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对大鼠牙槽骨骨重建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7-15 浏览次数:946次
近年来种植义齿因其美观及舒适,成为越来越多患者的选择。但临床上常常遇到有些病例拔牙后3个月牙槽骨修复不良,拔牙窝内存在一些软组织,颊侧牙槽靖高度明显减少,使患者种植修复时间延长并增加其经济负担。本实验通过建立大鼠牙齿折裂感染的动物模型,评价炎性组织对牙槽骨骨愈合的影响。材料和方法1实验动物56只健康成年SD大鼠(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动物实验研究中心提供),雄性,体重246-305。。其中6只用于炎症模型建立的预实验,50只用于实验研究。2牙折裂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炎症的判断6只SD大鼠观察1周后,腹腔注射10%水合氯醛麻醉,肉眼及X线根尖片确定左右下领第一磨牙牙齿完整,根周无感染。将大鼠仰卧固定于手术台,消毒,左右下领第一磨牙处局部注射阿替卡因,左右下领第一磨牙中央颊舌向用慢速电机磨出一道沟,露髓,然后沿沟劈裂牙冠,建立牙折裂模型。术后4周,8周,12周随机抽取2只大鼠处死,X线片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根尖周是否存在根尖囊肿或根尖肉芽肿。结果8周,12周X线片及组织形态学观察根尖周病变相似,存在根尖囊肿或根尖肉芽肿;4周根尖周无明显炎性软组织。本实验以牙折裂8周作为感染时间点,以根尖部存在根尖囊肿或根尖肉芽肿作为根尖周炎性感染的判断标准。3动物分组及牙折裂模型的建立按照目身对照原则,将50只大鼠分为2组,左侧下领骨为实验组,右侧下领骨为对照组。观察1周后,建立牙齿折裂模型。4炎症的确立和患牙的拔除牙齿折裂8周后,腹腔麻醉,根据X线片选取36只根尖部炎症明显的大鼠,将其固定于手术台并消毒,拔除左右下领第一磨牙,左侧拔牙后不刮治,右侧进行牙槽窝刮治,压迫止血20-30 min,观察无活动性出血,拍X线片确定牙槽窝无残根存在。肌注10万单位青霉素3d,术后1周喂养软食,之后标准颗粒饲料常规饲养。5X线影像学观察拔牙术后4周、8周、12周,随机处死12只大鼠,取头,拍X线片,观察拔牙区骨修复情况。6游标卡尺测量拍X线片后,取左右侧下领骨,切取第一磨牙处骨组织标本,去除表面软组织,以拔牙窝中心民轴与水平面垂直,颊侧与舌侧相比较,位于冠方为正值,位于根方为负值,游标卡尺测量拔牙窝颊舌侧牙槽峪近中、中问、远中各点至下领骨卜缘的垂直高度,由第一作者按统一标准重复测量3次取颊舌侧平均值的差值作为牙槽靖的高度差。7组织学观察标本测量后经4%多聚甲醛液固定,混合脱钙液脱钙,梯度乙醇一L巨丁醇脱水,石蜡包埋,标本中央沿牙长轴方向颊舌向切片,片厚5 Nm,苏木精一伊红染色显微镜100倍视野下观察牙槽骨骨重建情况。8统计学处理分析软件采用SPSS 13.0,组间数据比较采用配对设计的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炎症模型的预实验观察牙齿折裂4周后X线片及组织学显示根周无明显软组织存在。8周后,肉眼见根尖部圆形软组织肿物,X线片见根尖区有圆形或卵圆形透射区,其中3侧透射区周围无致密骨硬板,1侧见致密的骨白线,镜下都可见炎性肉芽组织,其内大量炎性细胞,偶见胆固醇结晶0 12周后,肉眼见根尖部软组织肿物,X线片见2侧病变组织周围无致密骨硬板,2侧见致密的Fi,白线,镜下均可见炎性肉芽组织,其内大量炎性细胞,亦可见胆固醇晶体存在。2实验动物情况50只大鼠牙齿折裂8周后,X线片排除4只根周炎症不典型的大鼠,其余46只大鼠分别进行拔牙。在牙齿拔除时,1只大鼠拔牙后出血半小时后死亡;7只大鼠拔牙时左右侧炎性软组织团块都一同拔出,则放弃;5只大鼠左侧下领拔牙时炎性软组织团块随牙齿一同拔出,右侧根尖软组织未同时拔出,则左侧作为对照组拔牙后刮治,右侧作为实验组不刮治。38只大鼠拔牙术后4周、8周、12周分别随机处死12只,纳入结果分析。3肉眼观察大鼠拔牙后面部稍肿胀,进食量减少,厌活动。3天后肿胀消除,进食量增加,活动量增加。1周后大鼠饮食正常,活动自如。拔牙术后4周左右牙槽窝被上皮覆盖,实验组上皮向内凹陷较深,对照组凹陷相对较浅,牙槽窝内均充满软组织。拔牙术后8周实验组牙槽窝有2例上皮覆盖有浅的凹陷,其余牙槽窝几乎变平,剥离上皮组织见牙槽窝骨壁均增厚,中央仍见少量软组织存在,对照组牙槽窝上皮覆盖较平整,剥离上皮组织见牙槽窝内充满疏松的骨质。拔牙术后12周,实验组与对照组上皮覆盖较平整,剥离上皮组织见牙槽窝内骨组织与周围骨组织无明显差异。4游标卡尺测量大体标本颊舌侧牙槽靖高度差拔牙术后4周,实验侧颊舌侧牙槽蜡高度差值均明显大于对照侧(P <0.05),拔牙术后8周、12周,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颊舌侧牙槽靖高度差值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 >0.05) o5X线影像学观察拔牙术后4周两侧仍呈透射影,牙槽窝空虚,周围硬骨板消失:拔牙术后8周,两组拔牙窝内存在模糊影像;拔牙术后12周,两组看不到牙槽窝影像,骨密度与周围相似(图1)。6组织学观察拔牙术后4周,实验组拔牙窝侧壁可见少量新生骨组织,新生骨组织内侧见大量纤维组织和少量炎性细胞,对照组拔牙窝侧壁新生骨组织相对较多,中央被纤维组织充填;拔牙术后8周实验组新生骨组织增多,仍可见少量纤维组织和极少量炎性细胞存在,对照组牙槽窝存在大量新生骨组织,可见不规则骨小梁存在;拔牙术后12周两组均被骨组织充填,可见规则骨小梁结构,无明显差别(图2)讨论根尖周炎症的形成受到局部及全身因素的影响,根尖部的牙周膜受到长期慢性刺激而发生炎症变化,正常组织被炎性肉芽组织替代,形成根尖肉芽肿,炎性肉芽组织的周围有破骨细胞分化出来,使周围骨质破坏吸收,当局部病变活动时,产生较多的破骨细胞,造成更大范围的骨质破坏,可形成根尖周囊肿、根尖周脓肿等[fil。