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尿激酶溶栓治疗老年人AMI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5-02  浏览次数:458次

  作者:魏国民  作者单位:136500吉林省梨树县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心肌梗死,尿激酶,血栓溶解疗法

  资料与方法

  2001年3月~2005年12月收治心肌梗死(AMI)患者130例。溶栓组:62例中,男46例,女16例;年龄70~82岁,平均74.3岁。对照组:68例中,男58例,女10例;年龄70~75岁,平均71.8岁。两组年龄、性别、冠心病易患因素、发病至入院时间、梗死部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卧床休息,给氧、镇痛、静脉滴注硝酸盐类药,口服阿司匹林0.3g,以后每日0.1g,长期服用。溶栓组:尿激酶,总量150万U,或按千克体重计算大剂量3万U/kg,个体化投药[1],少数依病情减至100万U,加入0.9%盐水100ml静脉滴注30分钟,肝素5000U腹部皮下注射,1次/12小时,共10次。

  监测临床及实验室指标:①溶栓后密切观察胸痛变化,并仔细观察皮肤、黏膜、大小便、呕吐物有无出血征象;②溶栓后每30分钟做全导联心电图1次,共8次,以后2次/日,共5天;③心肌酶谱每4小时1次,共6次,以后每日1次至恢复正常。

  冠状动脉再通判断标准:采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2]推荐的无创性标准评价再通。

  统计学方法:两组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两组梗死相关动脉(IRA)再通和病死率:结果见表1。溶栓组6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均为溶栓治疗失败者,另2例下壁、右室梗死患者溶栓成功后第5天再发前壁梗死,死于心室颤动。对照组20例死于心源性休克,另4例分别于入院第7、9天突然死亡。表1 两组IRA再通和病死率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出血并发症比较:溶栓组出血8例,总发生率12.9%,其中上消化道出血6例、血尿2例;对照组有3例出血,均为上消化道出血。溶栓组与对照组出血并发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X2=0.023,P>0.05)。

  讨 论

  近年来,溶栓疗法逐渐成为AMI再灌注治疗的常规方法,其疗效已被大家公认,适应证范围不断扩大[3]。尽管老年AMI溶栓治疗风险大,但得益更大,其净效益更好,因积极应用[4]。国际心肌梗死存活率第二次协作临床试验(ISIS 22)表明,溶栓使老年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由10.6%降至6.1%,>70岁者由23.8%降至15.8%(P<0.01)。只要无禁忌以及合并其他增加出血的因素,UK溶栓治疗是可行的。由于现有的实验室监测均缺乏用于常规预测出血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指标,因此本组主要根据详细地询问病史、体检及患者的临床状况,经验性选择合适剂量的UK(150万U)。

  溶栓时间:溶栓进行越早,再通率越高,一般距发病时间<6小时。本组均为老年患者,故溶栓时间掌握较严,再通组平均3.8小时,未通组11例中有2例超过24小时,其余9例平均5小时。值得注意的是,再通组中尚有2例为10小时,1例12小时均有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提示心电图的改变仍是溶栓参考的重要指标,如ST段抬高明显,同时伴有R波存在者溶栓时间可放宽至12小时,但时间过长不宜选入。

  【参考文献】

  1 邱建平,李芝峰,潘明康,等.个体化大剂量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塞.铁道医学,1998,26(5):312.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塞溶栓疗法参考方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6,24(5):328-329.

  3 戚文航,吴立群.急性心肌梗塞的静脉溶栓治疗.//翁心植,吕俊升,戚文航.心肺血管疾病研究进展.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4:140-146.

  4 吴立群,戚文航,傅文中,等.溶栓治疗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34例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1997,16(6):354-35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