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盆腔炎的综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622次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盆腔生殖器官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以及盆腔腹膜发生炎性反应,包括子宫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和盆腔腹膜炎,可一处或几处同时发病,是妇女常见病之一。由于输卵管和卵巢统称附件,且输卵管发炎时常波及“近邻”的卵巢,因此又叫做附件炎。在临床上,慢性盆腔炎一般是由于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而致,通常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常见治疗方法有西药消炎、中药灌肠、理疗和盆腔介入[1]。笔者对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3月~2013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2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10例和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10例,年龄22~55岁,平均(312±64)岁;病程08~5年,平均(28±13)年。试验组110例,年龄21~56岁,平均(336±49)岁;病程06~42年,平均(31±11)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基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西药消炎、理疗和中药灌肠的方法处理:西药根据药敏试验应用抗生素7d;微波理疗:1次/d,照射患者盆腹腔30min,功率要根据患者的舒适程度确定,一般设定在25~30W,每个疗程10天,连续2个疗程。同时给予中药汤剂红藤汤加减所得药液,每晚灌肠,灌肠时注意排空大小便,左侧卧位,用石腊油润滑软管,缓缓插入肛门15~18cm,100~200ml药液灌注时间约3~6min,嘱患者全身放松,保留时间最短为25h,最长达24h,每个疗程10d,连续2个疗程。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盆腔介入治疗方法。盆腔介入:患者排空小便后,呈仰卧位,常规腹部皮肤消毒后,采用一次性静脉留置针行穿刺术,鼓腹后,在脐与髂前上棘连线外1/3,相当于麦氏点或反麦氏点处,作为穿刺点刺入,有落空感即表明进入腹腔,拔掉针芯,将塑料套管留置于腹腔,接通液体,全速滴入09%氯化钠100ml加入庆大霉素(8万U×2支)、地塞米松(5mg×1支)、α-糜蛋白酶(4000U×1支),替硝唑100ml,左氧氟沙星或加替沙星100ml,必要时加解痉药物654-2,灌注速度以流线型注入为佳,一般5min左右即完成,滴注完毕关闭输液管,将塑料套管拔出,嘱患者半卧位休息30min,以利药物充分作用于盆腔,可翻身活动,使药液和盆腔大面积接触,确保治疗效果,无明显不适。然后静脉输入适量抗生素,同时中药灌肠并行微波理疗30min,盆腔介入每隔1~2天1次,3次为1个疗程,间隔10天再次介入1个疗程。注意在每个疗程前后使用超声监测了解盆腔积液的情况,另外注意有血液病史、过敏体质、较大盆腔包块、明显肠胀气及严重并发症等患者禁用盆腔介入。
13 评价标准:治愈:症状体征全部消失,B超检查显示正常;显效: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B超检查基本转阴;有效:阳性体征大部转阴,B超检查包块和积液<1/2;无效:症状、体征、B超检查无明显好转。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选用SPSS170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无效率和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3 讨论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影响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外源性致病菌侵入是常见的病因,如经期卫生不洁、性生活不卫生、宫腔手术操作感染都可导致炎性反应的出现。常见的病原体有厌氧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多为需氧菌、厌氧菌及衣原体的混合感染。特别是由于急性炎性反应时期用药不规则或者治疗时间不足、不彻底,使细菌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使得慢性盆腔炎病情顽固,复发率高,不易经单一疗法治愈[2]。针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有多种不同方法,中药、西药、理疗、介入疗法、手术都可以用在临床上治疗。西医治疗主要针对各种病原菌的特点采用广谱抗菌药物作为首选,或者联合使用抗生素。中药使用活血化瘀,清利湿热的药方用来调理;除此之外,还有灌肠的方法,局部针对性治疗。理疗的方法也越来越普遍,通过温热刺激机体,改善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来促进炎性反应恢复,提高治疗效果,微波、超短波、中波都可以作用于临床[3]。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介入式疗法也有很好的疗效,通过盆腔介入,增加药物与器官的接触浓度及面积,提高药物的效价。本试验通过对比综合疗法即对照组的西药消炎、理疗配合中药灌肠和试验组的西药消炎、中药灌肠、理疗和盆腔介入,每组110例患者,统计其临床效果,结果表明,
综合治疗尤其介入疗法对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更明显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4 参考文献
[1] 史华平,周良燕.三联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2):1854.
[2] 李伟娟,王亚男,马艳宏,等.慢性盆腔痛病因及发病率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5):140.
[3] 高 妍,卢东方.中药灌肠与微波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比较[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3,28(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