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门十七味散治疗食管及贲门癌234例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6-13 浏览次数:426次
作者:武超 朱海波 刘庆军 作者单位:北京市昌平区中医医院肿瘤科,北京 102200
【关键词】 蒙药;中草药;肿瘤
癌症是威胁人类生命与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我院自1995年起采用蒙药“乌门十七散”治疗晚期食管、贲门癌,临床获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的234例患者为1995~2005年经我院临床治疗后转院外坚持治疗的患者,并做到定期检查、随访。病例均按《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诊治规范和原则,并经器官造影、CT扫描、病理组织学等项检查确诊。伴有精神病者、放疗及化疗后出现多脏器转移较严重者,以及器官瘘形成的患者不被本组收录。本组234例中,晚期食管、贲门癌患者属鳞状细胞癌123例,腺状细胞癌108例,癌肉瘤者3例;其中男性199例,女性35例;年龄<50岁者2例,50~60岁者25例,>60岁者207例;病程1~6个月者78例,6个月~1年者119例,>1年者37例,平均病程为5.74个月。本组病例完全性梗阻时间长达3~5d的152例,5~15d的46例,15~30d的28例,>30d的8例。
1.2 治疗方法 “乌门十七味散”系北京市勃然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许可号为:京药制字Z20053004号。本药由纯天然中药:制蟾蜍0.01g、山慈菇15g、上沉香3g、制硇砂10g、牛黄0.1g、制礞石7.5g等为主,在精选、炮制、加工后而组成的乌门十七味剂。临床使用以辨病为主、佐以中药的辨证论治为中心。上消化道肿瘤加急性子、石见穿等辅以上药的作用,胃底贲门癌可加代赭石、旋复花等进行辨证治疗,口服每次3g,3~5次/d,30d为一治疗周期,必须时用石蜜、葱汁为药引,疗效更佳。
该方剂对食管、贲门癌完全性梗阻的治疗,具有较强的豁痰散结、化壅疏滞、解毒消癌之功效。佐以石蜜、葱汁适量加药粉一次量搅匀后煨热,分数次含下,随着药物渗透下行之作用,胶固的粘液将成簇状排出(有些随急下行),患者顿感胸中转舒,反复数次便可慢慢饮水进食,根据此类患者多具有恶液质及代谢紊乱、“三根”失调的现象,采用中西结合给予支持、对症治疗,施以整体辨证加调补,患者的自觉症状及病理体征将迅速好转,显著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治疗前后须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ALT)、肾功能(BUN)及心电图等。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 按进食情况分为5级。0级:普食;1级:软食;2级:半流食;3级:流食;4级:滴水难入(完全性梗阻)。
显效:进食改善二个等级以上。有效:进食改善一个等级以上。无效:进食情况改善不明显。
依据1979年WHO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完全缓解(CR)所有病灶完全消失,至少维持4周。部分缓解(PR)各病灶最大径之和减少50%以上,至少维持4周。无变化(NC)各病灶最大径之和缩小不足50%或增大不超过25%,至少维持4周才能评价。进展(PD)一个或多个病灶增大超过25%或出现新病灶等定为进展,判定疗效标准的[5]。
2.2 治疗结果 显效162例(69.2%),有效68例(29.1%),无效4例(1.71%),总有效率98.3%。治疗前后疗效有统计学差异(χ2 =52.432,P<0.001)。
2.3 典型病例
