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对PCOS促排卵治疗结局的影响分析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634次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妇科常见病与多发病,是临床无排卵性不孕症的重要原因。药物促排卵治疗是PCOS首要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患者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对于促排卵治疗的反应存在着多样性。笔者以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为基础,观察分析了患者年龄、体重指数、基础激素水平等因素对治疗结果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2012年来我院就诊的66例PCOS不孕症患者,年龄23~41岁,平均(29.3±2.1)岁,不孕年限1~8年。所有患者治疗前3个月内无克罗米芬及激素类药物应用史,且均符合PCOS诊断标准:①无排卵或稀发排卵;②超声下同一切面卵泡数量在10个以上;③高雄激素表现:多毛、痤疮、肥胖,实验室检查雄激素高于正常值。 1.2治疗方法:患者于月经第5天开始口服克罗米芬50mg/d,服用5d停药,优势卵泡直径达18~20mm时,一次性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5000~10000U肌内注射。排卵后给予黄体酮40~60mg/d肌内注射。 1.3 检查项目: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计算BMI值,采用放射免疫法测量月经第3~5天泌乳素(PRL)、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周期第8天起行阴道超声监测排卵,卵泡直径<10mm时隔2d监测1次,卵泡直径10~15mm时隔天1次,直径15~18mm时每天1次。以排卵后HCG>5ng/ml为生化妊娠,排卵后25d行B超检查,若见孕囊以及原始心管搏动则判定为临床妊娠。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66例患者中临床妊娠25例(37.9%),未临床妊娠41例(62.1%)。两组年龄、BM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基础激素水平比较,临床妊娠组泌乳素(PRL)、睾酮(T)、黄体生成素(LH)水平明显小于未临床妊娠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临床导致不孕的妇科常见病,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不孕、雄激素过多(痤疮、多毛)、肥胖、月经失调等。克罗米芬对于PCOS不孕的疗效值得肯定,但临床上部分顽固性PCOS患者由于存在着较为复杂的内分泌失衡,往往促排卵持续时间较为漫长,患者常因精神、心理、经济压力较大而难以坚持。卵巢的反应伴随年龄增长而渐渐减低,本组资料中临床妊娠组平均年龄(29.0±1.6)岁,低于未临床妊娠组(31.7±2.3)岁,验证了年龄因素对PCOS促排卵效果的影响。近年来有研究认为,PCOS患者无论肥胖与否都存在胰岛素抵抗,肥胖者胰岛素抵抗更加明显[1].本组资料中研究中未临床妊娠组BMI高于临床妊娠组,可能由于前者体内胰岛素抵抗、高胰岛素血症更容易引起卵泡发育异常。故此PCOS患者理应通过合理膳食和运动,必要时结合药物以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可有助于提高促排卵治疗效果[2].高LH可引起卵泡过早黄素化,导致卵泡闭锁;另外,高LH可刺激雄激素的产生,而同时,高雄激素可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导致颗粒细胞功能异常,也会影响卵泡的发育。高雄激素还可在脂肪组织中转化为E1,使E1与E2比例失调,也会间接对卵泡发育产生抑制作用。此外,体内LH的增高还可通过旁分泌作用使PRL升高。总之,通过本研究表明高龄、高BMI、高PRL、高睾酮,高LH水平可降低PCOS促排卵治疗成功率。临床可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特点,制订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通过控制饮食、加强锻炼、结合药物调整激素水平等方法来提高促排卵治疗的有效率。 4 参考文献 [1] 杜尚明,马梦君,林淡钰,等。PCOS对女性健康影响的共识:ESHRE/ASRM在阿姆斯特丹发起的第三届PCOS共识研讨会(下)[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3,32(3):369. [2] 李 琳,杨冬梓,冯淑英,等。体重超重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内分泌改变的影响[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5,21(9):538. [收稿日期:2013-12-18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