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海绵状血管瘤的介入治疗
发表时间:2009-06-24 浏览次数:628次
作者:葛连刚,孙顺吉,唐 钰,张冰冰,屈春晓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放射学;介入治疗
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是肝脏常见的良性肿瘤,大约占肝脏良性肿瘤的41.6%[1]。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介入放射学在CHL的治疗中显示出其强大的优势,特别是对手术无法切除的巨大CHL(直径大于5 cm)及邻近肝门或邻近大血管等特殊位置的CHL,介入治疗成为最理想的治疗方法。我院近年收治59例CHL患者,采用平阳霉素超液化碘油乳剂(PLE)加适量明胶海绵颗粒作为栓塞剂,经肝动脉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我院自2003年6月至2006年8月间收治59例CHL患者,其中男18例,女41例,年龄21~57岁,平均43岁。51例有不同程度的上腹部不适、胀痛、肝脏包块等临床症状,8例在体检超声检查无意中发现。肿瘤直径在4.5~10 cm者51例, 10~15 cm者7例,1例达18.5 cm;术中DSA造影有53例由肝动脉供血,6例为肠系膜上动脉供血;所有病例均由超声、CT平扫加增强、MRI、DSA造影确诊为肝海绵状血管瘤;其中48例患者肝功能正常,11例患者轻度异常,所有患者AFP均为阴性。
采用Seldinger′s穿刺技术,经右侧股动脉插管,用5F的RH导管行选择性腹腔动脉、肝右叶、肝左叶、肠系膜上动脉造影,以了解肝海绵状血管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供血血管及有无动静脉瘘,然后超选择性将导管头端尽量送入瘤体的供血血管;再次造影明确有无侧支循环,然后向内注入PLE,根据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控制栓塞剂注入速度,以免返流误栓,DSA监视下缓慢注入;再次造影观察血管瘤的供血血管大部分被栓塞即可,拔管后局部加压包扎。
2 结 果
2.1 造影征象及疗效观察
术前行DSA造影,几乎所有CHL患者均呈“早出晚归,树上挂果”等典型征象,另外发现肝动脉门静脉少量分流3例。术中随着注入栓塞剂,病灶异常血管显影消失,碘油乳剂完全填充,肝动脉主干及分支显影良好。术后采用B超及CT随访4~36个月,瘤体均明显缩小,38例瘤体缩小大于50%,8例瘤体近乎消失,5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减轻,2例无明显变化。
2.2 术后反应及并发症
42例患者术后不同程度发热、疼痛、食欲下降等介入术后常见的栓塞反应,18例出现右上腹胀痛,9例患者肝功能轻度异常。经积极保肝、抗感染、止痛等对症支持治疗及精心护理后恢复,无一例发生胆道毁损、栓塞剂误栓等并发症。
3 讨 论
CHL由于其结构为海绵状血管窦组成,无正常胆管、血管及肝组织,无动静脉瘘特点,使肝血管造影中造影剂进入瘤体较快而弥散慢,排除时间长,血管显影早而消退慢,出现“早出晚归,树上挂果”等较为典型征象。
瘤内注入平阳霉素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DNA合成,使其发生变性、坏死、脱落,抑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血管退化。由于药物局部高浓度高渗状态,导致血管内皮无菌性炎症,继发内膜增厚,管腔缩小[1]。碘油作为一种油质颗粒,兼有导向和填塞瘤体内血窦的作用,碘元素原子序数较大,不透过X线,便于监视释放及判断栓塞效果。明胶海绵用于合并有动静脉瘘的瘤体的窦腔较大及周围血管栓塞,取材方便,无不良副作用,使瘤体内血窦压力降低,有利于液态碘油乳剂的滞留,阻止病变血供,加强栓塞效果的作用;超液化碘油乳剂加明胶海绵颗粒混合使用,可充分发挥其抑制和破坏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达到长期渐进性闭塞血管效果,栓塞术后综合征反应轻微[2]。
【参考文献】 [1] 欧阳墉,王颖,欧阳雪晖,等.肝海绵状血管瘤血供和介入治疗的争议和探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38:746750.
[2] 曹殿波,张秀梅,王大伟.肝血管瘤的介入治疗(附32例报告)[J].吉林医学,2004,25: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