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市孕妇碘营养现况调查
发表时间:2012-04-16 浏览次数:418次
作者:杨培忠1 刘 敏1 塔冰泰2 马翠连3 乔 瑞4 作者单位:(1.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计生服务站,内蒙古巴彦淖尔 015000; 2.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计生服务站; 3.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计生服务站; 4.包头市九原区疾病控制中心)
【摘要】 目的:了解巴彦淖尔市孕妇尿碘水平,为进行孕妇碘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巴彦淖尔市城市474名进行孕前保健的孕妇为对象,采用尿碘快速定量检测法进行尿碘测定。结果:调查孕妇低碘率为30.80 %,适碘率为48.74 %,高碘率为20.46 %,未发现超过人体耐受量的高碘者。结论:巴彦淖尔市孕妇碘缺乏、碘摄入过多均存在,且发生率均较高。因此,相关部门应该及时开展孕妇的碘营养监测和指导工作。
【关键词】 孕妇;碘;营养;现况调查
尿碘是反映身体碘营养状况的良好指标早已成为定论[1],碘对于人体的生长发育,尤其是胎儿及婴幼儿大脑的发育至关重要,女性在妊娠期间,由于肾脏的碘清除率增高而使血浆无机碘下降,碘的生理需要量比正常人增高1/3~1倍,但为防止水肿和妊娠期高血压,碘盐的摄入量与平时相比反而减少,极易发生碘缺乏现象[2]。目前严重缺碘引起的侏儒症已很少见,但各地报道的孕妇缺碘现象还比较普遍[3-7],而轻度缺碘即可对胎儿智力造成不可逆的不良影响,高碘同样也对机体产生损害,所以关注孕妇、哺乳妇女这一特殊群体的碘营养状况,及时纠正可能存在的碘异常,对优生优育、提高全民素质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巴彦淖尔市孕妇碘营养相关问题,有针对性的开展该地区孕妇碘营养的干预指导工作,开展了巴彦淖尔市孕妇尿碘水平及碘盐使用的现况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以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计划生育局来做孕前检查的妇孕为基础,将城市一般居民和农村居民孕妇分为两层,调查测定孕妇的尿碘值。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收集尿样,排除采样前2日及当日进食高碘食物者,当场询问被调查孕妇碘营养相关知识、碘盐的使用情况等,并填写问卷。尿碘采用武汉众生生化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尿碘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进行测定。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的要求采集、处理和检测尿样,在标准质控样品测定结果准确的情况下,判定所采集样品的结果。调查测量资料应用Epidata 3.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
2 结果
本次共调查检测孕妇474名,年龄在19~40岁,平均年龄26.26岁。尿碘值呈正偏态分布,范围22.4~1 407.7 μg/L,中位数为198.60 μg/L,结果详见表1。表1 474名孕妇尿碘值分布表2 474名孕妇不同孕期尿碘异常率比较
3 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巴彦淖尔孕妇碘缺乏、摄入过量现象较普遍,低碘率为30.80 %,适碘率为48.74 %,高碘率为20.46 %,未发现超过人体耐受量的高碘者。调查测定结果与各地的调查结果接近:李毅等[6]报告湖北孕产妇尿碘水平低于200 μg/L者占50.85 %;李宗芳等[7]调查济南市孕妇尿碘含量范围为53~1 097.6 μg/L,尿碘中位数为267.6 μg/L,尿碘低于200 μg/L的为21.1 %;北京昌平区从2002-2005年的孕妇尿碘监测结果显示:低于200 μg/L的分别为36.1 %,34.5 %,31.1 %和32.5 %[8]。
鉴于巴彦淖尔市孕妇碘营养不合理现象比较普遍,碘缺乏和过量同时存在,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开展孕妇碘水平监测工作,并进行碘营养知识的宣传,可放置一些碘营养相关的基本知识手册在孕妇比较集中的妇产科门诊和计划生育服务部门,让孕妇直接接触到正确、全面的碘营养相关知识,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同时注意宣传碘营养知识的全面性,改善碘缺乏状况同时防止碘过量带来的危害。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碘缺乏病专家咨询组2002年年度会议纪要[J].中国地方病杂志, 2003,22(3):276-289.
[2] 吴丽楠.碘营养现状与研究进展[J].国际内科学杂志,2008,35(8):466-467.
[3] 张宁,王梦醒,王喜良.孕妇尿碘快速检测和临床应用[J].沈阳部队医药, 2009,22(1):26.
[4] 潘晓菲,卢维.通化市900名孕妇、哺乳期妇女碘营养水平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12(11):1462-1463.
[5] 毛志明,徐智鑫,刘重程,等.昌平区1152名孕妇尿碘水平监测结果分析[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7,17(8):1474-1475.
[6] 李毅,成国娟.孕产妇尿碘水平测定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6,21(23):3242-3243.
[7] 李宗芳,刘博,张霞.济南市孕产妇碘缺乏病的现状及临床评估[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27):3806-3807.
[8] 于晓会.妊娠期甲状腺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D].沈阳:中国医科大学,2008.