涎腺内镜在慢性颌下腺炎病因诊断中的价值——78例临床报告
发表时间:2014-10-14 浏览次数:1271次
慢性领下腺炎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由于领下腺导管的特殊解剖特点,阻塞是其最主要的病因,伴随结石或继发的细菌感染也是其重要的病因。 领下腺反复肿胀伴局部疼痛是其最主要的临床表现。 涎腺内镜能直观地获取涎腺导管内的病变信息,为涎腺疾病的诊断提供了直接有效的证据。本研究总结慢性领下腺炎患者涎腺内镜检查结果,分析涎腺内镜在J漫性领下腺炎诊断中的价值,并对慢性领下腺炎的病因进行初步分析。 材料和方法 1临床资料2009年10月一2012年12月因领卜腺反复肿胀就诊我科门诊并接受涎腺内镜检查的患者78例,男29例、女49例,年龄1865岁(中位年龄36岁),其中左侧领卜腺35例、右侧领下腺43例。病程1个月一72个月,平均26个月。 2检查设备FVS-6000MI内窥镜图像系统和FVY-780导管内窥镜(北京博莱德光电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导管扩大针采用泪道探针MR-I602(5-6.7-8.9-10号探针)。 3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于术前签署内镜检查知情同意书,口周及口腔内消毒,铺孔巾。根据领下腺导管口的大小采用泪道探针逐级扩张至10号,将内镜导入导管口,缓慢灌汪2}k利多卡因1mL,以减少术中的不适感通过内镜的注水通道缓慢低压注入生理盐水,在显示器的监视下保持轻度扩张导管的同时缓慢深入内镜,观察导管的图像信息,必要时可将内镜深入到次级导管进一步检查。检查结束后按摩腺体排空注入液体,注入庆大霉素注射液1}2mLa结果1涎腺内镜检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组病例中有7例因主导管狭窄,经注水扩张仍不能满足内镜自由通过,因而不能获取图像而放弃内镜检查,其余71例均完成涎腺内镜检查在完成内镜检查的患者中,59例可通过内镜观察到确定的病变图像,其中19例因为导管内结石或纤维素样渗出阻塞、主导管或分支导管内局部狭窄而导致内镜通过受阻而不能进一步深入检查,但能获得初步的病变信息,涎腺内镜检查的有效率为83.1%(59/77);12例患者未观察到确切的病变信息,仍需通过其它检查方式进一步明确病因。 2涎腺内镜下表现阻塞是慢性领下腺炎最主要的原因,其中导管结石最常见,本组病例中共发现结石31例,其中28例位于主导管内及腺门处,多伴有一管壁的增生(图lA,B)}其中5例结石和管壁粘连或嵌入增生的管壁(图1(.D)023例存在导管增生、扩张导致管腔阴塞(图2A}C),粘液栓形成,纤维素样渗出造成阻塞症状(图2D}F);2例可发现导管息肉(图3A.B)}2例导管畸形(图3(.D)。多数病例导管内壁可见不同程度的充血、糜烂性炎症(图4A.B)o72例慢性领下腺炎患者通过内镜未发现可观察到的明确的病变。 讨论 慢性领下腺炎多表现为领卜腺的反复肿胀和疼痛,往往伴有细菌感L、发热和导管口溢脓。其中阴塞性领卜腺炎最为常见其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结石、纤维粘液栓,导管狭窄异物,血管系统解剖变异和崎形此外还存在一种不明原ii.的复发性PJ}下腺炎二,这在本研究中得到证实,木组炳例中们一12例患者涎腺内镜检查未发现导管系统内存在明确的病变。 慢性领下腺炎的有效治疗依赖于准确的诊断,尤其是涎石症,需要对结石的部位、大小、数目、形态等进行精确的诊断。目前常用的诊断方一法包括下领咬合片、导管造影、彩超、C'1和}}}o下领咬合片对导管前份结石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但对腺体内的结石及阴性结石难以发现;X线涎腺导管造影司一以检出涎腺阴性结石,但可能将导管内异物和导管息肉误认为阴性结石,亦可能将结石推向导管深部甚至腺体内;研究表明高分辨率彩超对领下腺导管结石的诊断可达到较高的准确率,并能观察到因导管结石或导管狭窄所导致的土导管和邻近腺内导管的扩张,但约1/3病例位于导管口的结石难以发现,可观察到继发的主导管扩张}3};CT受制于扫描层厚的限制,有些结石可能隐藏于两个扫描层之间而被漏诊,并目_小能为结石提供准确的定位;Capaccio等的研究表明磁共振涎腺成像可显示涎腺导管至第三级分支,可精确地诊断涎腺导管异常,如狭窄和扩张Ca;随着涎腺内镜技术的发展,其作为一种微创、直观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手段被临床所采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发现对于部分导管重度狭窄的病例,即使通过注水扩张仍不能满足内镜自由通过,很难通过内镜获得满意的图像因而放弃内镜检查,因此导管的内径是涎腺内镜检查的基本条件。 Nahlieli等通过涎腺内镜检查123例阻塞性领下腺炎病例,其中结石102例,占83%;导管狭窄、扭结占10%;息肉占3%;皆管异物占2%;导管畸形占2%创。本研究通过对慢性领下腺炎的内镜检查发现各种原因造成的,t管阴_塞,尤其是结石引起的阻塞(31} 7动是慢性领卜腺炎最常见的原因。涎石症患病率为1.2%,包括没有症状的患者。领刚泉导管结石85%位J几主导管,其余巧%位于腺门(即主导管起始部)和腺内导管系统。研究发现32%的结石不能被常规X线片和CT显影,为阴性结石,本研究中内镜发现6例阴性结石,进一步证实内镜可有效直观地发现阴性结石。 此外,我们也在部分病例内镜检查过程中发现经内镜注水扩张前导管壁增生肥厚呈闭合状态,经扩张后导管内径明显扩张,这可能造成唾液流速的减慢,从而造成阴_塞症状并为继发细菌感染创造条件;粘液栓形成及纤维素样渗出可在较多的病例中被发现,这些均有可能那分阻塞导管。血管息肉及导管畸形等病变在漫性颖下腺炎中也并不少见。这些发现与其它学者的报道相似Lc-vl,进一步肯定了涎腺内镜在慢性领下腺炎诊断中的价值。 涎腺内镜比传统的诊断技术能更直观有效地观察到领下腺导管系统的病变,对慢性领卜腺的病因诊断具有史大的价值。同时其作为种治疗手段可在诊断的同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相应的治疗,可极大地提高J漫性领下腺炎的诊治效果。 〔参考文献〕 CapaccioP,TomettaS,OttavianF,etal.Modernmanagementofob-structivcsalivarydiseases[J].ActaOtorhinoLaryngolIta1,2007,27(4):161一772. AlvasF,LewisKWilliamsM,etal.Diseasesofthesubmandibularglandasdemonstratedusinghighresolutionultrasound[J].Br,JBa-diol.2005}78(928):362-369. CapaccioP,CuccariniV}OttavianiF,etal.Comparativeultrasono-graphic,magnetic:resonancesialographic,andvideoendoscopicas-sessmentofsalivaryductdisorders[J].AnnOtolRhinolLarpngol,2008117C4):245-252. 程历,龙星,李小丹,等.涎腺内镜对慢性阻塞性涎腺炎的诊治价值[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5.40(2):131一133. 贺国权,唐祥,戴德华,等.涎腺内镜在领下腺导管及导管内病变中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研究,2008,24(5):568-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