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因化疗所致静脉炎疗效比较
发表时间:2010-05-18 浏览次数:427次
作者:李华 黄海鹰 作者单位:310009 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科
关键字:两种方法治疗因化疗所致静脉炎疗效比较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常用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要求周期性强,且绝大部分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强,易造成给药静脉硬化,甚至机化、阻塞,临近组织的发红、肿胀、疼痛,加大了患者以后的静脉给药难度。为了寻找对化疗性静脉炎有效的方法,本科从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采用了两种方法对照比较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血管外科学》[1]关于药物性静脉炎的诊断标准,确诊为化疗性静脉炎的患者76例。其中男37例,女39例。年龄38至85岁(平均63.8岁)。肺癌21例、胃癌16例、乳腺卵巢子宫癌24例、直肠结肠癌11例、胰腺癌2例、恶性淋巴瘤2例。首次化疗45例,多次化疗31例。
1.2 方法
(1)用药方法将76例患者按入院的时间顺序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8例,两组化疗性静脉炎病例构成见表1。硫酸镁溶液组:用生理盐水配成33%硫酸镁溶液,然后用三层无菌纱布浸润后湿敷患处,每天更换纱布三次;复方高渗糖组:用50%高渗糖50ml、地塞米松10支、维生素B12 10支、庆大霉素10支、利多卡因10支混合均匀,然后用三层无菌纱布浸润后湿敷患处,每天更换纱布三次;两组均以5d 1个疗程。两组静脉炎疗效评定结果见表2。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抗癌药物选择、剂量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2)静脉炎评价标准:采用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静脉炎评价标准。I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无条索性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性状改变,未触及硬结;III级:穿刺点疼痛,红和(或)肿,静脉有条索性状改变,可触及硬结。(3)疗效评定标准:两组患者均于用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疗效标准参照[1]。显效:局部红肿消失,硬结的血管变软,弹性恢复,阻塞血管再通,止痛作用快,2~3min疼痛减轻或消失;有效:治疗2个或2个以上疗程才能显示上述效果,疼痛减轻需用3min以上;无效:用药4个疗程仍不见好转者。 表1 两组静脉炎病例构成(略)表2 两组静脉炎疗效评定结果(略)
1.3 统计学处理
两组有效率比较用χ2检验,v=(2-1)(3-1)=2。若χ2 0.05(2)>5.99,P<0.05为两组间关系有统计学意义。
2 讨论
化疗药物多为化学制剂或生物碱制剂,作用于细胞代谢周期的各个阶段,影响DNA和蛋白质的合成,使血管内上皮细胞坏死。由于化疗需要周期性和反复多次穿刺以及高浓度药物的局部强刺激可导致静脉变硬,甚至阻塞,临近局部组织红肿、疼痛。据统计,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达20%~30%,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痛苦,有时甚至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2]。
硫酸镁溶液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痉挛的作用,Mg2+可激活细胞的蛋白激活酶及ATP酶,使细胞膜通透性发生变化,稳定膜电位,消除粘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3]。
50%葡萄糖因渗透压大,可以减轻炎症的渗出,缓解局部肿胀,有利于创伤愈合;维生素B12可通过局部神经感受器及痛觉中枢阿片受体达到镇痛作用,同时参与蛋白质、脂肪、糖的代谢,保护支持营养神经鞘和血管内皮的功能;地塞米松为肾上腺皮质类激素,直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对细菌、化学刺激和各种物理刺激所引起的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可抑制炎症后期毛细血管增生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增生,可防止粘连及瘢痕形成;庆大霉素为氨基甙类抗生素,其抗菌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它能通过离子吸附作用附着于细胞体表面造成胞膜缺损致使胞膜通透性增加,细胞内钾离子、腺嘌呤、核苷酸、酶等重要物质外漏,从而导致细菌死亡[4];利多卡因为局部麻醉药,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其穿透性、扩散性强,长期使用在体内无蓄积,可反复使用。这五种药联合在一起运用对化疗性静脉炎十分有效,本组有效率89.4%。
复方高渗糖组疗效明显高于硫酸镁溶液组,有效率分别为89.4%,68.4%。因此复方高渗糖组治疗化疗性静脉炎这种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冯友贤.血管外科学.第2版.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2.536.
2 李慧莉,姜伟娜,高文娣.红光照射加硫酸镁湿敷用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护理研究,2004,18(2):241~242.
3 左惠平.硫酸镁湿敷防止甘露醇所致静脉炎的观察.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6):533.
4 江明性.药理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52,29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