝功能造成一定损害,但是本研究发现将两者联合治疗与单独TAE治疗相比较而言,并未明显加重肝脏损伤。我们认为其可能原因有:⑴病例选择方面多选择肝功能Child分级在A、B级的病例,和肝硬化程度较轻病例,肝功能储备情况良好;⑵选择病例肝脏肿瘤多集中在肝脏1叶,在经过TAE治疗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后,使肝内血流重分布,增加了健侧肝叶的血流供应,促使健侧肝叶代偿性增生,进一步改善了肝功能储备;⑶肿瘤侧支循环再建立一般在TAE治疗后4~6周[7,14],而我们TAE治疗后1~2周时肿瘤血管栓塞满意,因而此时行RFA治疗新的肿瘤血管尚未建立,肝癌的血供减少,RFA治疗过程中的热量随血流的散发减少,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了RFA对肝脏的损害。
本研究还发现,在术后2周肝功能检测中,ALT在Child B级病例TAE治疗组和TAE联合RFA治疗组分别有91.7%和100%未恢复,而Child A级病例分别有41.9%和58.8%未恢复;TBIL在Child B级病例TAE治疗组和TAE联合RFA治疗组分别有41.7%和50%未恢复,而Child A级病例分别有30.8%和33.3%未恢复。从中显示不同Child级别对肝功能影响差异明显,由于数据量较小,未做进一步统计学分析。提示我们在采用TAE联合RFA治疗HCC时,应考虑到患者的肝功能以及是否合并肝硬化等情况对预后的影响,肝功能储备好以及无肝硬化的患者恢复较快,预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