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淋巴瘤38例误诊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09-09-25 浏览次数:643次
口腔颌面部淋巴瘤38例误诊原因分析李福军1徐昌胤2 471003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 471003河南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 洛阳202医院2 摘要目的:探讨颌面部淋巴瘤误诊的原因,及减少误诊的措施。方法:对38例颌面部淋巴瘤患者进行分析。结果:38例首次误诊率为68 4%,其有11例误诊为腮腺肿瘤,2例误诊为牙龈肿瘤,6例误诊为淋巴结炎和恶性淋巴肉芽肿,3例误诊为颌面部间隙感染,4例误诊为淋巴结核及其他。结论:口腔颌面部淋巴瘤首诊时易被误诊,可疑病例应尽早行组织病检以明确诊断,为其相应的治疗做准备。 关键词 颌面部肿瘤淋巴瘤误诊 资料与方法 颌面部淋巴瘤患者38例中,男22例(58%),女16例(42%);年龄7~55岁,平均31岁。 首发症状及体征:对38例病例所发生部位,首先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等进行分析。所有患者中首发症状主要表现为无痛性包块(31例,占81 6%),疼痛性包块其次,还有的表现为口腔溃疡、牙龈出血、牙齿松动等。 诊断:38例患者中,原发于腮腺的11例病例,初次诊断为腮腺区的肿瘤,均经术后切除标本病理检查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B细胞型。原发于腮腺咬肌区的3例,据病史体征初步诊断为咬肌间隙感染,但抗感染治疗无效后,行病理检查,经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原发于硬腭部单发病例活组织检查1次,经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浆母细胞型。牙龈区2个病例术前活组织检查为牙龈瘤,术后切除标本再次病理检查,经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型。软腭及咽后壁4个病例初步诊断为口腔淋巴结核,经软腭部取材活组织检查,为慢性炎症,再次行活组织检查免疫组织化学确诊为非霍奇金淋巴瘤,T细胞型。确诊时间11~74天。结果 38例患者中,首诊诊断明确的有5例(13 2%),诊断不明确的有7例(18 4%),误诊的有26例(68 4%);其中误诊为腮腺肿瘤的11例,误诊为淋巴结炎和恶性淋巴肉芽肿的6例,误诊为牙龈肿瘤的2例,误诊为颌面部间隙感染的3例,误诊为淋巴结核或其他的4例。讨论 近年来,恶性淋巴瘤(ML)在口腔颌面部的发生有明显增加趋势。杨侃等报道209例恶性淋巴瘤中发生于颌面部的占3 3%[1];顾晓明等报道颌面部恶性淋巴瘤占全身发病的10 7%~23 6% [2]。本文的38例患者,霍奇金淋巴瘤(HL)5例,占13 2%;NHL 33例,占86 84%。 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口腔颌面部恶性淋巴瘤临床类型多样,表现不典型,缺乏影像学特征性改变,诊断完全依靠病理检查。发生于腮腺区的淋巴瘤易误诊为腮腺肿瘤、腮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核,因①腮腺淋巴瘤较腮腺混合瘤生长迅速,有时为多发肿块,而腮腺混合瘤常见为单发肿块,表面呈结节状;②腮腺淋巴结炎一般均有原发感染病灶,经抗炎对症治疗效果显著;腮腺淋巴结核有结核接触史或患病史,PPD试验阳性,有的病例胸片检查可发现肺门淋巴结核等。发生于牙龈区的淋巴瘤易被误诊为牙龈的肿瘤,应认真检查患者全身浅表淋巴结和口腔牙周状况,特别是远处淋巴结有无肿大,尽早活组织检查确诊。 发生于咬肌区的淋巴瘤易误诊为颌面部间隙感染。淋巴瘤抗炎对症治疗无效,且有全身状况的下降;颌面部间隙感染抗炎对症治疗效果明显,一般不会有持续的全身状况改变。因此,对于抗炎治疗无效的,要及早行病理检查。 总之,临床医师应加强认识口腔颌面部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对可疑病例尽早行病理检查,特别是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查。如此,才能做到早期明确诊断,为后期治疗起到指导作用。参考文献 1杨侃,刘艳辉,薛新华,等.苏州、南京、青岛与沈阳地区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与免疫学类型研究仁.中华肿瘤杂志,1993,15(2):86-88. 2顾晓明,张皖清,希杨,等.颌面颈部恶性淋巴瘤(附88例病例报告).口腔颌面外科杂志,1998,8(3):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