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口腔修复治疗先天性缺牙的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4-05-28  浏览次数:954次

先天性缺牙是常见的临床牙科疾病,是指牙胚在形成过程中未正常形成和发育的牙[1]。该病可影响牙列完整性,降低牙齿咀嚼功能,引起牙齿脱落、食物嵌塞和牙槽骨萎缩等,增加患者患有牙周病、口臭、龋齿等疾病的几率。该病患者还易并发口-面-指(趾)Ⅰ型综合征和Ⅱ型综合征、外胚叶发育不全等疾病,表现为牙齿稀少、皮肤干燥、头发稀少等。口腔修复是临床治疗该病的常用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可靠等优点[2]。现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先天性缺牙67例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先天性缺牙患者67例,年龄16-36岁,平均年龄为(24.35±10.6)岁,男34例,女 33例。5例患者缺失>4颗,9例缺失4颗,6例缺失3颗,23例缺失2颗,24例缺失1颗。

1.2 治疗方法对67例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方法如下:(1)对患者家族病史进行充分了解,对患者进行X线检查,确定病因。对每位患者不同的口腔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对其进行全面评估。(2)根据每位患者上下颌制定相应模型,根据口腔全景X片和侧位X片,确定治疗方案。(3)正确选择固定矫治器。使用固定矫治器对患者进行正畸治疗,正畸过程中应当密切观察牙列,并保证牙列整齐,正常的牙合覆盖。将基牙位置调整好,牙列间隙集中。正畸治疗后进行修复治疗。(4)制作固定义齿修复体,修复体制作时应当根据基牙、排龈进行制作。为了维持患者缺牙间隙和基牙位置,应当制作起到保护基牙作用的临时性冠桥。冠桥可以选择羧酸锌黏结型固定桥,起到去除多余黏结剂的作用。制作后为患者试戴义齿,试戴时应当严格检查冠边缘的邻接关系及其密合程度。检查邻接关系时使用牙线,当其可阻力性的通过冠边缘时即为最佳邻接关系。(5)使用牙齿保持器对患者牙齿进行维护和保持,叮嘱患者定期复查。

1.3 观察指标观察67例临床效果,准确记录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治疗前后对患者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进行评分,观察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的临床改善情况。对患者治疗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

1.4 疗效标准(1)患者牙齿排列整齐,前牙覆盖及覆牙合均正常。(2)患者X线结果显示患者未出现根尖吸收,牙根平行。(3)患者第一恒磨牙与中性牙合之间的关系基本接近,或成功建立。(4)治疗12个月后,患者无复发。(5)患者语言功能、咀嚼功能趋于正常。(6)患者牙合功能较好,自感舒适,整体美观、自然。无效:满足以上3项条件及以下。好转:满足以上4项条件。有效:满足以上5项条件。治愈:满足以上6项条件。以好转、有效和治愈作为临床有效率。

1.5 统计学分析对本文所得实验数据均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所得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改善治疗前67例患者咀嚼功能平均分为(4.91±0.76)分,语言功能平均分为(5.77±0.92)分。治疗后67例患者咀嚼功能平均分为(8.39±1.03)分,语言功能平均分为(8.15±1.06)分。治疗后患者咀嚼功能平均分和语言功能平均分高于治疗前,评分显著提高,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临床效果 67例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7.01%,其中2例无效,占 2.99%;16例好转,占23.88%;20例有效,占29.85%;29 例治愈,占4 3 . 2 8 %。临床效果较好,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治疗满意度 67例患者对治疗满意度为98.51%,其中1例不满意,占1. 4 9 % ; 1 8例基本满意,占2 6 . 8 7 % ; 2 3例较满意,占 34.33%;25例满意,占37.31%。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较高,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情况 67例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 7.46%;其中3例产生不良反应,占4.48%;2例产生并发症,占2.99%。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先天性缺牙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和临床症状可分为个别牙缺失、多数牙缺失两类[3]。前者往往不伴有其他全身性症状,仅表现为几颗牙齿或一颗先天性缺失;后者通常伴有其他综合征或系统性异常等症状,表现为6颗及6颗以上牙齿先天性缺失,第三磨牙除外。该病好发于牙蕾形成期,胚胎期牙板断裂、物理障碍、牙胚退化、下方间充质诱导失败、上皮组织部分功能缺陷等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4]。该病影响牙齿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及患者的心理。口腔修复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等特点,是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据有关学者研究发现,对该病患者实施口腔修复,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0%以上,患者对治疗效果较为满意,语言功能障碍及咀嚼功能障碍均能有效缓解[5]。在本文研究中,对67例该病患者实施口腔修复,临床有效率达97.01%,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46%,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均有极大改善,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达98.51%,表明该方式是一种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方式。综上分析,口腔修复治疗对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患者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均能得到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较少,治疗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会敏.口腔修复疗法对68例先天性缺牙患者的作用和效果 [J].中外医学研究,2013,(28):12-13.

[2] 李刚,毛丽,任长和,等.多数牙先天缺失患者的修复方法 [J].中华老年口腔医学杂志,2012,16(13):52-53.

[3] 王忠献,蔡君.正畸联合种植治疗先天缺失牙患者的临床研究 [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9):2216-2217.

[4] 王燕一,刘洪臣,郭贵华,等.1197例老年修复病例的临床分析[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00,1(1):43-45.

[5] 陈明,郑光榕.先天性缺牙的临床特点及修复处理[J].上海铁道医学院学报,1995,(2):113-11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