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改变分析

发表时间:2012-03-23  浏览次数:417次

  作者:茹艳  作者单位:包头市蒙中医院心功能科,内蒙古包头

  【摘要】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7-2009年收治住院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心电图的改变情况。结果: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48例出现心电图异常,心电图异常者和正常者的死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可出现心电图异常,且出现心电图异常的患者预后较差,病死率较高。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心电图,异常

  脑血管意外常可引起比较特异的心电图表现,其中以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最常见。本文收集了2007年至2009年我院收治住院的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8例,对其心电图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龄40~72岁,平均58.3岁,其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者32例,糖尿病病史者4例。

  1.2 方法

  本组病例均经临床病史、体检诊断和颅内CT扫描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全部病例在入院后即作十二导联心电图检查,并根据病情需要采血检测心肌酶谱、血糖及电解质,并复查心电图。

  2 结果

  58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者10例、异常者48例(82.75 %),以缺血性改变和心律失常多见。缺血性改变30例中ST段下移18例、ST段抬高7例、T波倒置10例、U波增大3例、QT间期延长8例、出现异常Q波并经心肌酶谱检测证实的心肌梗死3例。心律失常15例中窦性心动过缓3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房性早搏6例、室性早搏2例、房室传导阻滞1例。在本组心电图异常的48例中,死亡15例,占31.25 %。心电图正常的10例中,死亡1例,占10.00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出现心电图异常,意味着病情危重,预后不良。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非外伤性的蛛网膜下腔出血,通常称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伴发许多的心脏功能改变,如心律失常、ST段改变、T波改变、U波改变、QT间期延长、心脏骤停并引发猝死等[1],研究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最严重的的后果是增加瘁死的概率[2]。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心电图改变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机制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由于脑血循环障碍,颅内压增高影响下丘脑功能,导致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的复极化;蛛网膜下腔出血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使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发生应激反应,体内儿茶酚胺及肾上腺素水平增高,致神经体液功能异常,电解质紊乱,引发神经调节障碍,导致心脏功能紊乱而引起心电图异常[3]。

  本组心电图异常者的病死率为31.25 %,明显高于心电图正常者10.00 %的死亡率,提示心电图改变对判断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情程度及预后有重要价值。在临床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疾病本身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心电图、心肌酶谱、血糖和电解质的检测,根据其改变及时采取对应的治疗。原发病病情好转或者危险因素去除后,一旦心电图逐渐恢复正常,可能说明患者的预后出现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率提高。

  【参考文献】

  [1] 卓宏.蛛网膜下腔出血伴发心电图异常的发生机制[J].临床医学杂志,1997,17(11):2-3.

  [2] 闫平.右侧大脑外侧裂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心电图改变[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3,30(2):89.

  [3] 王建明,杜艳华.蛛网膜下腔出血时的血管表现的临床观察[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5,5(3):12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