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sCD40L的变化及他汀类药物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05-18  浏览次数:425次

  作者:刘云海,陈海霞 作者单位: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济宁 272011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的变化及他汀类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 102例ACS患者随机分为2组:安慰剂组,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组(他汀组)。用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常规酶法分别测定2组患者用药前和用药2、4、6周后血清sCD40L水平及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 (1)他汀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低于安慰剂组(均P<0.05)。(2)他汀组患者服药2、4、6周后血清sCD40L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同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P<0.05)。(3)他汀组患者服药2、4、6周后血浆TC水平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他汀组患者血清sCD40L水平的降低与血浆TC水平的降低无明显相关性(r=0.014, P>0.05)。结论 他汀类药物能明显降低ACS患者体内sCD40L水平,对减轻炎症反应、稳定斑块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 sCD40L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imvastatin or pravastatin on serum soluble CD40L (sCD40L)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o cases with AC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Group A (placebo), Group B (treated with simvastatin or pravastatin). Serum sCD40L levels and total cholesterol (TC) were measured by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and enzyme assay respectively. Results Serum sCD40L levels of group B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group A after treated for 2, 4 and 6 weeks’( all P<0.05). After 2, 4 and 6 weeks’ treatment in Group B, sCD40L levels were markedly decreased compared to those before treatment (all P<0.05 ); Plasma TC levels were also considerably lower than before (all P<0.05).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crease of sCD40L levels and the reduction TC levels in group B (r=0.014, P>0.05). Conclusions Both simvastatin and pravastatin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sCD40L in ACS patients, which may benefit to the stabiliz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Key words: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Simvastatin; Pravastatin; Soluble CD40L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研究不断深入,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反应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中CD40与其配体sCD40L结合,可产生一系列的免疫炎症反应[1],刺激炎性细胞分泌多种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等[2],被认为是粥样斑块不稳定的主要因素。本研究旨在观察ACS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前后血清sCD40L水平的变化,并探讨该类药物调脂外的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ACS患者102例,均来自我院2006年11月至2007年11月住院患者。男68例,女34例,年龄55~84岁,平均(67.5±8.3)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包括非ST段抬高型和ST段抬高型)40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安慰剂组和他汀组(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组)。上述患者均给与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脂类、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未给予其他调脂药物,亦未溶栓及介入治疗。

  1.2 诊断标准

  符合国际心脏病学会及WHO制定的ACS诊断标准,ACS患者根据心电图表现分为ST段抬高型和非ST段抬高型,其中非ST段抬高型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ST段抬高型主要是指急性心肌梗死。所有患者均排除感染、肿瘤、结缔组织病、严重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及肝、肾疾患,且近2个月内未服任何调脂药物和非甾体类消炎药物。半年内无重大外伤及手术史。

  1.3 方法

  1.3.1 给药方法 安慰剂组:口服安慰剂(购自杭州默沙东药品公司),1片/晚,顿服。他汀组:随机给予辛伐他汀(杭州默沙东公司,批号:J20040032)或普伐他汀(上海施贵宝公司,批号:H20061233) 20 mg/晚,顿服。2组均连续服药6周,用药期间每周测肝功能及肌酶谱。

  1.3.2 血清sCD40L测定 清晨空腹抽血,采用FACS Calibur双激光流式细胞仪(BD公司)间接免疫荧光法及ELISA法,分别测定受试者用药前及用药后2,4和6周后血清sCD40L水平。将106个/ml细胞悬于PBS溶液中,4℃ 600 r/min离心3 min,弃上清,加入50 μl第一抗体于样品管中,对照组加50 μl PBS,4℃条件下孵育30 min,用PBS溶液洗涤2次,再加入50 μl PE标记的二抗,4℃条件下孵育30 min,用PBS溶液洗涤2次,以4℃PBS溶液1.0 ml重悬细胞,立即于流式细胞仪上检测。计数5000个细胞,用平均荧光强度代表细胞表达的CD水平。上述抗体均购自美国Pharmingen公司。血清sCD40L检测:血样本-70℃冻存,采用sCD40L试剂盒(Bender Medsystems公司产品)。严格按说明书操作:于酶标仪(上海三科仪器公司)上测定各孔A450nm值,根据不同水平的标准血清A450nm值作标准曲线,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待测值。批内变异系数3.8%,批间变异系数7.1%。

