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门诊1064例藏族人牙列缺损和修复情况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4-03-18  浏览次数:793次

藏族是我国第九大少数民族,总人口约541万。其中常驻于西藏的藏族人口约271万,占西藏总人口的90%[1]。藏族人世居于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的藏族人以糍粑为主食,牛、羊肉为副食,喜爱饮用酥油茶,较少食用蔬菜。最新的第三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2]显示:中老年人牙齿缺失较普遍。但是未将西藏自治区纳人样本范围。为了解藏族人的牙列缺损和义齿修复的特点,笔者对2007年至2010年在我科初诊的藏族人进行问卷调查和口腔检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

2007年至2010年来我科初诊的藏族患者共1064例,其中男571例,女493例,年龄40岁以下263例,40~60岁419例,60岁以上382例。

1.2方法

对初诊的藏族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基本资料、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缺牙原因、对义齿修复的认识、对义齿的要求等,并进行口腔检查,记录缺牙牙位(包括无法保留的残根)和修复情况。不良修复体的判定标准:用钢丝和自凝牙托材料制做的不可摘修复体记为不良修复体。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V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数值比较使用t检验。

2结果

2.1口腔卫生和饮食习惯

结果见表1。可见大部分藏族人能做到早晚刷牙,但是他们没有定期洁牙和口腔检查的习惯,绝大部分藏族人喜欢吃风干牛羊肉一类的硬物。

2.2缺牙率和缺牙原因

1064例藏族人总缺牙率为78.8%。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组的缺牙率和人均缺牙数的统计结果见表2、表3。男、女间缺牙率和人均缺牙数无统计学差异。3个年龄组的缺牙率和人均缺牙数有统计学差异,年龄越大,缺牙率和缺牙数明显增多。

男、女缺牙率的比较,X2=0.503,P=0.478。男、女人均缺牙数比较,经t检验,P>0.O5。

三个年龄组缺牙率,经X2检验,P<0.05。三个年龄组人均缺牙数,经t检验,P<0.05。

三个年龄组的缺牙牙位见表4,可见缺牙以磨牙最多,前牙最少。

40岁以下组的缺牙原因见表5,从表中看出,龋齿是失牙的主要原因。同时有11.4%的患者为了解决牙痛而拔除了牙齿。另外,由于40~60岁组和60岁以上组有部分病人缺牙较多,无法准确回忆每个牙缺失的原因,影响了整个结果的计算,因此无法统计。

2.3义齿修复情况结果见表6。

2.4对义齿修复的认识和要求

在缺牙的影响调查中,84.6%的患者认为影响吃饭,6,2%的患者认为缺牙没有影响。未进行修复的原因主要是认为当地条仵不好。88.7%的患者希望做固定修复,认为固定修复舒适、方便。对义齿的期望主要是能吃饭,其次是耐用、便宜和解决美观等。有52.3%的患者不知道义齿该如何保养。

3讨论

口腔卫生的好坏关系到龋齿、牙周病等口腔常见疾病的发病率。在此次调查中通过问卷着重了解藏族患者对刷牙、洁牙和定期检查的认识。从结果看出,藏族人对口腔卫生不够重视。有关调查也显示藏族学生的患龋率较高[3],这与家长对口腔卫生的认识和重视程度有关。西藏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医疗资源有限,口腔健康知识的普及率很低,今后应加强健康教育。

本次调查藏族人的总缺牙率为78.8%,其中60岁以上组的缺牙率高达98.7%,人均缺牙10.24颗。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65~74岁的老年人中有牙齿缺失的占86.1%,平均缺牙7.03颗。其他同类调查发现60岁以上的老年人牙齿缺失率在53%~78%之间[4-7]。本次调查结果明显高于平均水平,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本文的数据是针对到口腔门诊就诊的藏族患者,由于均是需要解决口腔问题而来,因此可能导致统计结果较普通人群高。但是,与陈志红等门诊老年人牙列缺损调查[8](缺牙率93.5%)比较,本次调查的缺牙率也较高,说明藏族人的缺牙情况较为严重,可能存在本身固有的原因。(2)本次调查将需要拔除的残根也计为缺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结果偏大。(3)藏族人不重视口腔卫生,不及时充填龋齿,甚至认为人老了掉牙是很正常的事情,导致多数牙齿因龋坏不断加重而成为无法保留的残根。这从们岁以下年龄组的缺牙原因中也可以看出。(4)西藏地处高原地区,经济和医疗条件均落后于全国,对于龋齿、隐裂、牙周病、根尖周病等口腔常见病的诊治条件和技术水平较低,加之人们对牙齿不重视,常常由于牙痛就要求医生拔除牙齿以止痛,导致了缺牙率较高。周振等对西藏牧业村成年人的口腔健康调查也发现拔牙几乎是唯一治疗龋病和牙周病的的手段,导致缺牙数从贸岁以后迅速增加[9]。本次调查中发现有11.4%的人拔牙原因是牙痛。(5)藏族患者的氟斑牙发病率较高[10]。重度氟斑牙可导致牙体不断缺损。这与藏族人喜爱饮用含氟量较高的砖茶制成的酥油茶有关系[10]。(6)藏族老年人的龋均和患龋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高原缺氧和口腔卫生不良而易发牙周病[4]。

本调查的男女缺牙率和人均缺牙数没有统计学差异,可能是因为样本量较小,而年龄跨度较大,没有显示性别上的差异。从年龄上看,3个年龄组的缺牙率和缺牙数有显著差异,说明随着年龄增大,藏族患者的缺牙更加严重,尤其是60岁以上者,几乎人人需要义齿修复。周振等在西藏边远地区的调查也发现小于34岁的藏族患者龋均低于全国水平,但34岁以后龋均呈爆发性增长,同时缺乏医疗条件治疗保存患牙,因此导致失牙迅速增加。我院是西藏的后方医院,藏族患者主要来自西藏城镇,少部分来自牧区,因此在60岁以上组才可见缺牙的明显增长。从缺牙位置看,磨牙占多数,是因为磨牙的窝、沟、点隙多,更易患龋病。

838例缺牙患者中,有不良修复体者占26.4%,远高于陆英[6]的调查,西藏局部地区的调查也发现藏族患者口内有较多的自凝塑料制成的“固定”不良修复体[4]。这是由于西藏口腔医疗条件差,缺牙患者不能得到专业正规的义齿修复。这些不良修复体进一步加重了基牙的龋坏和牙周病变。

关于藏族患者对修复的认识和要求,通过问卷调查发现,认为当地医疗条件不好而未修复缺牙,解决吃饭是他们的主要要求,并且希望义齿耐用。说明藏族患者到内地来就医的期望较高,希望内地良好的医疗条件能够解决他们的切实困难。另外,无论是个别牙缺失还是多数牙缺失,藏族患者大多希望做固定修复,原因是固定后不需要每天取下清洁。说明他们对义齿的了解不全面,这也是他们口内有较多的自凝材料制成“固定”不良修复体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藏族患者对口腔卫生不够重视,缺牙率较高而不良修复率也较高,他们对义齿修复的认识不全面,对在内地进行义齿修复的期望较高。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口腔健康教育,加强医患沟通,为藏族患者提供规范的义齿修复治疗。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