本实验中制造牙折裂感染的动物模型,以X线片作为根尖部肉芽肿及囊肿的判断标准,排除根尖部其它感染类型。大鼠下领第一磨牙通常有3个根,根分叉明显,且牙冠及牙根与人类相比太小,临床上微创拔牙器械都不适用于大鼠。对于大鼠完好的牙齿,可以借助持针器拔除。本研究牙冠已经制造隐裂,牙根及根周部有感染,持针器不能完整拔出牙齿,实验中利用探针,慢速电机磨制微小牙挺、根尖挺及刮匙,保护周围软组织和牙槽骨的情况下拔除残根,实验组用刮匙刮除感染炎性组织。拔牙术后牙槽骨骨重建,随着牙齿的缺失,在其位置上缺少一定的应变刺激,骨质发生生理性反应。牙槽骨骨重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全身和局部因素的影响。在排除全身因素的情况下,拔牙时牙槽窝周围骨质受到的创伤,拔牙窝的炎症,拔牙后,周围骨质缺少牙齿咀嚼而产生的应力,牙槽骨废用性萎缩,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变化「3]。牙齿拔除后3个月,牙槽骨骨重建中,牙槽靖的宽度及高度都有减少,主要是高度的减少,颊侧牙槽晴减少较为明显,舌侧牙槽靖较为稳定「4]。本实验中,受炎症软组织的影响,4周时实验组颊舌侧牙槽靖高度差值较对照组明显增大,有统计学意义。8周、12周时差值虽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颊舌侧牙槽靖高度差较对照组稍大,实验组颊侧牙槽靖骨质吸收较多,牙槽窝内部骨修复过程减缓,但12周后X线及组织学观察无明显差异。临床上牙槽靖高度的减少给后期的修复治疗带来不便,颊侧骨缺失较多,在种植修复中增加了手术风险,同时需要植骨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费用,有关牙槽靖骨丢失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但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应尽量注意对拔牙窝周围软硬组织的保护,刮除根尖部残存的炎性组织,必要时使用一些促进骨修复的材料和方法。拔牙创骨修复通常需要3个月,然而临床遇到有些种植病例3个月后拔牙创仍愈合不良,拔牙窝内存在一些软组织或骨组织碎片,颊侧牙槽蜡高度明显减少,需进行软组织的刮除和植骨。在对病史询问过程中,多数有牙隐裂。有关拔牙后促进牙槽窝的修复和牙槽骨骨量保存的方法和材料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而对于牙槽窝,修复不良的原因的研究甚少。本研究中制作牙齿折裂的根部感染动物模型,探究此炎性感染与牙槽窝内部愈合不良是否有关,通过实验证明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但炎性组织使牙槽窝骨重建过程前期减缓,颊侧骨丢失较多,有关牙槽窝内部的愈合不良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樊明文. 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00-202.崔彩雯,张健,马婷. 唑来膦酸局部应用对大鼠拔牙创软硬组织的影响[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1,(05):261-264.Schropp L,Wenzel A,Kostopoulos L. Bone healing and soft tissue contour changes following single-tooth extraction:A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12-month prospec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riodontics and Restorative Dentistry,2003.313-323.Blahout RM,Hienz S,Solar P. Quantification of bone resorption in the interforaminal region of the atrophic mandibl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 Maxillofacial Implants,2007,(04):609-615.黄桂林,李华林,谢文杨. 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微粒植入牙槽窝的临床应用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4,(02):91-92.V Checchi,L Savarino,M Montevecchi. Clinical-radiographic and histological evaluation of two hydroxyapatites in human extraction sockets:a pilot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2011.52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