  1.3.3 常规实验室检查 TC测定:常规酶法(OlympusAU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空腹血糖(FBG):葡萄糖氧化酶法(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

  1. 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进行相关分析,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1。

  2.2 血清sCD40L水平

  (1)安慰剂组服药前后血清sCD40L无明显变化(P>0.05),他汀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水平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均<0.05)。(2)他汀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清sCD40L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与用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略)

  注:各项指标在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 mm Hg=0.133 kPa

  表2 治疗前后两组sCD40L的变化(略)

  注:与安慰剂组比较,aP<0.05,bP<0.01;与治疗前比较,cP<0.05,dP<0.01

  表3 治疗前后两组血浆TC水平变化(略)

  注:与安慰剂组比较,aP<0.05,bP<0.01;与治疗前比较,cP<0.05,dP<0.01

  2.3 血浆TC水平变化

  (1) 安慰剂组服药前后血浆TC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他汀组患者服药2,4和6周后血浆TC水平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P<0.01)。(2) 他汀组患者服药2,4及6周后血浆TC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同用药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见表3。

  2.4 血清sCD40L水平变化与血浆TC水平变化相关性分析

  他汀组治疗后血清sCD40L水平降低率与TC水平的下降率进行相关分析,他汀组的相关系数为r=0.014,P>0.05;两组sCD40L水平降低率与TC水平的下降率无相关性。

  3 讨论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及伴随的血栓形成是ACS发生的主要原因。斑块的不稳定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炎症反应起主要作用[1]。sCD40L主要源于活化的血小板,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与其配体CD40结合,能诱导多种黏附分子、白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金属基质蛋白的表达,sCD40L水平的升高可作为炎性活跃和斑块不稳定的指标,是一个新的早期反映ACS病理生理过程的可靠生化标志物[2],减少sCD40L的表达,无疑成为ACS防治的有效措施之一。

  他汀类药物是广泛应用的调脂药,能抑制HMGCoA还原酶,减少胆固醇的合成,加快LDLC、IDLC和VLDLC的清除,同时升高HDLC,在冠心病的防治中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愈来愈多的证据表明,此类药物的非调脂作用在改善血管内皮、抑制炎症反应及稳定斑块中具有重要作用[3]。

  本研究通过给ACS患者口服辛伐他汀及普伐他汀,观察用药前后血清中sCD40L水平变化,结果显示他汀组用药2、4、6周后sCD40L水平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与于涛等[4]报道一致。随给药时间的延长sCD40L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且与用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TC的变化与sCD40L的变化类似。他汀组sCD40L水平降低率与TC水平的下降率无相关性,表明他汀类药物的降sCD40L作用独立于其调脂作用之外,可能是该类药物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又一重要机制,但机制尚未阐明,可能与直接抑制NFκB的激活、抑制炎症反应的上层调节机制有关。

  他汀类药物的应用使急性冠状动脉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已成为冠心病防治中的一线用药。但西立伐他汀事件使人们认识到临床上应用该类药的同时,必须熟悉他汀类药物的代谢特点及配伍选择,以减少意外事件的发生,更好地发挥其在冠心病防治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Goran K, Hansson M. Immune mechanism in atherosclerosis arteroscler thromb[J]. J Vasc Biol, 2001, 21: 18761890.

  [2]Schonbeck U, Mach F, Sukhova GK. et al. CD40 ligation induces tissue factor expression in huma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J]. Am J Pathol 2000, 156:714.

  [3]陈林强,何绿茵,徐邦牢,等.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sCD40L水平动态变化与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J].江西医学检验,2006,24:78.

  [4]于 涛,李 婧,张文杰.炎性因子在急性心肌梗死发病中的作用及不同剂量他汀类药物对其影响[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6,4:441443.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