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中断脐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4-23 浏览次数:587次
剖宫产术属于Ⅱ类切口手术,术后宫腔有组织创伤、渗血、渗液,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同时手术改变了生殖道的正常菌群,在机体免疫力下降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机会感染[1]。而当前抗生素是目前国内外临床应用最多的一大类药物,由于不合理用药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细菌耐药等不良反应增加,因此合理应用抗生素受到医药学界的高度重视[2]。为了避免术后感染,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是减少术后感染的重要方法之一[3]。但是对于预防性抗生素的应用时机还存在商榷的余地。笔者具体探讨了剖宫产术中断脐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产妇120例。入选标准:术前无感染征象;术前3天未使用过抗生素;知情同意。年龄21~40岁,平均(2833± 231)岁;择期剖宫产80例,急诊剖宫产40例;剖宫产指征:胎儿窘迫32例,头盆不称25例,胎位不正25例,心理和社会因素38例。根据预防感染的时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年龄、剖宫产类型与指征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抗生素应用方法:治疗组:应用头孢唑啉钠30g,溶于100ml09%的NaCl溶液中,在术中断脐后静脉滴注,术后根据具体情况应用1~2天;对照组:术后当天开始使用头孢唑啉钠30g,静脉滴注,1次/12h,应用3~5d。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同时对两组术后的切口感染率进行调查与分析。感染标准:手术探查、组织病理学发现涉及切口脓肿或其他感染证据;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深部切口引流出脓液或穿刺抽出脓液。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分析与处理,结果数据对比方法为t检验与χ2 分析,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过治疗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讨论当前我国剖宫产产妇越来越多,按产妇临产情况通常分为选择性剖宫产、急诊剖宫产,笔者择期剖宫产80例,急诊剖宫产40例。急诊剖宫产包含很多高危易感因素,其术后感染的可能性明显增加。尤其是胎膜早破、宫口开大等剖宫产产妇,术后均易导致上行性感染[4]。当前我国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问题日益严重,我国已成为细菌耐药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由于不合理抗生素应用情况的普遍存在,导致细菌耐药等不良后果屡见报道,造成了各方面的严重后果[5]。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以降低术后感染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在应用抗生素中,应根据手术部位、常见致病菌、抗生素的抗菌谱等,选择合理的药物。本组资料中治疗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与切口感染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也有研究表明,为使剖宫产患者术中母血抗生素达到有效浓度而取得最佳预防感染效果,应在术前30~60分钟用药。在抗生素类型中,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是预防剖宫产术后感染的良好选择,昂贵广谱的第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以及联合用药并未显示更好的效果[6],本组资料中的患者应用的抗生素都为第一代头孢类抗生素。
总之,剖宫产术中断脐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利于减少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从而促进产妇的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4 参考文献
[1] 陶 霞,杨慧霞.对855例急诊剖宫产的分析[J].中国医刊,2005,40(2):39.
[2] 方 芳.妇产科领域预防性抗生素应用的循证评价[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1):8.
[3] 辛桂香,杨玉芬,夏丽梅,等.妇产科手术后预防性抗生素应用[J].实用预防医学,2002,9(1):88.
[4] 陈学谦,金有豫,汤 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61-62.
[5] 许金为,陈 健.剖宫产术后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6):530.
[6] MylesTD,OoochJ,SantolayaJ.ObesityasanindependentriskfactorforinfectiousmorbidityinpatientswhoundergoCesateandelivery[J].ObstetGyneeol,2012,100(5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