颧弓骨折钢丝牵引固定的临床应用
发表时间:2010-09-02 浏览次数:458次
作者:李晓光 关善辉 昝立静 王延秀 作者单位:泰山医学院附属泰安医院 ,山东 泰安 271000
【关键词】 颧弓骨折 钢丝牵引 固定
颧弓由颧骨的颞突和颞骨的颧突连接构成,较细窄薄弱且突出于面侧部,易受到外力打击发生骨折,造成局部凹陷畸形,开口困难,影响患者进食及面部对称性[1]。移位的颧弓复位后,有部分不稳定者易再次移位,对其进行可靠的固定是必要的。我科自1994年以来,对颧弓骨折的多例不稳定型的病人,骨折复位后采用钢丝牵引固定的方法治疗,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1例,男17例,女4例,男∶女约为4.25∶1;年龄19岁~51岁,平均24.6岁;均为外力直接作用所致。病人于伤后3小时~13天以疼痛及张口受限为主诉入院,查体见双侧面部不对称,张口受限。颧弓位X线片或CT片示为三线骨折或斜行骨折术前估计复位后不稳定者。
1.2 应用方法
首先将骨折颧弓复位,复位方法采用巾钳提拉法9例,上颌结节途径口内切开复位法12例。巾钳提拉复位法法:利用巾钳的锐利钳尖刺入皮肤,深入到塌陷的骨折片深面或钳住移位的骨折片,紧握钳柄向外提拉、牵引复位。上颌结节途径复位法:自上颌第一磨牙前庭沟向后作1.5 cm长的切□,用长弯血管钳向颧弓深面作钝性分离,然后插入扁平骨膜分离器,直至塌陷移位的颧弓深面,向外上方用力撬起移位的骨折段。另一手放在颧弓骨折处,通过手指感觉骨片复位的情况,并防止过度复位。当患部凹陷消失,开口度增大,即表示复位成功。不必显露骨折线。证实骨折复位并开口正常后,用外科大三角针穿上直径0.5 mm的不锈钢丝,从颧弓的上缘或下缘将钢丝引入颧弓下方并从对侧穿出。根据骨折的位置需要,穿入1~2道钢丝,并使骨折段受力均匀,固定确切,缝合口内创口。将已消毒的无菌纱布叠成方块分别放置于颧骨和颧弓根部作为支点,将消毒的克氏针剪取适当长度置于纱布块上,钢丝绕过克氏针,拧紧钢丝至适当的力量,钢丝出皮肤处绕以碘仿纱条防止感染,局部包扎固定(见图1~6)。术后应用抗生素,牵引固定2周,期间可作X线或CT复查并作适当调整。
2 结 果
本组21例病人,术后开口正常,面部凹陷畸形消失,X线或CT示颧弓复位良好,固定确切,无1例发生移位或感染,面部无瘢痕。经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疗效满意。
3 讨 论
颧弓因位置突出,易受外伤。可单发骨折,也可合并其他部位的骨折。颧弓塌陷后造成喙突运动障碍及颞肌受刺激痉挛而致张口受限,面部出现凹陷畸形。典型的移位方向是中心部向内,前后方折断处向外。临床上对移位骨块的复位并非困难,虽然有些病例不需特殊固定,但有些病人复位后不稳定,需要良好的固定手段。既往未对复位后的固定给以足够重视,但实践中发现:已复位的颧弓,即使稳定,受外力影响也可再度发生内陷移位,复又影响功能和形态。作者也观察到曾有颧弓骨折病人虽经手术复位成功,但未行固定保护措施,术后1~2周内睡眠中再次挤、碰伤处,使已复位的骨折骨段再塌陷并遗留轻度面部不对称畸形。以往认为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后大多无需固定,而现专家指出:关于颧骨、颧弓骨折复位后的固定间题,以往未能给予足够的注意。己复位的颧弓,即使没有外力的影响也可以再度发生塌陷移位,复又影响功能和形态。近年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采用了一些外固定的方法[2]。
Kruger提到:如果复位后不能保持原位者,可穿钢丝牵引于乙醚口罩上。固定于面侧部。Miller亦曾提到过类似的固定方法,还有用填塞法固定或以气球置于骨折片下经联于气球的导管注入特殊半流体,使之复位及固定[3~5]。钟大文等采用指套内填塞碘仿纱条置于颧弓深面的方法[6],虽然简单易行,但因组织内有较大异物,所填塞的材料尚需二次手术取出,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感染的机会。近年来的微夹板切开复位固定方法,效果确切,手术时病人的痛苦大,有损伤面神经的可能,体内遗留金属异物,费用大。本法是以针导入钢丝来完成牵引固定的目的,对陈旧骨折亦可取得满意效果。
本法应用的外固定法,对组织刺激性小,组织内无永久性遗留物。手术简单,固定确切,并可随复查结果调整,拆除方便,创伤小,不留瘢痕,X线检查时由于金属显影而便于观察复位与固定的情况,支点为颧骨和颧弓根部,既平稳又安全。具有以下优点:(1)该牵引固定钢丝对人体组织无不良刺激,生物相容性好,2周后拆除体内无遗留金属异物,对人体无害。(2)牵引固定钢丝具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既有较强的抗拉力,又便于根据需要拧紧或放松。钢丝表面光滑,与皮肤间隔以碘仿纱布,换药方便,减少了感染机会。(3)没有面部手术的切口,容易为患者所接受。(4)取材方便,手术简单创伤小,费用低。(5)术后可根据复查结果作进一步调整。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理论与实践[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502.
[2]张锡泽,邱蔚六.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66-271.
[3]Kruger GG. Textbook of Oral Surgery[M]. 2nd ed.C V Maeby, 1964. 426.
[4]Miller S C. Or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M]. 3rd ed. MeGraw Hill, 1961. 338.
[5]Mead S V. Oral Surgery[M]. 14th ed, Henry Kimpton, 1954. 680.
[6]钟大文,刘方柏.颧骨颧弓及上颌骨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1984,2(3):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