例一,男,75岁,1999年11月16日来诊,患者自述由于初起吞咽出现滞留感后未重视,经一般治疗无效,症状逐渐严重,于同年6月到北京某大医院就诊,经食管造影、病理细胞学检查确诊为食管中段磷状细胞癌,病灶已浸润11cm范围,随即入院行根治性放疗,30d后出院,8月份继发吞咽困难,并经多方治疗不能好转。11月份已不能下咽茶水,返流粘液频繁,后慕名来我院就诊,刻下呈严重恶病容、恶液质,已半月不能进茶水,无力行走,左锁上淋巴结如豆粒状成群增大,质硬无活动度,胸闷不舒,胸背部及胃脘疼时有加剧,胸腹烧灼感及饥饿难受,大便半月未行,舌白厚腻微干、伴有裂纹,脉弦滑细数。继往有高血压冠心病史,烟酒嗜好,其父系肺癌过世,无特殊记载。诊断为晚期食管癌完全性梗阻入院,经服用乌门十七味散6h后,随胶固粘液反复吐出,胸闷疼逐渐缓解,10h后饮水无反流,继之结合西医的支持、调整,患者精神大振,15日后自觉吞咽顺利,食量恢复正常,体重增加2.5kg,病理体征基本消失,此时结合小剂量dmp方案治疗10d后,生命体征较平稳,住院27d后转门诊。月余后作食管造影复查,X线见病灶约3cm残存,继用蒙药巩固治疗,三月后复查:报告无占位性病灶,患者自觉一切正常,随访三年后患者一直能参加轻微的家务劳动。
例二,女,67岁,患者于1998年6月因消化道出血入住本县医院,经对症治疗后不能控制,并伴有吞咽困难、胃脘部胀疼进行性加重等症状,继之作器官造影、胃镜、病理等项检查确诊为晚期胃底贲门癌(低分化腺状细胞癌),并伴有大面积溃疡及糜烂、出血。家属为进一步确诊及治疗,来北京先后到中科院肿瘤医院、解放军307等几家大医院,其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相同,但由于病程较晚、年龄大、体质较差、出血仍不止,确无合适办法救治。10月中旬已食水未进10余天了,抱着试试看来我院就诊,以胃底贲门癌完全性梗阻、消化道出血急诊抬入病房,查诊:呈严重恶病质、恶液质,呕恶、反流粘液及咖啡色胃容物频繁,胃脘及腰背部疼痛时加剧,大便溏泻呈柏油状,检体合作,心率117次/min,肺无异常,腹叩呈清音,肋下由于疼痛拒查,两下肢中度水肿,舌质淡白、呈镜面光莹舌,脉沉细数而芤,余略,客观指标明确。经给“乌门十七味散”服下7h后,成簇的粘液反复吐出,16h后可饮水进稀流食物,稍有反流,同时结合西医的支持、对症治疗,佐以应症汤剂的综合治疗。7d后吞咽流汁食物无反流,大便潜血呈阴性,食量逐渐增加,29d后完成首程治疗转门诊用药,两月后复查,经器官造影及胃镜组织细胞学检查未发现肿瘤及任何病灶,完全恢复正常,获临床痊愈。一直随访至今无任何不良,并始终参加正常的家务劳动。
3 讨论
食管、贲门癌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肿瘤,居消化道肿瘤发病率首位。祖国医学虽没有“癌”这个病名,但从本病的临床症状看,属于“噎膈”病范畴。古代记载颇多,早在二千年前的《内经》中既有“三阳结,谓之膈”,“饮食不下,膈咽不通,食则吐的”的记载。我们遵古创新,重视整体辨治观念,标本兼顾,主用蒙药乌门十七味散,结合西医的支持、对症治疗,调理“三根”失衡,待解除梗阻后施以辨症汤剂以善其后。晚期肿瘤多以正虚为本,气滞、痰凝、血瘀、热结等为标,故以扶正袪邪、标本兼顾。方用青礞石、紫硇砂消顽痰癖积,宽膈疏结。蟾蜍、牛黄乃解毒行瘀,消噎膈肿毒。配以沉香、石蜜、葱汁等温经通络疏秘,祛邪而扶正,共精炮制合,凑豁闭散结、除壅消癌之效,投药即效,屡起沉疴。在临床治疗中体现了药力集中、疗效显著、快捷等优点,并无任何毒副反应,达到了治病求本、更善其后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天泽,徐光伟.肿瘤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
2 孙燕,周际昌主编.临床肿瘤内科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34
3 秦伯益.新药评价概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
4 管仲震.抗瘤新药临床试验与评价的方法[A].见韩锐主編.肿瘤化学预防及药物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433
5 WHO handbook for reporting results of cancer treatment[M].Offset Publication No.48.Geneva(Switzeland):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