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肿瘤学》

508例早期食管癌病理分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08  浏览次数:816次

 【摘要】  分析1963~1999年间的早期食管癌病例508例,病理分型分隐伏、糜烂、斑块、乳头、混合五个类型;5年生存率为92.52%。

    【关键词】  管肿瘤 病理分型

    40年来我们同河南医大、河南省肿瘤所和中国医科院等用拉网细胞学、内镜方法,在医院门诊及到农村普查,结合X线黏膜造影法,发现了许多早期食管癌患者(以下简称早期癌)。本文进一步分析了早期癌的病理分型,以期探讨发展规律。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所)1963~1999年手术切除送检的早期癌标本508例。51~60岁组最多,229例,其次为41~50岁组,194例,年龄最小的28岁1例,年龄最大的76岁1例,平均年龄51.3岁。其中男性291例,女性217例,男女性比例为1.34∶1。病变部位:上段27例(5.31%),中段330例(64.96%),下段151例(29.72%)。自觉症状:患者都无明显梗阻感、能进普食,大多数都有不同程度的咽部异物感或(和)胸骨后刺痛感。病史:1~3个月占59.84%,4~6个月占22.63%,7~12个月占11.42%,13~24个月占4.33%,25个月占1.77%。

    1.2   方   法

    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切除,其中胸内吻合430例,颈部吻合78例,手术后将标本新鲜处理,将标本外翻,从癌变处对面纵行剪开,平展在一木板上,四边固定,冲洗积血,浸泡在10%甲醛水溶液中,48小时后观察(测)病变范围、形态、黏膜色泽、粗糙程度等。取材、石蜡制片、染色、镜检。

    对手术治疗已5年以上的病例,用书信、电话、登记方式进行随访。

    2   结   果

    2.1   病理大体所见

    除乳头型癌外,其它型都无明显的肿块形成。508例早期癌标本,可分为以下5个类型。

    隐伏型:癌变部位、黏膜的变化最轻微,与周围正常黏膜的粗糙程度基本一致,但失去了正常的淡红色色泽,为灰白色并质地较脆,病变范围可大、可小。经固定后病变处黏膜纵行的(正常时)皱折消失,而横行的皱折出现。本型有51例,占10.04%;X线黏膜造影显示不出病变。

    糜烂型:病变处黏膜显示糜烂、较粗糙、可有小颗粒、成地图样与周围黏膜不同,色较灰暗、质较脆。本型有304例(59.84%),可分为轻度糜烂及重度糜烂两个亚型。轻度糜烂型者X线黏膜造影也难显示出来,重度糜烂型者多数可显示出黏膜粗糙,似纵行毛毛虫样。

    斑块型:癌变处黏膜较肿胀、隆起、呈苔藓状、色灰白、质较脆、表面粗糙。本型64例,占12.60%;X线黏膜造影多数能显示,出现小缺损。

    乳头型:癌变处黏膜有明显突起或呈乳头状、蕈伞状物、向腔内形成占位性病变,本型41例,占8.07%;X线黏膜造影多数显示出腔内有占位性瘤,硫酸钡液通过时有分流现象。

    混合型:此型癌具有以上4个类型任何两个型以上病变特征,共48例,占9.45%;X线黏膜造影显示黏膜粗糙并有小的缺损,黏膜中断或向腔内有占位性病变显示出来。

    2.2   术后病理学诊断

    2.2.1   病变范围与浸润深度

    病变范围:1cm以内57例(11.22%),1~2cm 166例(32.68%),2.1~3cm 170例(33.46%),3.1~4cm 68例(13.39%),大于4cm47例(9.25%)。

    浸润深度:上皮内143例(28.15%),黏膜内157例(30.90%),黏膜下208例(40.94%)。

    2.2.2   显微镜下观察

    本组508例早期癌中,腺导管癌5例,贲门异位腺癌1例,癌肉瘤2例,其它均为鳞状上皮细胞癌,有500例。镜下可见早期癌分为以下几种情况。①上皮内癌(原位癌):基底膜完整者143例。②黏膜内癌:在原位癌基础上、基底部癌细胞呈不规则条索状,或小团块浸润固有膜或黏膜肌以上者共157例。③黏膜下癌:癌细胞向下浸润穿透黏膜肌层到达黏膜下层者208例。

    癌组织分化程度:高分化23例,中分化363例,低分化105例,未分化17例。淋巴结癌转移2例,均为黏膜下浸润癌(经连续切片、未发现癌浸润肌层),1例为中分化鳞癌,另1例为低分化鳞癌。508例中切缘有癌残留的9例,上切缘7例,下切缘2例,隐伏、糜烂型各2例,混合型5例。

    每例早期癌癌旁上皮均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多数有多点癌起源。癌黏膜各层及癌旁黏膜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尤其是糜烂型和混合型癌、癌及癌旁黏膜下,炎性反应明显(淋巴滤泡、浆细胞出现等),发现斑块型癌旁黏膜下结缔组织较丰富并有机化。

    2.3   病理分型与临床症状关系

    由表1可看出隐伏型癌者多无明显症状,糜烂型癌者多有胸前后刺痛感,斑块、乳头、混合型癌者多有哽噎感。

    2.4   病理分型、浸润深度与生存关系

    见表2,生存5年以上470例,5年生存率为92.52%。2例淋巴结癌转移及9例手术切缘有癌残留者,生存时间都小于5年。

    3   讨   论

    根据国际抗癌联盟(UICC)公布的临床病理分期,按癌组织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标准,早期食管癌应是原位癌和浸润至固有层的黏膜内癌,无淋巴结转移,即TNM分期的Tis和部分T1。而浸润黏膜下层和固有肌层及以外者为进展期食管癌,即中、晚期食管癌[1]。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队[2]及刘复生等把食管早期癌分隐伏、糜烂、斑块、乳头四个类型。本文把早期食管癌分为隐伏、糜烂、斑块、乳头、混合五个类型,又把糜烂型分轻度糜烂及重度糜烂两个亚型。隐伏型是早期癌中最早的一型,均为原位癌,可随病程延长发展为糜烂型或其他类型早期癌,随病程继续多数发展为髓质型。斑块型的病变范围最小,而病变处黏膜下结缔组织较丰富并有机化,引起周围黏膜间中心性、呈放射状挛缩样改变现象,会随病期延长发展成缩窄型癌。轻度糜烂型者大多数是上皮内癌,重度糜烂型者多数是黏膜下浸润癌,癌细胞向上、向下浸润可能发展成髓质型癌。本组糜烂型占59.84%,与临床所见中晚期以髓质型最多见相符合。

 关于早期癌的组织学发生与多点起源问题。在早期癌标本组织学镜下观察90%以上都有互不相连的癌变,都有不相连的不典型增生灶,手术时易造成切缘残留。早期癌也有淋巴结转移的可能。这是食管癌手术、放疗后复发的主要原因。

    综上,根据早期食管癌的详细分型及演变特点,可推断出患者的疾病发展趋势,结合目前新治疗方法,如胃镜下黏膜切除、胃镜下光动力治疗等微创治疗,使患者尽可能得到创伤小、效果好的治疗。

 

【参考文献】  [1] 李益农, 陆星华, 王国清. 消化内镜学[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71.

  [2] 赵恒忠, 王玉香. 拉网细胞学与食管贲门癌的早期诊断[J]. 中国肿瘤, 1999, 8(9):39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