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包穿刺抽液与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618次
心包积液是一种较常见的临床症状,导致心包积液的病因有多种,大多与可累及心包的疾病有关。常见的临床手术方法包括心包穿刺抽液和心包腔内置管引流[1]。笔者就这两种方法在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9月~2013年9月进行治疗的64例心包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心包穿刺抽液的手术方法)32例和试验组(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的方法)32例。对照组32例,女19例,男13例,年龄22~77岁,平均(49.9±7.3)岁,其中:结核性9例,肿瘤性19例,尿毒症性2例,原因不明2例。试验组32例,女22例,男10例,年龄17~75岁,平均(44.0±7.5)岁,其中:结核性13例,肿瘤性16例,尿毒症性1例,原因不明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疾病分型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心包穿刺抽液: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经超声波检查心包积液情况,利用超声波进行穿刺点定位。穿刺点常在左侧第七肋间心浊音界内侧1~2cm处。患者取半坐卧位,常规消毒麻醉,用9号心穿刺针进行穿刺,当针尖进入皮下后针尖向内向后指向脊柱缓慢进针。一般进针2~4cm即有落空感,胶管由心包液充盈即停止进针,然后接上50ml注射器反复缓慢抽吸。穿刺及抽液过程中将穿刺针连于肢体导联进行心电图观察。
1.2.2 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给予试验组患者1%利多卡因2~3ml局部麻醉,应用超声定位心包积液最多的地方,10ml注射器抽取2mlNaCl溶液,去掉针头,连接到穿刺针上进行穿刺,应用超声指引穿刺针的方向和深度。穿刺针缓慢负压进针,有液体进入针管时停止进针,确定抽出的液体为积液(液体滴于干纱布上,中心为深红色沉积物,周围为淡红色渗液为心包积液)。整个进针和接下来置管的操作过程应用超声实时监控指导。将穿刺针固定,在心底膈面侧孔置入“J”形导引钢丝,然后取出穿刺针,沿导引钢丝插入扩张管入皮肤约1cm后取出,再沿导引钢丝送入深静脉留置导管约16~20cm,拔出导丝,接上50ml注射器缓慢抽液。最后确认留置管在心包腔内且回抽没有阻力,将导管固定于皮肤上。一般首次抽液50ml以内,若心包积液量大,可缓慢抽液直至心包填塞症状缓解。后接无菌引流袋,每天抽出100~300ml引流液。
1.3 评价标准:并发症情况包括急性心包填塞、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和肺部压迫性疾病,统计并发症发生的例数,进行分析比较。其余指标均采用临床统计的数据直接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处理,软件选用SPSS17.0,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患者心包积液引流量、手术前后的收缩压差值、术后心率、操作时间、并发症情况的比较:将两组患者的心包积液引流量、手术前后的收缩压差值、术后心率、操作时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
3 讨论心包积液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病症,在超声心电图成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规检查方式之后,心包积液在患者中的检出率明显上升,可高达8.4%[2]。临床常见的治疗方法有给予激素和抗炎药物的内科疗法和减少心包积液的外科疗法。常见的外科手术的方法有两种:心包穿刺抽液和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的方法。从我院临床数据分析结果可见,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的方法引流心包积液的效果更加明显,平均值多达1531ml,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明显降低患者的心率;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心包穿刺抽液的手术方法。另外,两种方法的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的方法时间短,对患者的刺激时间缩短,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由此可见,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的方法更明显地清除了心包积液,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更好。
4 参考文献
[1] 高友俊.心包穿刺抽液与心包腔内置管引流的比较[J].重庆医学,2010,39(14):1873.
[2] 曾 艳,马文菲,陈少华,等.进行心包穿刺和引流的心包积液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1,17(5):276.
[收稿日期:2013-12-19 编校: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